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宝藏博物馆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07289
寻城记|宝藏博物馆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0728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寻城记|宝藏博物馆

2023-12-29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寻城记 宝藏博物馆.jpg

这里有你的记忆吗1.png

这里有你的记忆吗

  

  想要尽快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逛逛它的博物馆。

  这样看来,长春这座城市应该很容易“认识”:毕竟,这里有很多博物馆。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座城市又不那么容易“认识”。因为这里的博物馆,可能有点儿多。

  三座“国家一级博物馆”

  根深叶茂

  长春有多少备案在册的博物馆?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这个问题的答案,是32座。

  我们不妨从其中的“顶流”——三座“国家一级博物馆”说起。

  这三家博物馆,分别是吉林省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自然博物馆。

  而你可能不了解的是,这三家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说,拥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设立于1951年的“吉林省博物馆”。

  而这座博物馆成立之初的落脚地,并不在长春市,而是在吉林市——当时吉林省的省会。

  不过,这座博物馆在江城的江湾路12号仅仅驻足了不到三年。1954年9月,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的调整,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的省会,这座博物馆,也随省政府一同迁往长春。

  根据资料,这座博物馆迁入长春后,临时选择了伪满皇宫的同德殿、嘉乐殿和书画楼等建筑作为其馆舍;博物馆的主要业务部门,则迁至长春市西安大路7号办公。

当时吉林省博物馆的门票,图为网络资料图片_副本.jpg

当时吉林省博物馆的门票 资料图片

  西安大路上,被当作省博物馆办公楼的这座建筑,同样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

  这座建筑,是修建于伪满时期的“官吏消费组合”(面向伪满官吏提供服务的合作社)。如今,这座建筑已经拆除,原址建起了香格里拉大酒店。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历经几次划分、调整,一座座新的博物馆,由省博孕育而生:

当时吉林省革命博物馆的门票,图为网络资料图片_副本.jpg

当时吉林省革命博物馆的门票  资料图片

  1978年,博物馆位于西安大路的部分单独分离,建立了“吉林省革命博物馆”;

  1982年,博物馆的伪满皇宫陈列馆分离出来,成立了“伪满皇宫陈列馆”,也就是今日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前身;

自然博物馆_副本.jpg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 来源/图虫创意

  1987年,自然历史部从博物馆中分离,成立了吉林省自然博物馆。2001年,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划由东北师范大学管理,并在6年后迁入现在的新馆……

  但在革命博物馆、伪满皇宫陈列处、自然博物馆等馆舍陆续分离、迁出之后,吉林省博物馆的馆舍硬件,已经颇为局促。

  根据资料,当时吉林省博物馆设立在同德殿的陈列楼,陈列室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库房面积也只有660平方米。

  修建一座新的场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1996年5月,吉林省政府确定了43项重点工程。在这份工程清单中,你能看到许多和你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引松入长工程、长春绕城高速工程、吉林电视塔工程……而和这些工程一同列入计划的,还有吉林省博物馆的建设工程。

  1997年1月,吉林省博物馆搬迁到了人民大街沿线、文化活动中心北侧。此时的吉林省博物馆,建筑面积达到了1.29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200平方米、库房面积4000平方米。

  此后,这座博物馆在人民大街东侧守望这座城市十几年,成为许多人印象中最为深刻的“省博”。

人民大街旁的省博 图据《中国博物馆建筑》_副本.jpg

人民大街旁的省博 图据《中国博物馆建筑》

  时钟的指针继续转过——

  2003年,阔别二十多年后,吉林省近现代史博物馆,也就是原来的吉林省革命博物馆重新回归,和吉林省博物馆共同组成了“吉林省博物院”;

  2007年5月8日,建于净月的吉林省博物院新址落成;

  2015年,吉林省博物院迁入净月新址,和吉林省科学技术馆、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共同组建成了“三馆”;

  2016年1月17日,吉林省博物院最后一批文物完成打包,搬离旧址,12万件文物安全抵达新馆。

  此时的吉林省博物院,建筑面积达到了3.2万平方米,其中陈列展览区1.77万平方米、藏品库房区6614平方米,藏品丰盈,游客如织……

微信图片_20240517113238.jpg

净月“三馆” 吉林省博物馆新址

  而另一份成绩单,更能让“省博”和她的家人们倍感骄傲——

  2008年开始,中国国家文物局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正式登记、注册并接受年检,具有文物、标本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功能的,对外开放的各类博物馆进行综合评议,并以打分方式,对博物馆进行等级划分。

