认识瞿麦很多年了。
瞿麦一般生长在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草甸。早些年,若想见到野生瞿麦,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跋山涉水,才能满足心愿。现如今,瞿麦已经走下高山,落户在城市的花坛中。
瞿麦的家族在世界各地都有其成员,它的家族庞大,花朵的形态又很相似。但是,生长在长白山区的瞿麦,因为海拔左右了它的名字,这里都叫它“高山瞿麦”。名字中多了“高山”二字,却限定了它植株的高度。每到夏季,瞿麦在高山草甸间洒落地翩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瞬间,似乎看到一朵朵粉红色的瞿麦,在冷风中摇曳着丝丝缕缕的花朵,在高山的草甸上迎风舞蹈。这时,长白山的游客才会在高山草甸中见到瞿麦花,瞿麦摇曳着花朵,像是一位美丽的仙子,热情地欢迎着远方的来客。
其实,瞿麦有着莫名的美丽,虽是高山植物,婀娜和娇弱与生俱来,但也并非高不可攀,也有着接地气的贵气和柔美。高山瞿麦很珍贵,尤其四季分明的长白山区,它的花期只有两月。高山的魅力在于其高,自然生长环境严酷,低温,大风,强紫外线,都在挑战植物的极限。生长在高山的花卉,不断地适应环境,也在不断地演化各种保命的手段。
瞿麦,其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它与小麦、大麦一样,是禾本科植物,其实不然,只因它的种子很像小麦,才得此名。瞿麦植株并不高,它的叶片像草,甚是光滑的,叶子通常为灰绿色或青绿色,与花朵流苏相得益彰。瞿麦叶酷似地肤叶而尖小,又犹如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它的茎纤细有节,花朵在梢间绽放。花瓣的边缘,被剪成细细的流苏,如同穿着“流苏裙”。花朵散发着怡人的芳香,气味仿佛刚刚碾碎的丁香,惹人喜爱,自然也吸引蜜蜂、蝴蝶和飞蛾等传粉者的光临。其实,花香是一种嗅觉上的诱惑,对潜在的花媒宣告着“甜心,来这里”,因为在这些漂亮的花瓣里,都藏着美味的花粉和香甜的花蜜。因为瞿麦的花朵能散发悠远的甜香,古希腊人因此还称其为“神花”。
瞿麦在唐朝时由我国传入日本。因其花形别致,每朵小花有五个花瓣,散发着特别的物哀之美,惹人怜爱,故被称为“抚子花”。此后,日本称瞿麦为“唐抚子”“河原抚子”。字面品味,“河原抚子”就是长在河岸边的抚子花。
转眼,已初秋,高山上的瞿麦稀稀落落地盛开着,小花漂亮耀眼,如顽皮的小孩在花瓣上不停地剪呀剪,剪出一朵仙气飘飘的小花朵。初秋的凉风,徐徐刮过,瞿麦小小的植株,却努力地捧着一朵朵小花,竭尽全力地在延长花期,花瓣的流苏就像一面面彩旗,一刻不停地飘摇着,在昭示着它的坚强。
而今,因为农学专家们的努力,原本生长在高山的瞿麦被引种到低海拔的城市公园里,环境舒适让这种高山植物也变得随处可见。只是,它的叶依然不改翠绿,花朵依旧养眼。一种花,在地域的落差中,改变了性格的宽度和生命的长度。五月的公园,就随处可见开花的瞿麦,它也因此喜获“春天的小尾巴”的爱称。五月花开,九月花谢。瞿麦既品尝了春风的和煦,体会了夏日的炎炎,也感受到秋风的萧瑟。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此等幸运,当属瞿麦。
瞿麦看似纤弱,可它并不娇气,绽放时,散发着悠远的甜香,令人舒适而又放松;而且全草可入药,是破血散结的良药。
瞿麦的魅力无可否认,有人认为它是杂草,有人却因为它的花朵自带流苏,格外讨喜,而对其念念不忘。每一种花代表一种精致的气质,花的清香,花的姿态,花的静美……瞿麦的美即是对生命的热爱,花开花落,都有讨人喜欢的舒适,对于人类的钟爱,它仿佛很有信心。 (陈凤华/文)
图片:图虫创意
海报: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