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道:抚松千年传奇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46293
朝贡道:抚松千年传奇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4629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朝贡道:抚松千年传奇

2024-05-09 09:50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朝贡道,又被称为北丝绸之路,是抚松县文化历史的经典传奇。朝贡道上的抚松历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朝贡道抚松段走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长白山北麓的敖东城沿松花江下行,由抚松两江口太平川进入松花江,然后溯江上行,经抚松县抽水、丰州、汤河口等地,到达永安、闹枝,再沿二道谷到达临江的泊沟口,乘船顺鸭绿江直下入海。《抚松县文物志》记载北丝绸之路朝贡道的情况更详细一些:从鸭绿江口溯流行至神州临江后,从临江到二道沟河谷到闹枝乡所辖的菜园子村,进入松树镇境内汤河流域的永安,再从永安进入抚松。另一种观点认为,朝贡道抚松段的走向是沿汤河右岸下行进入仙人桥镇的温泉和大营,行至汤河与松花江交汇处的汤河口,翻山经榆树川乡出三道花园口到达新安,再从新安避开松花江沿北沟谷底穿行,到达抽水、兴参,进入松花江流域之后顺左岸溯流而上,经过新屯子镇、北岗镇、露水河镇、沿江乡等乡镇,穿过敦化大蒲柴河,直接抵达渤海国旧国敖东城。

朝贡道1_副本.jpg

  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抚松两次比较大的考古活动,证明北丝绸之路朝贡道在抚松温泉、大营、汤河口、新安的路线是准确的,剩下的全部都是猜想,没有发现遗址。可以说,北丝绸之路朝贡道在抚松段的具体走向并没有一个完整确切的答案。尽管民间口述历史反复强调这条道路确实存在,但由于缺少实物证据,始终难以下结论,让人感觉模模糊糊的。《柳边纪略》记载:

  辽东、金州、旅顺口距山东登、莱甚近,顺风扬帆,一日夜可达。明时运粮运货,往往由此。

  若永乐、宣德间,海运则自旅顺口经朝贡道交通,后来历代相继沿用,旧迹犹存,可得而考也。

  这段文献证明:明朝时朝贡道的交通还在延续,不过如今找不到它的存在,从历史角度分析,清兵入关后建立了大清王朝,长白山从此被封禁长达二百余年,人烟减少使朝贡道迅速湮没在茫茫林海中,历经风雨沧桑,完全失去了原貌。道路要是长达二百年不再使用,恐怕连影子也找不到的,更何况未必是二百年,甚至可能更久远。朝贡道在抚松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盛誉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交通体系四通八达,水陆通衢。穹顶之下,纤细的道路与大河山川同在,就像是土地纵横交错的血脉,延续着人类的文明。从古至今,道路在前人开辟后人代代相续的基础上来更迭历史。《新唐书·渤海传》有一段著名的记述:

  龙原,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岭,营州道也。扶余,契丹道也。

朝贡道2_副本.jpg

  这些道路大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唯独朝贡道在渤海国以后,包括辽、金、元、明、清历代道路沿革,直至东北现代交通,其基础似乎还是这条若隐若现的古道上。这或许与森林资源有关。

  汤河口是抚松地区开发最早的始终有人居住的文化遗存地点,这个神奇的地方有说不完的故事,无数绿林豪杰、放山高手到此谋生,也有众多抗联战士热血洒汤河,更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抚松县人民政府在汤河口立碑,碑文如下:

  汤河口遗址:该遗址位于汤河口村东南500米松花江与汤河交汇处,松花江南岸二级台地,周围为高山,抚松至仙人桥的公路,在遗址的西边由西北南延伸,遗址内散布着较多的文化遗存,有石器和陶片等,该遗址距大营遗址5千米,是大营通往新安古城的一处转折点,也是朝贡道的必经之路。保护范围:东西200米,南北85米;控制地带:东至铁路为界,西至桥为界,南至公路为界,北至松花江边为界。

  松花江与汤河恰似“人”字形,遗址就居于“人”字的分叉处。1986年5月,抚松县文物普查队开展普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地面散布着较多的文化遗存,采集到了石斧、陶片、玉镯和陶饰件等物品。陶片多为泥质灰陶,轮制,口沿有圆唇直口、尖唇直口和圆唇侈口;有两件器底比较有意思,其中一件是泥质灰陶,斜壁平底;另一件为橘黄色泥质陶,也是斜壁平底;两件均是手制抹光,下部凹入,有等距三角形的戳压纹,典型的渤海国风格。考古工作人员认为汤河口是大营通往新安古城的一处转折点,也是朝贡道的必经之路,从遗址中采集的遗物分析,遗址年代可以准确定性为渤海时期。汤河口曾经生产过人参,据《太平御览》记载:公元705至926年的220年间,渤海国入唐朝贡94次,贡品中的人参主要是在抚松县汤河口采挖的上等老山参,被称为汤河人参。

