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吉地有龙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7930
寻城记|吉地有龙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793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寻城记|吉地有龙

2024-02-0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寻城记 总第8期海报.jpg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和文化标识。

  十二生肖中,龙这一形象,往往与雄心勃勃、大展宏图联系在一起。飞龙在天、虎踞龙盘、龙凤呈祥、龙行虎步……有关“龙”的成语,不计其数。

  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是在咱们吉林这个省,龙踪龙迹还真不少。

  龙年将至,不妨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藏在你我身边,龙的一鳞半爪——

  长春,有龙!

  首先,我们不妨从长春开始找起。

  为什么要从这里开始?

  不只是因为这里是吉林省的省会——更是因为,中华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就在这里。

  这里有最早石雕的龙。

  1985年,长春左家山遗址出土了一枚造型古朴的石龙。石龙首尾相衔,呈蜷曲状;中心圆孔较大,颈后背脊穿有一孔。龙首上嘴、鼻、眼、耳等器官清晰可辨,嘴向前凸,吻部较宽,双眼突出,双耳凸起;龙身光素无纹饰,打磨光润。

  ——这就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石雕龙,堪称“中华第一石龙”的左家山石龙。

“中华第一石龙”,图据长春市博物馆.jpg

“中华第一石龙”(来源:长春市博物馆)

  这里有城市命名的龙。

  在城市那座著名的地质宫中,藏着一只“娇小长春龙”。

  这是吉林大学的古生物学专家们,在长春市公主岭刘房子镇发掘出的恐龙化石。这种名字看起来就非常可爱的恐龙,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体长只有一米,体态轻盈、善于奔跑。

  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基干鸟脚类恐龙之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对了,这一化石还被评为“中国美丽化石”。

娇小长春龙化石,图据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png

娇小长春龙化石(来源: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这里史书中有龙。

  “痛饮黄龙”——长春北部的农安,就是史书中鼎鼎大名的“黄龙府”。

  这里和“龙”的缘分可谓由来已久。除了“黄龙府”这个名字,这里还叫过“龙州”“龙安”“龙湾”。

  而农安的著名地标农安辽塔,也被称为“黄龙塔”“龙湾塔”。

  对了,前面提到的中华第一石龙,出土的位置也在这里。

农安辽塔.jpg

农安辽塔(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山川中有龙。

  长春南部有一座“阜丰山”。

  这座被很多人称作长春“父亲山”的山岭,还有一个名字——“白龙驹山”。

  相传,此前有一匹白龙驹因不善行雨,被驱赶下界,被困山中。后来一位小石匠碰巧打开了机关,白龙驹因此获救,并庇佑方圆百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附近居民怀念白龙驹的恩德,就把这座山岭称为“白龙驹山”——时至今日,这附近还有一座叫做“白龙驹”的村庄。

阜丰山,资料图片.png

阜丰山 资料图片

  长春东部有一座“兴隆山”。

  相传,这座山的山岭,以前也曾被叫做“龙山”。

  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一批移民从关内移居至此,有裴、张两户大家族依山而居,裴氏居岭前,取屯名“前龙山”,张氏居岭后,取屯名“后龙山”。

  长春附近还有一座“乐山”。

  而相传很久以前,这片山叫做“土石龙”,山头有一眼泉,俗称“龙泉”。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一名道士云游到此,说这条山脉叫“土石龙”,山头是龙头,泉眼是龙嘴。如果“龙头”伸入到伊通河,就要再诞生一个“真龙天子”与皇帝争位。根据道士建议,人们在山头设立一口“神钟”,镇住“土石龙”,免其长到伊通河。后来,人们为了镇压这里的“龙脉”,又在山头下盖起玉皇阁、观音庙;山腰建娘娘庙、关帝庙;山头上建起一座钟楼。

长春南湖大桥夜景_副本.jpg

长春南湖大桥夜景(来源:图虫创意)

  这里河湖中有龙。

  一片夏季波光粼粼,冬季银装素裹的水泊,就坐落在这座城市寸土寸金的核心位置。

  对,这就是长春南湖——以前,这里被叫做“黄龙公园”。

  而在长春的城市东南,还有一片更大的水域:净月潭。

  在空中俯瞰这片水泊,想不想到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龙”?

