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词牌的由来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0137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十大经典词牌的由来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0137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十大经典词牌的由来

2017-09-12 11:17 | 来源: 中国古诗词网

  NO.7 踏莎行

  词牌由来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注意:在这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宋·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NO.8 菩萨蛮

  词牌由来

  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