朝贡道3_副本.jpg

  这里出土的文物与大营、温泉以及永安形制是一样的,又都统一分布在汤河右岸二级台地上,是明显的渤海时期文化遗存。渤海以后一直到后金,包括清朝,直至民国年间,汤河口始终有人在此生活;这里也是古老的渡口所在,据说还有过大客栈,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休息,又再次踏上旅程,从而为汤河口留下了无数的故事。

  朝贡道这条古渤海国和大唐王朝之间的重要通道,蜿蜒于白山黑水间,岁月早已经把声声马铃响湮没,朝贡者的足迹也消失在大山深处,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但通过考古发现朝贡道在抚松段的走向,从被称为神州的古老临江到温泉遗址,再到大营、汤河口遗址,由此走向了新安古城。后人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大营、汤河口这一段朝贡历程是最清晰的,也没有任何争议。

朝贡道4_副本.jpg

  新安,在抚松的版图上,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因临近松花江畔,盛产瓜果,风光秀美。

  奔流不息的松花江冲出了一块河谷盆地,但谁也想不到在开阔的河谷地带上曾经矗立过一座千年古城。新安古城是渤海时期规模较大的一座城址,在城内外出土了数量颇多的遗物;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等均有发现。石器有石斧、石镞、石刀等。陶器可分两大类,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铜弓形器与双环器均在城外出土,应与城内有着某种密切的内在联系。出土的遗物还有许多建筑构件,其中莲瓣纹瓦当是考证渤海文化的可靠依据;板瓦与筒瓦分青灰和红褐两种,背面饰有布纹。檐头板瓦的边缘多饰有戳印和按压纹饰;房屋正脊两侧的披饰是用泥条相拼而成,表面抹光,上面饰有凸起的圆珠饰和横向与竖向线条;鸱吻造型优美。这些出土的文物揭示了新安古城建筑规模的宏伟与庞大。从新安古城所处的地方观察,其城宽阔平坦,面水背山,独具攻守皆宜的地理环境,并非一般城池所能相比。由此定格了渤海“朝贡道”在抚松境内的走向,新安古城应该是渤海的丰州。丰州是朝贡道上较大的一处落脚点,渤海庞大的马队穿越深山峡谷,跨过湍急的江河,通过新安古城、大营、温泉、永安遗址,直奔鸭绿江岸边的神州,在此,登舟扬帆,顺流直下,赶赴大唐首都长安。

  新安又是渤海国的丰州城。《新书徐氏疆域考》中明确记载:

  西京鸭渌府,高丽故地朝贡道也。渤海朝唐道路,必由鸭绿江口发船达于登州海口,故称之以朝贡道也。

  《辽志》也记载:

  丰州,名盘安郡,县四,安丰、渤恪、隰壤、硖石。

  前者是说朝贡道的历史,后者是说丰州的区域。

朝贡道5_副本.png

资料图片

  从地形上看,新安古城坐落在村庄西侧,距抚松县城有十二里路,松花江呈半圆形环绕着古城,由东向西流去,西北两面都是高山,江南岸是榆树川古城,与新安古城正好隔江相望,东面是东台子城,三座古城相邻如此之近,实属罕见。新安古城呈长方形,城墙周长3340米,保存较好的城垣高至两米左右,可见古城之宏伟。新安出土了大量的古建筑遗物,包括精美的瓦当,外加上一部分石器。可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人在这里居住过,显然,新安自古以来就适合人居。而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1983年的遗物出土地点属城外建筑址,1986年遗物出土的地点是城内建筑址,两者虽有城内和城外之分,但从出土文物比较分析,均属于渤海时期的文化遗存,从诸多方面考证新安都是渤海国丰州的治所。新安的兴衰与“北丝绸之路”朝贡道紧密相连,渤海时期数不清的达官贵人或流放之人都在此路上走过,商贾车队和戍边军队也曾行走于这条驿道之上,许多重要人物与重要事件的发生,都与这条驿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新安村过五道岭,直接抵达东大村,《抚松地名志》记载:

