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曾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等重要职务。今年,是赵尚志将军殉国80周年,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命名一处“尚志林”,纪念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出生于辽宁省,殉国于黑龙江省,遗首在吉林省长春市长眠了62年。赵尚志将军在吉林省和长春市从事过重要革命活动,是长春早期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成员。
历史上的英雄灿若星河。在中华民族最危急之时,在关东大地,有这样一位先烈,他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赵尚志。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同意,赵尚志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杨靖宇、赵尚志、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今年是赵尚志将军殉国8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赵尚志将军赤胆忠心、悲壮辉煌的一生。
时代青年 勇立潮头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1919年,赵尚志随家迁至哈尔滨。1925年,赵尚志在哈尔滨许公中学读书期间,积极投入到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反帝爱国斗争。经过斗争的考验,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起点。不久,经党组织批准,赵尚志赴大革命的中心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为第四期政治大队学员。1926年夏,遵照党组织指示,赵尚志离开黄埔军校回到哈尔滨,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中共长春特支成立后,中共北满地委派赵尚志到长春协助韩守本开展工作,并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机,代表组织参与筹建吉林省国民党党部工作。1927年2月20日,在长春一个客栈里,赵尚志、韩守本等共产党员和董海平等国民党员十余人召开秘密会议,宣布吉林省国民党党部正式成立,负责人董海平,赵尚志担任青年部长兼庶务,韩守本担任常委委员、宣传部长兼秘书。
吉林省国民党党部成立后,使用一枚由广东国民党中央发给的党部篆文刻章,为了开展工作方便,赵尚志、韩守本决定另刻一枚印章以备使用。于是,他们就在长春满铁附属地头道沟附近富士町二十六番地找到一家日本人开的“近江书店”,刻制一枚印章。由于书店老板告密,3月2日,赵尚志和韩守本在满铁附属地三条通四十二番地被捕,被押解到长春警察厅看守所。第二天,赵尚志和韩守本在长春警察厅接受审讯,二人始终矢口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只承认是三民主义信徒,是国民党党员。但敌人却认为他们实为“共产党正犯”。审讯后,长春警察厅将他们二人以共产党嫌疑犯罪名移交吉林督军公署军法处审理。
狱中斗争 视死如归
3月5日,赵尚志和韩守本被押解到吉林市,关押在吉林第一监狱。审讯官见赵尚志年轻,便在他身上下功夫,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敌人无论动用皮鞭、棍棒,施以“坐老虎凳”、往指甲肉里插竹扦、“披麻戴孝”等酷刑,还是用封官许愿进行哄骗诱惑,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不甘心失败的敌人为了攻破赵尚志和韩守本的心理防线,将他们和三个判处死刑的土匪一道绑缚西门刑场,枪毙了三名土匪,以此恐吓,让赵尚志和韩守本屈服。赵韩二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拒绝妥协。经过这次生死考验,赵尚志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在监狱关押期间,赵尚志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主动与狱中其他共产党员取得联系,与难友们团结在一起,教训肆意欺负中国人的俄国犯人,进行了要求罢免典狱长的绝食等斗争,都取得了胜利。赵尚志总是鼓励狱中的“政治犯”难友不要向敌人屈服,常将自己应对拷问的办法告诉他们。他还和狱中的党员秘密组建了党团组织,与敌人作斗争的同时,策反和发展监管人员加入党团组织,“教诲师”刘作垣就是在赵尚志的感化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建了中共长春监狱特别支部并任书记。
1929年3月,国民党南京政府文官处电令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公署将赵尚志和韩守本押解到南京。5月20日,江苏省高等法院认定赵尚志和韩守本“确系服膺三民主义之忠实信徒”,决定不予起诉,当庭释放。赵尚志出狱后,回到东北继续从事革命斗争,他先到哈尔滨找到组织关系后,于第二年下半年奉调到奉天(沈阳)共青团满洲省委履新,负责青年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开始投身并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英雄遗首 惊现长春
1933年10月,赵尚志领导创建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并任队长。此后相继担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等职。他率领数万抗联将士,浴血奋战在小兴安岭山麓、松花江畔40余县的广大地区,声威显赫,令敌胆寒,打得日本侵略者发出“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的哀叹。
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被化装的特务刘德山诱骗,率抗联小分队袭击汤原县梧桐河伪警察分所。在行进途中,特务乘机向赵尚志开枪射击,赵尚志腹部受伤,为国壮烈捐躯,时年34岁。赵尚志牺牲后,他的遗体被转运到佳木斯伪三江省警务厅,凶狠残暴的敌人锯下赵尚志的头颅,将遗体投入松花江冰窟中,又将装在木匣中的赵尚志头颅运往长春伪治安部警务司内部巡展,之后下落不明。
2004年6月1日,沈阳军区政治部作家、编剧姜宝才从长春般若寺得到线索:寺庙后院改造施工时挖出一颗无名颅骨,后被释果慈师父送至市郊净月潭山上埋葬。基于颅骨出土情况和日本战犯东城政雄提供的线索,姜宝才判定这极有可能是赵尚志的颅骨,他将这个消息告知李敏等抗联老战士与赵尚志的亲属。6月2日,姜宝才与李敏等相关人员会合,在释果慈师父引领下来到净月潭山上一片松林中,找到了颅骨的暂厝地,后将颅骨起出带回哈尔滨,并联系相关专家进行鉴定检验。
12月3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报告出来,检验结果与档案资料所记载的赵尚志烈士体质特征相符。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又运用“颅像重合”、现代科学技术对所提供的颅骨和赵尚志的两张照片进行鉴定,颅骨与照片符合同一人条件,最终确认在长春般若寺出土的这颗颅骨确系赵尚志将军颅骨,此时距赵尚志将军殉国已过去整整62年。2008年10月,赵尚志的遗首安葬于其出生地辽宁省朝阳县“赵尚志烈士陵园”,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白山松水 永祭英灵
赵尚志遗首在长春被发现后,社会各界始终热心关注赵尚志在长春的革命历程和其遗首发现的过程,不断进行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史实的研究确认和精神的弘扬传播。长春市委和各级党史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注重发掘这一特别的红色资源,积极回应社会各界期待。2022年10月,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命名了一处“尚志林”,使长春市增加了一处缅怀抗日先烈民族英雄和党史教育的地方,展现了长春这座城市崇敬英雄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传统。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等地的党史工作者、抗联老战士后人、赵尚志亲属都予以关注,多批次人员来长春市相关遗址地吊唁。
赵尚志在长春的奋斗足迹和传奇故事,是我们的红色资源和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攻坚克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长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对标先辈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为创造历史新伟业、擘画复兴新蓝图注入红色动力,不断增强全市人民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志气、骨气、底气。紧紧围绕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三强市、三中心”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六城联动”“十大工程”等重点任务,勇敢扛起吉林省会城市“一主”担当,加快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开创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