  2008年,吉林省自然博物馆跻身我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2年,吉林省博物院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7年,伪满皇宫博物院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伪满皇宫博物院_副本.jpg

伪满皇宫博物院 来源/图虫创意

  如同一朵蒲公英,最初的吉林省博物馆从遥远的江城飘来,在长春的土地上扎下根系,开枝散叶。

  各类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百花盛开

  在吉林省博物馆悄然飘落在这片土地上,根系日益发达、枝叶日益茂盛的同时,长春其他的博物馆,也如百花盛开,绽放出一片崭新的气象。

  你看,这些博物馆——

  有的很古朴。

  最古朴的,应该是长春道台衙门博物馆(长春市方志馆)。它所栖身的吉长道尹公署旧址,历史可以追溯至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几经损毁与修缮,承载着长春开埠以来百余年的风雨过往。

图据长春市方志馆官网_副本.jpg

图据长春市方志馆官网

  有的很现代。

  近年来,长春最为热门的博物馆之一,可能要属长春博物馆、长春美术馆、长春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共同构成的“城市之花”,长春历史、艺术、科学、自然标本等多种类型藏品收藏其中,成为典藏、陈列长春市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无尽宝库。

长春博物馆_副本.jpg

长春博物馆 来源/视觉中国

  有的很传统。

  作为吉林省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之一,长春文庙博物馆满溢着浓浓的书卷气。更有不知多少长春孩子在这里经历过成人礼,在这个极具人文的场所里,宣告长大成人。

长春文庙博物馆,图据中国吉林网_副本.jpg

长春文庙博物馆

  有的很浪漫。

  在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茂密的林木环绕之中,北欧风格浓郁的、以滑雪运动为主题的瓦萨博物馆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瓦萨博物馆_副本.jpg

瓦萨博物馆  来源/图虫创意

  有的可能藏在你读书的校园里。

地质宫_副本.jpg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来源/图虫创意

  坐落于长春文化广场的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这座建于1952年的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jpg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 来源/视觉中国

  拥有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和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的东北师范大学。

  ……

  有的可能藏在你工作的企业中。

  长春一汽的“红旗文化展馆”。这里陈列着包括新中国第一辆国产东风牌小轿车,不同时期大阅兵的检阅车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图片,真实地再现了我国第一个自主汽车品牌的创业故事。

一汽.jpg

  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的卫星科普教育基地。展馆里融入了“吉林一号”卫星生产、检测、试验的流程展示以及卫星数据影像接收“一站式”体验,偶尔线上直播,观众突破百万。

卫星科普教育基地_副本.jpg

  有的可能藏在你常逛的商圈旁。

  长影旧址博物馆,这座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的景区,诞生了《白毛女》《董存瑞》《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经典之作的新中国电影摇篮,距离熙熙攘攘的红旗街商圈仅仅几步之遥。

长影旧址博物馆_副本.jpg

长影旧址博物馆 来源/视觉中国

  有的可能藏在你自驾的田野间。

  长春城区最高峰大顶子山旁,入选国家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玉潭镇友好村,藏着一座纯朴自然的“乡村博物馆”。这里馆藏的不只是油灯、秤砣、上海牌缝纫机等老物件儿,更藏着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有的甚至还可能藏在你家小区的旁边。

乡村博物馆(资料图片)_副本.jpg

乡村博物馆 资料图片

  吉林省内的第一家“社区博物馆”——亚泰大街旁的南大营旧址陈列馆,与居民小区仅仅一墙之隔;90多年前,长春军民反抗日寇侵略的第一枪在这里鸣响……


南大营旧址陈列馆_副本.jpg

南大营旧址陈列馆 资料图片 

  这些博物馆,或高大巍峨,或小巧精致,散布在这座城市的核心位置以及街头巷尾,成为这座城市独特气质之中的一部分。


  那些包罗万象的展览品

  一眼万年

  对于博物馆而言,藏品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

  而探索这些分散在长春各处的博物馆,我们能够穿越时光长河逆流而上,看到千百年乃至亿万年间,这片土地山川与河流的演化,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你看——

娇小长春龙化石,藏于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_副本.jpg

娇小长春龙化石,藏于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1亿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老生灵。