  东大村位于抽水东南五千米处,屯东一千米处有一处平顶小山,当地群众称为东大台子,1936年建屯时称东大台子,后简称为东大;1956年成立东大乡,归抽水区,1958年改为东大管理区,归抽水公社,1962年改为东大大队,1983年改为东大村。

  新安到东大全程三小时五十四分,共7170米,其道路在山林里迂回弯曲,但路基始终保持较坚实的状态,沿途风光秀美。

  地域文化背景有的时候是相互交融的,不同历史时期,造就了不同的历史现状,遗留下来的历史遗物也在引发着人们的联想。东大直通碱场。碱场后山墓葬位于抽水乡碱场村北侧后山顶端的坡上,东南有条山路通向外部,西北为山峰,南1000米处的地方就是碱场村,北面则是层层高山。碱场的西坎一带还有过一片墓葬群,位于抽水乡碱场村西坎屯西北约500米处的高丽沟附近,东北是高山,西面是一条大沟。有一条山路直抵西坎屯,南为高丽沟,北为山岗。1985年6月,抚松县文物普查队前往这里进行调查,发现墓葬已成荒地,结合其他要素判断其大致年代应该是渤海时期的。《抚松地名志》记载:

  碱场,位于抽水乡南六千米处,130户人,汉族居多,1936年建屯,碱场是满语,其意为小沟或三道眉鸟,屯子西侧的确有一条小沟通向松花江,因此得名。

  碱场可抵达前甸子。朝贡道路线研究重点在于对前甸子地区进行以文化为主的文物调查,对残存的古墓要进行必要保护和恢复,这是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抢救性发掘前甸子地区存在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重点对知情人采访,把与地域相关的口述历史进行深度整理挖掘。

  通过地名资源发掘抚松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对朝贡道研究的补充。新安到前甸子有很多民俗气息浓重的地名,“老胡头沟、五道岭、双沟、石门沟、石古洞沟、银洞沟、草爬子沟、大台子、西坎、板庙子、烧锅”等等,这些地名十分奇特,多数与山川地理、居住环境有关,传承了不知多少年,有着深厚的内涵和人文性质。如果能详细提炼,必然会发现许多与东北文化变迁、朝贡道变迁相关的历史信息,找到人类早期发展的重要见证。

  从前甸子附近的西坎出发,对通往抽水乡芝阳村的沿途地理进行调查,按照《道里记》渤海国每二十五里或三十里设驿站之说,芝阳距离西坎正好二十五里。芝阳村名字由来与满语有关,村子不太远的地方有块石头砬子,满语叫“者央”,叫来叫去变成芝阳了。“者央”是山头一处凸出来的石砬子,孤零零立在山顶绿树丛中,形状也比较奇特,就像一条昂起头的蟒蛇。遥想千年之前,或者更遥远的时间里,初次来这里生活的人们看到这块石头之际也必然感受深刻。从“者央”这个名字来说,源于满语,满族的祖先女贞、肃慎都曾经在东北大地上驰骋过,由此可以判断,芝阳自古以来就是有人类生存的。

  抽水乡,位于抚松县西北部,地理位置独特,西南与靖宇县只有一江之隔,1910年前后开始有少量人家在这里散居,以打猎和栽参为生;1914年人口逐渐增加,1936年被日伪归并成为一个稍大些的村子,叫抽水洞,1946年成立抽水区,1956年成立抽水乡;随着新中国不断发展,地名几经变化,分别叫过胜利人民公社和抽水人民公社,1983年改回原名,至今一直叫抽水乡。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在此世代繁衍生息。抽水是个很奇怪的名字,据《抚松地名志》记载,因村庄西头的松花江东岸有座陡峭的石崖,崖下有个将近两米宽的深邃石洞,江水流入洞内形成了巨大的漩涡,水就像被抽进洞里一样,故得名抽水洞,后来简称为抽水了。白山电站修建以后,这处奇特的景观永远沉在了水下,只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地名。

