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白告诉你,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5968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让李白告诉你,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

2016-05-1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杜甫依旧为李白写诗,然后@着李白的名字发到朋友圈。看到李白称好,心里就要得意半天。

如果没有,则要失落半天,就像丢失了最宝贝的玩具。

李白很忙。

他总是在结交新朋友的旅程当中,忽略了老的朋友。

有一天,李白突然想起分别三年的朋友贺知章,就是那位写“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贺知章。

去了才知道,贺知章已经去世三年了,就在跟他分别那一年的年底,贺知章就去世了。

不应该啊,李白。忽视谁也不能忽视贺知章啊。

当年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然后惊呼李白是谪仙,李白才敢对着李隆基叫嚣老子是酒中仙,不侍候你了。

当年贺知章请李白下馆子,结果忘了带钱包,遂解下腰上挂的金龟当酒钱。

李白还是一时忘了他。

对于杜甫,李白就更少在意了。

那一段旅行,对杜甫而言,是最珍贵的人生记忆,我曾经跟这么牛的人在一起过。

对李白,不过是一次热闹的旅行。

李白也给杜甫写诗。

杜甫发个朋友圈,给权相李林甫写诗,李白在下面回个呵呵,然后说道:杜甫这小子写诗也蛮拼的嘛。

渐渐地,杜甫@李白的时候也少了,李白又结交新的朋友。被后人强拉在一起的两个人,渡过最热闹的一年半,被时间的水渐渐冲得冷清。

不管怎么说,唐朝的诗坛还是一团和气,大家围着一个桌子,有三三两两交头结耳的,但谁写了最好的诗,还是会集体鼓掌。

一个三百斤的大汉冲进酒馆,掀了桌子。

不好玩不好玩,大家打起来。

这个人是连打油诗也不会的安禄山。

天下乱了,原本是一家人,突然分了好几拨。

在四川的李隆基是一拨,太子李亨是一拨,永王李璘是一拨,当然,还是反叛军这一拨。

大家一看势头不对,马上找队伍站。

高适相信老干部,站到了李隆基的身后,杜甫站到了太子一边,王维竟然加入了伪军。

这给了李白又一个不鸟王维的理由。

李白自己站到了永王李璘的旁边。

李白也没多想,都是打外来侵略者嘛,大家枪口一致对外,太子永王分什么彼此?

诗人毕竟是诗人啊。

诗的江湖,用黑的墨写成,却是一汪清池。

权力的庙堂,用红的绢装点,却比墨还要黑。

这世界上最大的矛盾不是国仇家恨,而是路线错误。犯了这种错,一个运动就能打倒。

外敌还没打跑呢,李白就被宣布是反革命,打入狱中。

谁能救救李白?

掐指算了算这么多年交的朋友,好像就高适最有把握了。

高适已经混开了,他抓住了安史之乱的机会,成为了地方军区司令,攻打宁王的兵马里,有一路就是高适领导的。

给不给李白平反,不就是高适一句话的事?

高适保持了沉默。他不想因为一句话惹上事。

最后是郭子仪用自己的职务担保放出了李白。

曾经最熟的朋友成了最陌生的人,泛泛之交的人却伸出了援手。

再温馨的友情也经不起世故的炎凉。

李白没有骂高适,他只是承认,那段飞鹰逐兔,烈酒红尘的友情结束了。

高适却跟杜甫继续打得火热。许多年后,杜甫流落成都,高适第一时间送来了温暖的大米。

有多少原因走到一起,就有多少原因渐行渐远。

也许,对待渐行渐远的友情,用高适的这一首唐诗最为合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去吧,去认识新的朋友,他会代我跟你喝那一壶浊酒。

相聚畅饮,分别祝福。

这就是友情。(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