  出了长春市区一路向北,在合隆还有一片湿地,叫做“卧龙湖”湿地公园。

雪后长春_副本.jpg

卫星视角下的雪后净月潭 (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天空中有龙。

  居住在长春的军迷们,是一个非常幸福的群体。

  毕竟,他们有一项特殊的“福利”:每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以及长春航空展。

  在这里,伴随着震撼人心的发动机轰鸣,你能亲眼看到歼-10“猛龙”战机、歼-20“威龙”战机近在咫尺、呼啸而过。

  拥有这样便利条件的城市,着实不多。

长春航空展.jpg

  这里街路间有龙。

  龙的名字,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上、街路中,随处可见。

  来到长春,先要降落在一座机场——机场的名字叫做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长春城北的最高建筑,叫做龙翔国际商务中心;商务中心旁边的金色圆球,叫做“龙珠大厦”。

  作为长春新区的核心区,这里还有一座龙翔广场、一条龙湖大路;不远处,还有一座望龙桥。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图片:图虫创意).jpg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来源:图虫创意)

  这里企业中有龙。

  距离上面提到的龙湖大路不远,有一家叫做“长光卫星”的企业。“吉林一号”卫星的一期工程由138颗涵盖视频、高分、宽幅、红外、多光谱等系列的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组成,已经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而这家企业,在本部之外还建有一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位置就在龙泽公园。

  对了,长春光机所成立于1952年,属龙。

tiyanshi.jpeg

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这里舞台上有龙。

  前面提到的农安,还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戏曲——“黄龙戏”。

  这一地方戏种,以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吸收了二人转、东北民歌、东北大鼓等曲调,借鉴京剧、评剧的表演形式,以辽王朝在黄龙府的活动为背景,编制演出了《圣明楼》《魂系黄龙府》《兴国皇太后》等大型历史剧目。

黄龙戏《兴国皇太后》剧照_副本.jpg

黄龙戏《兴国皇太后》剧照   资料图片 

  这里球场上有龙。

  “在这片大地,有一个冠军,他们叫做长春亚泰队!”

  2007年,长春亚泰上演中超版“凯泽斯劳滕奇迹”一举夺冠,成为了无数吉林球迷心中永远的经典记忆。作为一支在中国足坛打拼二十余年的冠军球队,长春亚泰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辨识度极高的一张名片。

  而在长春亚泰战袍的胸口,你也能找到“龙”——一个踢足球的小龙人。

亚泰小龙人_副本.jpg

长春亚泰队徽中的吉祥物:小龙人(来源:视觉中国)

  这里车头上有龙。

  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就诞生在这里。

  历经百年国耻,新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

  “尽管春寒尚余料峭,难阻东风吹度春城”。在一汽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1958年5月12日,我国第一辆“东风”牌轿车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

  这款被命名为“东风”CA71的轿车,车头最为醒目的标志,是一条腾飞的金龙。

  为了设计这个车标,设计师曾挎着相机、拎着胶卷,跑到北京故宫、颐和园和北海这些地方找龙,还求教过梁思成等专家学者。

东风CA71车头的金龙,资料图片.png

东风CA71车头的金龙  资料图片

  这里影院里有龙。

  新中国的电影摇篮,也在这里。

  长春电影制片厂,曾开创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为新中国电影多片种试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的展馆中,你能够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成龙”。

  在2017年,成龙与长影集团签约,正式受聘为长影集团总导演。

  查一查资料,成龙与长春、与长影的缘分不浅。他主演的《醉拳Ⅱ》《新宿事件》等影片曾在长春取景拍摄;2011年,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历史巨制《辛亥革命》也是成龙出演的第一百部电影,他不仅在片中出演黄兴,还担任了影片的总导演。

  这里习俗中有龙。

  根据记载,长春一带曾流传一项特殊的习俗——“龙凤日”。

  这种习俗认为,一年四季有4个“龙凤日”,这几个日子的好坏,能关系到农业的歉丰。

  农历正月廿五日,为第一个“龙凤日”,也叫“添仓日”。这一天如果天气好、万里无云,预兆着天气将风调雨顺、利于农耕。

  农历四月廿五日,是第二个“龙凤日”,早年间的这一天,农民有早起看风向的习俗,此时最怕连雨天、刮东北风,以无云无风、天清气爽为佳。

  农历七月廿五日,是第三个“龙凤日”,一年生产的成败,关键靠这一天来预测。此时正是晒粮食的时候,最怕下雨。

  第四个“龙凤日”是农历十月廿五日,人们认为,这天的天气好坏,能够影响到明年的正月廿五日。不过,由于一年收成已定,人们对此日多不重视。

  尽管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慢慢淡出视野,但是在一些村落的老年人中,“挂龙尾”等习俗,依旧保留了下来。

  逛过了长春,我们不妨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龙形风筝.jpg

龙形风筝(来源:视觉中国)

  吉林,有龙!

