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谴责“渣男”: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15157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诗经》谴责“渣男”: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2016-07-13 | 来源: 广州日报

如今社会流行“渣男”一词,主要是谴责那些人品低下,尤其对婚姻不忠、伤害女性的男子,词虽然有点糙,但概括得确实比较到位。“渣男”的形成,除了个人品质的不过关,也和封建社会长期以来“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丑恶现象有很大关系,这不只是个人品质现象,也是一个历史现象。

对于这种男子的谴责,其实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文学作品里就有了,例如《诗经》和汉朝的乐府诗,而且都是长久不衰的经典。

诗经  谷风.jpg

心存幻想:

被抛弃的女子不舍旧家

话说春秋时代的卫国,刮起一股不正之风:男子在婚姻上喜新厌旧。这股风是从诸侯贵族之门刮出来的,然后普及到民间,所谓上行下效。在这个国度,大量已婚年老女性遭男方遗弃,不得不忍气吞声,以泪洗面,“卫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卫国人被贵族带坏,纷纷与新人恩爱,离弃旧人,卫国风气大为败坏。

文学缘于生活,有什么现象,就有相应的文学作品出现,于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一首名为《谷风》的诗,将深深的谴责以及对女性的同情之意,熔铸在这些故事、场面和人物形象里。诗的一开头,就说好大的风啊,好大的雨啊,“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其实,说的不是自然界的风和雨,而是那位“渣男”老公在对结发妻子发怒,妻子吓得战战兢兢,却还心存幻想,善意地提醒老公:老公,不是说好白头到老,一起携手走过不变心吗,你干嘛对我这么粗暴呢?“黾勉同心,不宜有怒”。不过,这位太太也还是很清醒的,她知道老公对待她前后迥异如两人,无非是因为自己年老色衰而已,可是夫妻感情能用这个做尺度吗?就好像蔓青一样,虽然根茎不中看,但是对于人们却益处多多,“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这位被无情抛弃的太太,对他们的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从她嫁到夫家,从来没有嫌弃过夫家贫穷,不管生活富裕也好,贫寒也好,她总是努力地去经营这个家,爱护这个家,“何有何亡,黾勉求之”,而且她是位能干的媳妇,家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总有应对的办法,就好比渡河,水深的时候就撑船,水浅的时候就游过去,“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而且她还是位好邻居,邻里有急事,她也急着去帮忙,“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就这样的好媳妇,也遭到了无情的离弃,这位负心的老公,看到妻子老了,就翻脸不认人,急于寻找新欢,而且全盘忘却过去的恩爱,将亲人当成仇人,“反以我为仇”。尽管这位太太心怀怨恨愁苦,然而,善良软弱的她,对于曾经恩爱的老公,又心存幻想,她犹犹豫豫地走着,心中依依不舍,眼泪汪汪地说:念在我们夫妻一场的份上,老公你就送送我,稍微远送一点好不好?结果,这位薄情的老公,只把结发妻子送到门槛以内,“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家庭不和睦,夫妻离异,对于以礼法治国的周朝而言,是件很严重的事情,估计这首诗都被周王室所采用,放在公共场合吟唱,以告诫喜新厌旧的男子,“刺夫妇失道也。”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