朝贡道6_副本.jpg

  抽水乡芝阳村一些地名很有特点,“三瞪眼、北迫子、菜戗子、潘营、吴家坟、里阳沟、前大地、大烟灰、庙岭、獾子窖、天梯、大冰湖沟”,这些名字或与百姓生活有关系,或与地理环境有关系,也跟狩猎文化有关系,比如“獾子窖”,那里肯定有猎人下窖猎捕过大型野兽。这些地名有可能传承了很久,证明很早已有人在此生活,是很值得注意的线索。芝阳至北沟村是一条疑是朝贡道的路线。在众多研究“北丝绸之路”朝贡道历史资料之中,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朝贡道通过北沟。北沟这个小村子作为抚松一处重要的文史考察地点,与都提控印相关,原叫兴农村,都提控印在此发现。据《抚松地名志》记载:

  兴农位于抽水东北四千米处,1941年建屯,村庄坐落在大苇沙河畔,当时被人称为大苇沙河村。1956年这个村由抽水乡命名成立了兴农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是阳岔管理区的一个生产大队,1962年成立兴农大队,1983年改称为兴农村。

  兴农村与老北沟村正式合并后都叫北沟村。

  20世纪70年代在兴农河南的“小半截沟”里,都提控印出土,是金代武官印,道路走向与朝贡道有联系。在抚松地区用“半截”命名的山、沟、河流都非常多,“半截”即意味着不完整的地势、山貌,“小半截沟”在村路的一处小山沟边,一条小河在道路左面,缓缓绕过整个村子向远方流去。所谓“河南”正是小河南边。“小半截沟”长约五六百米,最里面是蓊蓊郁郁的高山,耕地戛然而止,称为“半截”很形象。这里地势窝风向阳,又临近水源,适合人居,但空间过于狭小,不可能有大的居住点。渤海国灭亡以后,遗留的道路交通并没有因此而废弃,长白山区域各少数民族还在朝贡道一样的路上前行。由此判断,后人必然是走了前人的路。都提控印作为金代的产物,至少代表着一种权力的行使,当时政府的行政管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完整运行着。因为地势缘故,“小半截沟”一带不可能是古战场,也不像驿站所在地。

  张殿甲、王侠几位渤海国文化历史研究专家一致认定:朝贡道离开北沟村进入了兴参镇境内。兴参镇其后的路线,榆树乡进入研究视野。榆树乡是九十年代初期抚松县一个被撤掉合并的乡镇,中华民国初年就有人在榆树地域生活。从榆树地区流淌出来了两条河,名为“苇沙河”,因流长一大一小,又被称为大苇沙河和小苇沙河。后有山民围堰生活,落户河边居住,久之形成村落,故被称之为“大苇沙河村”和“小苇沙河村”。1936年“小苇沙河村”被归并,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丁逐渐兴旺起来,又名“自兴”。1962年成立了自兴生产队,1983年正式改成自兴村。不过,村里的老年人还是习惯叫这里“小苇沙河”。自兴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人班遗址,抚松县人民政府2015年10月立碑,文字如下:

  该遗址位于自兴村西偏北方向约1.5千米半圆形山坡上,海拔高程541米,当地居民在耕种土地时发现了石斧、石环等石器,石斧磨制较为精细,规格大小不一,现场征集石器6件,仍有很多石器被当地群众采集。经省考古研究所鉴证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集址。该遗址保护范围:遗址为中心,东至树林,西至岗顶,南至山涧小溪,北至自兴村。控制范围:遗址东、西、南、北各外延100米。

  自兴及西南岔附近有可能就是朝贡道重要的交通枢纽,应该有一个较大的遗址才对,可惜遗址不知隐没在哪里。转入新屯子镇,其南岗村与桦甸很接近,桦甸老溜河一带有许多古墓葬,有人在老太平川村挖出过金镯子;从这里出发前往沿江乡要走水路,能够直达,若是走山路一天时间也可以到达,不算远;走奶子沟到石榴沟,再到二道溜河便到了沿江。

  抚松文献资料上记载“北丝绸之路”朝贡道在抚松最后落脚地点就是沿江乡,从南岗无论走水路还是旱路,一天内都能抵达,从地理条件上看朝贡道抚松段到南岗地区应该有可能就此终结,过江去桦甸。至此朝贡道抚松段路程结束。

朝贡道7_副本.jpg

  历史文化的重叠性令抚松与遥远古老的渤海国文化相伴,迄今相近的各类文化使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片土地上尽显淋漓尽致,交相辉映。原因在于不同时代的人民在这里奋斗生息。这是一方令人敬重的土地,单纯从北丝绸之路朝贡道的历史意义来讲,不仅联系着抚松和山外的世界,也代表抚松历史发展的新起点。

  作者:苗增娟

  图片:图虫创意

  来源:方志吉林(本文有删减)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