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什么能成为“第一才女”? 国学堂-文化 曹淑杰 281570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李清照为什么能成为“第一才女”? 国学堂-文化 曹淑杰 281570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国学堂

李清照为什么能成为“第一才女”?

2019-02-12 10:32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先有酒神李清照,后有才女李清照。

image.png

  1

  公元1000-1200年,是特别值得记取的200年,盛唐文化的灿烂过后,经过短暂的沉寂,又迎来了热闹的宋词时代,而且一下子诞生了4位天才词人,这是老天的慷慨,也是世人的福份,4位词人形成天然梯队,且在时间上互有重合——

  柳永(984年至1053年)与苏轼(1037年至1101年),两人交集16年;

  苏轼与李清照(1084年至1155年),两人交集17年;

  李清照与辛弃疾(1140年至1207年),两人交集15年。

  其中,李清照承上启下,是唯一的女性。她和那些男词人一起,共同创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史的最高峰。

  美哉!壮哉!

  2

  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李清照出于济南市章丘区,她出生那一年,还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司马光同志一脸兴奋,将憋了19年的《资治通鉴》呈送给神宗,神宗一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是“当代”史记啊,也高兴得表态要大大地重用司马光。

  第二件,是坏事——大文豪苏东坡的幼子苏遁夭折。当时,苏词神饱受折磨,“乌台诗案”后,神宗将他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民兵团长),就在李清照出生后不久,苏轼又奉命到河南汝州就任,因为舟车劳顿,缺医少药,未满周岁的幼子竟然断气,47岁的苏轼痛心不已,向朝廷请求到常州暂住散心,苏轼在风景优美的常州感叹人生无常,下定决心:死后就葬在常州。

  ……

  仅仅一年的半隐居生活后,苏轼又被拖回了现实,当时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任命司马光为相,而这个高太后,是苏轼的铁忠粉,如果不是她,也许苏大学士已经死过很多回了。

  不久,苏轼应召回到汴京(开封),三个月内连升几级,那可真是苏轼一生中最难得的好时光。

  正是这种时间空间上的神奇,他见到了后辈李清照。

  3

  在所有李清照的画像中,上面这幅是笔者的最爱,嘴角有男人一般的倔强与不屑,眼睛里有智慧主义的光芒,对李清照,很多人比较感兴趣,经过多方考证,他们认为她是一个长相标致的女孩,清照早期绰号“李三瘦”,而宋以瘦为美。

  这已经背离常识了,在人们的想象中,美貌和才华一般是很难并存的。

  ……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几千年来,只有李清照能成为“第一才女”?

  宋之前的唐,是中华文化最繁华的时代,也有薛涛、鱼玄机等四大女作家,但和她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清照很不容易。

  与唐对女性的鼓励和开放相比,宋对女性的否定和禁锢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宣扬女性贞烈而扼杀人性。

  曾经有人问当时的理学权威程颐,如果有孤儿寡母快要饿死,能改嫁吗?

  程老师回答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存天理、灭人欲,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笑不露齿,全体裹脚……李清照就是在那种压制、憋屈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可是,她的一辈子,活得也太精彩了,好酒、爱赌、斗贼、离婚、坐牢……这些词汇,用在她身上,一点也不违和,你们不是规定女人要这样,不要那样吗?我偏不。

  “此花不与群花比”,对你们这些假道学,我就是要挑战。

  不做作,不扭捏,明人不说暗话,李清照的我行我素,笔者很喜欢。

  她活了72岁,在古代算是长寿,虽然在漫长的岁月里,她留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但跟动辄千首的诗狂们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因为她一下笔,篇篇精品。

  4

  在柳永、苏轼和宴殊、欧阳修等人的带领下,11世纪未,作词、读词已是大宋的全民时尚。

  在首都汴京,词神苏轼见到了一个可爱的5岁小女孩,那是公元108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弟子李格非(时任太学录,司职教育部)来访,苏轼正在喝酒,只对李格非说了一个字,“坐”,见格非身边站着一个小女孩,便问道,“这是……”

  “老师”,李格非躬身行了一个礼,回道,“这是小女,清照,今年5岁。”

  苏轼注视清照几秒,忽然道,”1084年出生的?“

  他闭了闭眼睛,叹了口气感叹道,“我的遁儿如果活着,也是这么大了。”

  “如不嫌弃,以后老师就将清照当作女儿吧,”李格非微笑道,苏轼说,“也好,我有好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女儿。”

  他朝清照招了招手,“过来大伯这儿!”

  小清照蹦蹦跳跳走过去,不客气地坐到了词神腿上。

  她对苏轼桌上的书稿不感兴趣,却看了酒壶好半天,“大伯父,你这喝的什么酒?我也想喝!”

  苏轼愣了一下,被逗得哈哈大笑,“大伯父是酒神呢,这是自酿的状元酒。”

  “我也要做酒神,喝状元酒!”

  “你这小家伙,对酒感兴趣,以后诗词必定写得好哩!”

  5

  苏轼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心理学家、美食家、生活家、社会活动家……

  还是一个准确率很高的预言家。

  转眼间,清照就长大了,她爱上了喝酒,很爱的那种。

  韩愈老师曾写道,“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说的就是李清照啊!

  不管微醺,还是沉醉,她都活得真情实意。

  有人说,如果没有酒,她根本不可能写出那么美的词作,据统计,李清照的作品泄露了她的醉酒记录,前后有16次之多,没有记录的呢?

  呵呵,不计其数。

  她爱以酒入词,直至“词压江南”“文盖塞北”,10多岁的时候,她是青梅少女,生活中满是乐趣和生机——

  《如梦令》(成名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多岁,她与亲密爱人赵明诚一起喝,那时的她芳心已许,生活甜得不要不要的,秀的是最高级的恩爱——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0岁以后,是中年后独自喝,那时她面对的是国破家亡,再嫁被骗,时光陈旧,生活里只留下孤独和哀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还有54岁写就的那首最著名的词作,我们在高中都读过——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她的笔下,酒后的世界,温婉、隐秘、神奇,千姿百态,精致动人。

  很多俗人喝了酒,上个厕所,什么都没剩下,为什么李清照的词作让人陶醉千年?

  就因为,先有酒神李清照,后有才女李清照。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