  以这座城市命名的“娇小长春龙”,曾在大约一亿年前的古老时代,在这片土地上觅食、奔跑、死去,随即被厚重的岩土所包裹、封存,直至亿年之后,重见光明。

  现在,它就藏在地质宫的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几千年前,文明诞生的第一缕曙光。

  6000年前,先民们怀着对天空的向往,用着粗粝的工具,在玉石上打磨出飞鸟的形象。出土于长春的这枚玉鸟,也成为中国大地上最早的鸟型玉器。

  现在,它就藏在长春博物馆。

玉鸟,藏于长春市博物馆_副本.jpg

玉鸟,藏于长春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两千年前,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流。

  一盏玉杯从中原腹地辗转来到东北边疆。时隔两千年后,仍然端庄优雅,莹润如初。

  现在,它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汉白玉耳杯_副本.png

汉白玉耳杯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一千年前,稀世珍宝的曲折身世。

  公元1094年,59岁的苏东坡在去往广东的路上,挥笔写下了《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行书卷》——这也是苏东坡传世书法作品中字数最多的一件。

  此后将近千年间,这幅作品流入北方,辗转于文人学者之间,随后又被收入皇家内府,最终随着溥仪来到长春,藏于“小白楼”中,伴随着伪满洲国覆灭,一度下落不明,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吉林市的一名教师家中被发现,重新公诸于世。

  现在,它也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苏轼《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行书卷》_副本.jpg

苏轼《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行书卷》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120年前,百姓的日常生活。

  光绪年间,吉林机器局开始铸造银元。其铸造的“厂平半两”,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机器铸币,也是亚洲最早的银质机器铸币之一。一百多年前,这些银币曾在这片土地上的店铺、商号之中,流转、交易。

  现在,它就藏在由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创建的东北亚金融博物馆。

东北亚金融博物馆藏光绪元宝_副本.jpg

东北亚金融博物馆藏光绪元宝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百年国难,中华民族的耻辱记忆。

  1932年3月,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操控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给这片土地留下了耻辱的一页。

  现在,溥仪“登基”的宫殿,颁布的诏书,留下的日记,就藏在伪满皇宫博物院。

溥仪发布的诏书_副本.jpg

溥仪发布的诏书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屈辱年代,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

  国难当头,东北抗日联军风餐露宿、浴血奋战,在日军血腥残酷的“围剿”之下,转战于深山密营之间,粉碎了日本以东北为基地“以战养战”的阴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地的抗日斗争,直至抗战取得全面胜利。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_副本.jpg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来源/视觉中国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火热年代,崭新长春的蓬勃生机。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影视作品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这里不仅珍藏着历久弥新的电影文化血脉,更是一块亮丽的文化艺术瑰宝。

  现在,那些经典影片的拍摄设备,以及胶片、剧本,就藏在长影旧址博物馆。

长影旧址博物馆藏《白毛女》电影脚本_副本.jpg

长影旧址博物馆藏《白毛女》电影脚本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激情岁月,长春挺起的钢铁脊梁。

  作为工业重地,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第一辆汽车“解放”、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先后在这里驶下生产线;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此在这座城市中展开。

  现在,中国第一辆国产东风轿车,和不同时期的检阅车,就藏在一汽红旗文化展馆。

一汽红旗文化展馆馆藏国产东风轿车_副本.jpg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面向未来,长春探索未来的步伐。

  作为空天飞行人才的摇篮,一代代航天员从长春启程,向广阔的太空进军。因此,长春这座航空航天城,也成为许多飞行员、航天员的第二故乡。

  现在,杨利伟捐赠的神舟五号飞船模型,就藏在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

  是的,洪荒时代中的沧海桑田,文明曙光中的刀耕火种,古典岁月中的金戈铁马,屈辱年代中的浴血奋战,建设浪潮中的辉煌成就,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就收藏在你身边的这些博物馆中,一眼万年。

  根据规划,到2025年,长春市内的博物馆总数将达到60个,届时,全市每15万人就能拥有1座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事业发达城市行列。

  而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将和林立的高校、众多的院所一起,构成这座城市的特殊名片。(作者:郭帅)

  参考资料:

  《吉林省编年纪事》、《中国博物馆建筑》、各博物馆官方网站等。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海报制作:魏向阳

编辑:曹淑杰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