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学士纪晓岚嫉妒村塾先生蒲松龄?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1723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朝廷大学士纪晓岚嫉妒村塾先生蒲松龄?

2016-04-07 | 来源: 广州日报

蒲松龄.jpg

蒲松龄(资料图片)

纪晓岚.png

纪晓岚(资料图片)

若说清朝文言志怪神鬼小说的高峰,当《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莫属,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言志怪神鬼小说的两座高峰,无论专业高度,还是影响力,无人能与其争锋,至今仍然拥有千万粉丝。

 有趣的是,《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纪晓岚,身为读书人中的“高富帅”,却似乎嫉妒一生不得志的私塾先生蒲松龄,认为蒲老前辈的小说不怎么样,甚至伤风败俗,这当中有什么私人恩怨吗?今人该怎么看待这种争论呢?

人生对比 纪晓岚高富帅 蒲松龄一生受挫

 蒲松龄可以说是纪晓岚前辈的前辈,他生于明朝末年(1640年),比纪晓岚大84岁。蒲老师5岁的时候,清兵入关,他成长在顺治年间,主要活动时间则是在康熙朝。蒲老师是个很有功名心的读书人,一心琢磨着要金榜题名,荣耀乡里——这是那个时代每一个读书人的出路和梦想,无可厚非。刚开始的时候,蒲老师还挺顺的,18岁那年参加童子试,即是考秀才,旗开得胜,县、府、道连夺第一,前程被看好。

 然而,没想到的是,蒲老师的光辉岁月却到此截止了,接下来,他基本上就被功名排斥在门外,每次乡试都落榜,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岁,总是和举人这个身份相隔千里。尤其让人难堪的是,在他47岁考举人那年,居然因为答卷不规范(“越幅”),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原来清朝的考卷,是有横竖格子的,答题写字不能超过这些格子,蒲老师不知是不是心理压力太大而“越幅”了。50岁那年,他再次因答卷不规范而被取消资格。

 还有一个尴尬,蒲松龄的“聊斋”私人公号虽然名满天下,粉丝无数,可是他的朋友们却不以为然,觉得他不务正业。他的挚友张笃庆考取了功名,就开始瞧不起蒲松龄,写诗讽刺道:“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竞空谈。”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蒲老师一直很挫很穷,始终以私塾为业。不过,也不能说他“矮矬穷”,因为据说蒲松龄身材魁梧,不是一般的高。

 相形之下,一百多年后的纪晓岚就比蒲松龄顺利多了。纪老师比蒲老师更能适应考试,6岁获神童称号,这个时候的起跑线还差不太多。但是一旦到了乡试这个层面,差距就来了。纪老师23岁高中举人解元,后来因为太骄傲,受了点小小的惩戒,第二年不准参加进士考试。中间他又因为母亲去世,要守孝,耽搁了几年,到30岁那年,考取进士,从此春风得意,进入仕途。

 纪晓岚的一生,可谓“高富帅”的一生,荣华富贵,更兼是清朝文化大工程《四库全书》的组织者和编纂者。当然,说他“帅”,勉强了些,因为纪老师的尊容,有点似猿猴。说他“高富”,倒恰如其分,跟蒲老师一样,纪老师个头高,富裕自然不在话下。

 好好的一个富读书人,干嘛去嫉妒一个穷私塾先生呢?这当中有私人恩怨。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