  吉林有龙。

  “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吉林市,同样也是群龙环绕——

  吉林有座龙潭山。

  公元391~412年,高句丽好太王(广开土王)在位期间,曾建城于龙潭山,在山上修建1座蓄水约1万立方米,供兵马饮水用的蓄水池(现“龙潭”)。该池是吉林市也是吉林省发现的最早的饮水工程。

  ——对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有这样一个唱段:“手提红灯四下看,上级派人到龙潭”。没错,这一红色经典剧目的原型地之一,就是吉林市的龙潭山站。

龙潭山_副本.jpg

秋天的龙潭山(来源:图虫创意)

  吉林还有座北山。

  北山原名“九龙山”。

  这里有“九龙圣境”之称。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东巡到此登山览胜。有传说称,听闻此处有帝王之气,曾令康熙皇帝感到不安,于是命人将九龙山凿去数座,以破坏“龙脉”。

  这个传说被记录在《鸡林旧闻录》中:“七门岭有两峰对处为‘过龙脉’,亦凿断之,以破其兆。”

吉林北山美景.jpg

吉林北山 (来源:图虫创意)

  吉林有片松花湖。

  松花湖中,不仅有“卧龙潭”,还有“石龙壁”。

  卧龙潭景区是松花湖景区之中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位于松花湖中部、西接“五虎岛”,东连“风舞池”,北望“海浪山”;

  而石龙壁在松花湖丰满大坝上游40公里处,是一道20多米高的狭长石壁。游船过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映出石龙浮游的倩影。

  吉林曾有座城隍庙。

  这里的牌匾上也曾题着“龙”。

  这座庙宇,曾悬挂光绪十四年(1888年)御赐“龙泉普佑”匾额一方、道光十六年(1890年)御赐“龙泉普惠”匾额一方。

  四平有龙。

  二龙湖,位于四平市东部,是吉林省省管第一大水库、第三大人工湖泊,被誉为镶嵌在东辽河上的一颗明珠——也是网络名梗“二龙湖浩哥”的诞生地。

  在二龙湖大坝上俯瞰湖畔两侧的二龙山,如同龙身蜿蜒起伏,守护着夏日的碧波轻浪,以及冬日的辽阔冰原。

四平二龙湖风景区 视觉中国_副本.jpg

四平二龙湖风景区(来源:视觉中国) 

  辽源有龙。

  辽源市繁华的中心地带,有一片山岭。山势走向由北向南,蜿蜒而至秀丽的东辽河畔,犹如一条盘踞在辽水之滨的巨龙之首,故得名龙首山。有关龙首山的神话传说众多,使其更加神秘而令人向往。

  而且,这里还有一片“聚龙潭”。

吉林省辽源市龙首山南麓.jpg

辽源龙首山南麓(来源:图虫创意)

  通化有龙。

  在吉林省东部,绵延不绝的龙岗山脉之中,星罗棋布的火山群呈现出独特的地貌环境,更为这片土地贡献了一片片美丽的山和秀丽的湖。

  提到通化的龙,不得不提的,是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七湾、一瀑、两顶”十大自然景区,被火山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空间密度最大的火山口湖群”,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选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三角龙湾航拍心形火山口湖_副本.jpg

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三角龙湾航拍心形火山口湖(来源:图虫创意)

