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权想要与关羽联姻以求和好的事情,《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中是这样描述的:孙权委托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往荆州,跟关羽谈和亲的事情。
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便唤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取荆州之策。”
这回事情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里,只是一笔带过:“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三国演义》的作者们,却把这件事情描绘得栩栩如在目前,而且非把孙权派去的这位使节说成是诸葛瑾,好跟诸葛亮挂上关系,以使关羽更有话说:“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同时又使关羽说出一句名言:“虎女焉嫁犬子!”
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又有:
“关公既没,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毛宗岗于此条之下点评说:
“此马不为吕布死而为关公死,死得其所矣。马亦能择主乎?”
这是多么令人感动而又感伤、感慨的写法!真是一匹好马!骑马者即是忠义神将,忠义神将所骑之马,也就断非只知吃草,但会行走于世间的蝼蚁般的寄食之畜了!神将之神马,岂能忍受东吴马忠——这等如鼠之将来骑乘自己呢?
我们谁都不愿意相信这是文学虚构,但是我们只在类似的文字中见到过这样的马匹,现实生活中太缺少这样的实际例证了。我要是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保护刘备家小而不得已投降曹操,听说刘备消息之后,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舍生忘死追随刘备,还有“诛文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场景,多半都是虚构,你可能要对我大发肝火,可是我必须告诉大家,这些确实多半都是虚构。
《三国演义》对关公的塑造和渲染,着实有相当成功的一面,只看后世对于关羽如神一样的崇拜,就不必再加语言申说了。
不过鄙人还是想在这里说明两点,一是关羽从一名普通的武将,升格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将神”,是与刘备的蜀汉政权被确立为正统一事,直接相关的。没有刘备的蜀汉政权之被当成正统,关羽“将神”地位就没有来由,就不正大,就不会被推广和认同到如此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感谢宋代的大理学家们,尤其是胡安国、胡寅和朱熹。后世很多人批评、甚至咒骂宋代理学,说理学弱化了国人的心志,却不知就连关羽之作为“将神”之忠义、之果敢、之刚毅、之不屈,却是因为宋代的理学家们,将刘备牢牢地安置在正统的位置上所产生的直接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