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2727
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272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

2024-01-1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腊八节0115.jpg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18日,我们迎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腊者,接也”,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又有“腊者同猎”之意,古时人们用猎物祭祀先人,祈求丰收、寓意吉祥。腊八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在一碗碗甜糯的腊八粥里,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腊八节的来历

  在中国古代,“腊”“蜡”“猎”三字相通,都有祭祀的含义。岁终之月为何称“腊”,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在收成之后的年底,中国古代先人们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以求来年五谷丰收、风调雨顺,祈求来年防止厄运、家人吉祥,驱除不祥,这便是“腊祭”也叫“猎祭”。先秦时期的《礼记》中记载说腊祭是:“岁十二月,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意思是说在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里,人们往往会将各种珍贵的物品用作对上天和祖先的祭祀活动,人们把举行冬祭又称为腊祭,所以举行冬祭的这一个月被称为“腊月”。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后渐成习俗,沿袭至今。

腊八粥1.jpeg

  腊八粥的来历

  在腊祭的日子被确定为腊月八日之后,并没有喝腊八粥的习惯,直到唐宋时期,喝腊八粥才逐渐成为腊八这天内最为重要的一项传统习俗。关于腊八粥的来源,说法有很多种,但流传最广的一种是与佛教和释迦牟尼有关。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对腊八粥有相关记载:“是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信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意思是说在腊八这一天,开封的诸多寺庙都要举行浴佛大会并用水果杂粮煮粥,等粥煮好后便会发放给信徒,这就叫做腊八粥。

  随着传播的范围的不断扩展,除了寺庙会煮腊八粥之外,皇室和民间也逐渐盛行在腊八这一天煮腊八粥以过节。腊八粥的寓意十分繁多,在民间,人们喝腊八粥会在粥里放“枣”和“栗子”,寓意是“早立子”,表达了他们对家族繁衍兴盛的期望。而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暖暖的腊八粥,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的舒适感。

  腊八节的习俗

  除了喝腊八粥,腊八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

  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蒜。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蒜.jpeg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 ,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由原先的祭祀活动变为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内涵是始终如一的,腊八粥也成为人们在腊八这一天最为重要的饮食习俗。无论是吃什么或者有什么活动,腊八的到来都标志着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

  记者  舒杰

  海报  齐智

       图片  图虫创意

编辑:曹淑杰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