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诗文典故,你知道出处吗?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71692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延禧攻略》中的诗文典故,你知道出处吗?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71692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延禧攻略》中的诗文典故,你知道出处吗?

2018-08-28 14:22 | 来源: 诗词世界

     攻略.jpg

      最近热播的宫斗剧《延禧攻略》,除了集集斗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剧情,后宫嫔妃们说演就演的套路,剧本台词中的古诗词典故,也是一大亮点!

  香灰写字

  皇帝来看纯妃,纯妃用香灰写了一个“和”字,皇帝来了,纯妃解释道是为了后宫和睦。其实纯妃可能是为了诉说衷肠,皇后的弟弟字“春和”。

  典故来源:香灰写字的典故源于欧阳修的《虞美人》,词中美人满腹情丝,却不能向人道,便假借拨弄炭火,将情怀尽诉于炉灰的典故。

  炉香昼永龙烟白,风动金鸾额,画屏寒掩小山川。睡容初起枕痕圆,坠花钿。

  楼高不及烟霄半,望尽相思眼,艳阳刚爱挫愁人。故生芳草碧连云,怨王孙。

  荔枝

  乾隆送给皇后福建运来的荔枝树,皇后念了一首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典故来源:出自晚唐杜牧的《过华清宫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祝酒词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典故来源:娴妃念了一段词,为五代著名词人冯延巳的《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这首词写春日开宴,夫妇双方祝酒陈愿。

  词以妇人口吻,用语明白如话,带有民歌情调。

  末两句以梁燕双栖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全词语言浅近而又含蓄。

  爱之欲生

  据说这是乾隆、皇后、魏璎珞三人的情感鄙视链……

  典故来源:出自《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慎交歌

  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

  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

  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

  年发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俄因竞分寸,忽尔成楚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识欲松枯及月亏,请看陈馀与张耳。

  子非鱼

  纯妃借这个典故告诉皇后,“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的快乐就是陪伴你左右”。

  典故来源:出自《庄子·秋水》,意思是,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袖中香夜迷藏

  剧中傅恒借这首诗表达对魏璎珞的情感,得不到的人,只能小心陪伴。

  典故来源:这首诗出自《天启宫词》,说的是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与宫女们,在月夜玩捉迷藏的情景。

  石梁深处夜迷藏,雾露溟蒙护月光。

  捉得御衣旋放手,名花飞出袖中香。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