  名为“龙湾群”,这里藏着的龙简直不计其数。

  大龙湾、二龙湾、三角龙湾、小龙湾、东龙湾、南龙湾、旱龙湾、金龙顶子……

  这一连串的名字,简直可以改编成一段贯口。

  白山有龙。

  前面提到的“龙岗火山群”还绵延至白山一带,将众多火山锥与火山湖点缀在大地之上。

  其中颇为有名气的一个,要算龙山湖。

  龙山湖呈条状蜿蜒伸展,长130公里,宽2公里,窄处仅400米。湖西与长白山老岭山脉相毗邻,湖南与集安市相对接,隔水与朝鲜相望。湖内峦峰翠微,山清水秀,兼有石林之峻峭,三峡之烟云,雁荡之怪石,江南水乡之秀美。

吉林白山龙山湖_副本.jpg

白山龙山湖(来源:视觉中国)

  更有特点的,则是四海龙湾。

  这汪碧水曾因登上央视《航拍中国》而为人们所熟知。那近似正圆的湖泊所呈现的蓝色映入眼帘,似圆月,又似一颗璀璨的宝石,夺目耀眼。

  这里还差点儿成为记录人类世地质年代的“金钉子”。

  如果必须确定一个最能反映人类活动塑造地球的地方,你会选择哪里?2023年,作为中国唯一的候选地,四海龙湾玛珥湖参与了这场全球评选。最终,四海龙湾在世界12处候选地点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直到最终的评选中,才以微弱的票数惜败于加拿大克劳福德湖。

四海龙湾玛珥湖火山口湖龙湾群_副本.jpg

四海龙湾玛珥湖火山口湖龙湾群(来源:图虫创意)

  松原有龙。

  松原有座龙华寺。

  这座寺庙占地56.7公顷,由龙华园、龙华寺、龙华苑三大区域组成。

  这里不仅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佛教文化胜地,也跻身于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寺院行列之中。

吉林松原龙华寺.jpg

吉林松原龙华寺(来源:视觉中国)

  白城有龙。

  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远古时代烟波浩渺的古松辽大湖,伴随着地壳抬升和沉积淤填逐渐消亡,但仍在平原上留下了漫流的江河与散落的湿地。

  这一片湖泊,有一个非常具有气势的名字:“龙沼”。龙沼沼泽湿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之一。

吉林西部星罗密布的湖群。红色标记处为龙沼镇.png

吉林西部星罗密布的湖群。红色标记处为龙沼镇

  延边也有龙。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也是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于1952年9月3日正式成立。按这个年份计算,延边属龙。

  两年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迎来建州70周年大庆,这场庆典的吉祥物,叫做“龙龙”。

  之所以选择这个吉祥物,是因为延吉盛产“龙”。

  延边帽儿山的龙山化石产地,是目前吉林省境内,规模最大、发现恐龙化石种类最多的化石产地。在这里,曾为我国早-晚白垩世过渡期恐龙动物群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东北亚恐龙古生物地理、古环境等问题提供了绝好的演化样本。

  此外,延边还有吉林省范围内展览面积最大、时间跨度最长、恐龙种类最全的恐龙博物馆,是集化石发掘保护科研、科普、寓教于乐为一体的国际化科普教育基地。

  还不止这些。

龙井_副本.jpg

延边州龙井市全景(来源:图虫创意)

  看地名,延边有龙井、和龙。

  看文物,这里还有著名的“龙虎石刻”。

  ——公元1886年,清末金石学家吴大徵第五次来到珲春。他怀着守卫国土的责任感,积极组织边民训练,加强边防;在此期间,他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取自“龙骧虎视”,意在表达祈盼国家强盛、边疆稳定的愿望,并刻于石上。后世学者将这块石碑称为“龙虎石刻”。

龙虎石刻_副本.jpg

吉林珲春龙虎石刻景点(来源:视觉中国)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龙”这一形象,神通广大、变幻莫测,寄托着人们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的美好向往。

  而在你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龙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它出现在历经亿万年岁月堆积的岩层中,出现在先民一刻一凿雕琢出的图腾中,出现在以其命名的巍峨山脉与秀美湖泊中,出现在新中国第一辆披红挂彩的汽车上,出现在城市中心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四通八达的桥梁路网之中……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龙年,愿你我好运,愿吉林好运,愿中国好运。(作者:郭帅

W020240201561155206720.png

吉林省博物院藏辽代金龙饰件(来源:吉林省博物院)

  参考资料:

  吉林省志、各市州地方志、吉林省编年纪事等。

  海报设计:魏向阳

编辑:曹淑杰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