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山|潭间怀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52290
龙潭山|潭间怀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5229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龙潭山|潭间怀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2024-05-28 16:43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作为一座山的龙潭山

有神秘的传说

有美丽的神话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亮丽的自然风景

1.jpg

  人说吉林市山岭环复、江流转曲、拥抱回护、气势结聚。所谓山岭环复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里的“左青龙”即龙潭山,现为国家森林公园,占地234公顷,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雄伟挺拔,呈卧龙形西东走向。西边峰峦陡峭,拔地而起;东路绵延逶迤,景色幽静。整个山体被葱茏树木所覆盖,掩映于苍莽群山之中。山脚下的松花江如一条飘舞的玉带,悠然、灵动,舒缓地延伸到远方。就是这座山,有神秘龙潭,有神奇“旱牢”,有御封神树,有登山御道,果然是一处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所在。

2.jpg

  龙潭山因山上的龙潭而得名。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吉林通志》记载:“北有龙潭,周五十余步,水色深碧,雨不溢,旱不减。周围山高林密,遮幕水面,望之寂然。以绳系石投之,数十丈未得其底。潭西南有二石穴,外狭内阔,伏而入,劣可容身,无敢深入者,探之黑暗有风。”这段记载虽然有些神秘色彩,但是还算是比较严谨。如果再把民间传说结合起来,这个龙潭就神秘得不得了了。传说,过去曾有一条铁链,一端系于岸边树上,一端垂于潭底。有好事者向上拖拽铁链,每拖拽到一定长度,必然狂风骤起,乌云密布,潭水翻涌。拖拽铁链的人被吓得六神无主,松手以后,铁链则徐徐复沉水底,而天空各种异象也瞬间消失。由此看来,龙潭里一定是有一根铁链锁着一条龙。而吉林市有“龙潭燕”的民间传说,讲述的就是一只生长于龙潭山的燕子为报答恩人救命之恩勇敢与孽龙作战的故事,“龙潭燕”将孽龙缚于潭底,让龙潭山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生活。

3.jpg

  其实,经考证,龙潭是古代利用山泉修建的山城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其东、西、北三壁用40厘米左右见方的花岗岩块石垒砌,池壁由外向内呈阶梯状,往下则借山岩的倾斜面用不规则石块铺平,呈45度斜坡直达底部。北部东段有一花岗岩石板砌筑的泄水洞,过多的池水可以由此溢出。贮水池没有泉眼,只积接山上的雨水和雪水,但无论春夏秋冬,池水从不干涸,水位也不下降,总能保持1万立方米的水量。有关部门曾经对龙潭进行过清微处理,在潭底还真出土了一条铁链和一些金代陶器。龙潭碧水澈澄,四周林木清幽,景色秀丽,美不胜收。尤其到了夜晚,树影扶疏倒映水中,池中水影空灵活泛;一轮明月印入潭心,周围群星朦胧闪烁,望去恰似众星拱卫一轮倒悬玉盘,清风徐来水面波光粼粼,月亮带动着星星在水中律动,令人宛如置身仙境。

4.jpg

  “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光绪十七年(1891)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龙潭映月”被评为吉林旧八景之一。有趣的是,在龙潭山上,与“水牢”相对应,还有一个“旱牢”,在山城西南较高处。是用花岗岩块石垒砌的圆形深坑,周壁直立如削,底部西高东低呈斜坡状,直径10.6米,深3米。令人惊奇的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旱牢从不积水,还时常有微风从下往上吹拂。有人推断是储存物资的地窖,也有人猜测是囚牢。

