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儿童游戏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1836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古诗词里的儿童游戏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1836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古诗词里的儿童游戏

2017-06-01 10:24 | 来源: 光明网

  捕蝉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江宁知县。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他的《所见》诗就刻画了一个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捕蝉的情景。

  袁枚有一次外出旅行,在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心中非常欢乐,不禁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回荡。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蝉鸣声,甚至压过了他的歌声,他心里一阵狂喜,想捕捉树上鸣蝉,他机警的立即停止唱歌,屏住呼吸,跳下牛背,蹑手蹑脚的慢慢靠近大树,两眼一眨不眨地望着鸣蝉,突然快速出手,抓住那只忘乎所以,只顾鸣叫的蝉。

  袁枚被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和捕蝉的专注神态所感化,写下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诗句。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放风筝

  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他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宁静的早春二月,看到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在欢快地歌唱。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一群活泼的孩子们放学早归,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玩耍,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充满了希望。此情此景,诗人按捺不住兴奋地心情,写下了一首《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孔尚任也有一首《风筝》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几个儿童兴致勃勃,结伴去野外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吵吵嚷嚷地骂老天不公平,我放风筝你却不给力。一个“骂”字,体现了儿童对放风筝的钟爱,表现了儿童的稚气可爱。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