  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皇帝东巡来到吉林,并于第三天奉皇太后,率皇子及扈从大臣、贝勒、蒙古王公等,乘龙舟东渡松花江,游览了当时称尼什哈山的龙潭山,留下一些胜迹和传说。乾隆一行登山所行山路,后来被人们称为“御道”。传说乾隆一行曾经在山下一棵古榆树下休息,因古榆枝繁叶茂如黄罗华盖,为乾隆遮蔽八月初的骄阳烈日。小憩过后,乾隆只觉得神清气爽,非常高兴。回头看了一眼古榆说:“真像护驾的大将军啊!” 以后,人们就把这棵树称为“大将军树”,因为这是乾隆皇帝金口玉牙敕封的。乾隆一众人来到龙潭边上,郑重其事地祭拜龙潭,祈福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在龙潭东南侧,有乾隆御笔亲书的“滚滚遥远出不咸,大东王气起龙潜”。乾隆皇帝一行来到龙潭山之时,恰好山中龙凤寺刚刚落成。乾隆皇帝为龙凤寺题写了“福佑大东”匾额,并拜谒了观世音菩萨。

  乾隆皇帝这次龙潭山之行,还敕封了一棵“神树”。《吉林通志》记载:“又东南林内有桦木一株,高九丈余,围二尺,上下标直,枝叶翦齐。乾隆十九年,高宗纯皇帝东巡,封为神树。春秋二仲月,与龙潭同时祭之。吉林将军凡祈雨晴皆于是。”至于为什么封这棵神树,通志的记载没有解释。民间传说,努尔哈赤攻打乌拉部的时候,有一次亲自对乌拉部进行侦察被发现,躲在这棵大树后面,才得逃脱。因此乾隆皇帝感恩这棵树,对其进行敕封。从历史事实看,此说不大靠谱。倒是乾隆皇帝作了一首题为《尼什哈山》的诗,其中一句的注释给我们揭示了答案。其诗:“吉林城东十二里,尼什哈山巍岌屹。渡江揽景一登峰,红绿清秋错如绮。精蓝大士乃白衣,何代补陀飞至此。天池澄湛万山巅,翠樾倒影波中美。旱不知竭涝不盈,亦不飞流落涧底。地灵雩禜固其宜(吉林将军凡祈雨晴皆于是),兆叶维鱼谁所始(尼什哈者,即汉语谓鱼也)。”文中括号内的注释是乾隆皇帝自己所作的。从“吉林将军凡祈雨晴皆于是”这句注释来看,是因为当地官员认为此树灵验,乾隆皇帝才顺应民意,封为神树。

5.jpg

龙潭山乾隆题诗《尼什哈山》

  龙潭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就很有吸引力,而设于龙潭山下的尼什哈驿站接待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可想象这里的人气会有多高。尤其是当年的驿站都设有题诗板,不仅方便文人墨客挥洒才情,也刺激更多有文采的旅人留下墨宝。所谓“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情”,尼什哈驿站的题诗板,记录了多少悲欢心绪、万里情怀。

  顺治十年(1653),有“江左凤凰”美誉的江南才子吴兆骞,因南闱科场案遣戍宁古塔。路过吉林城,夜宿龙潭山下的尼什哈驿站。清晨清冷的寒星还挂在天边,催促早行的号角声已呜咽响起,走出驿站,远望重峦朦胧迷茫,苍山如黛尽锁雾中。看这里的山根地脉不比寻常,又听得士人零零散散说古,有感而发,赋诗一首,题为《早发尼什哈》:

绕帐笳声促夜装,明星欲落雾苍苍。

征途咫尺迷孤嶂,残梦依稀认故乡。

雪尽龙山三伏雨,风严雁碛五更霜。

据鞍却望黄沙外,此地由来百战场。

  时间过去了30多年,有一位名叫杨宾的孝子也夜宿于尼什哈站。其父杨越因在浙东“通海案”中掩护钱缵曾幼子事泄,与其夫人范氏被流放宁古塔。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康熙皇帝南巡苏州,杨宾率弟杨宝二人随御舟行数百里,泣请代父戍边,被卫士鞭打得遍体鱗伤,几乎死去,康熙没有答允。代父戍边不成,同年初冬,杨宾自京师出发取道柳条边赴宁古塔省亲,过吉林城时留诗《宿尼什哈站》:

水经玄菟黑,山过混同青。

漫道无城郭,相看有驿亭。

糠镫劳梦寐,麦饭慰飘零。

明发骑鞍马,萧萧逐使星。

  近代“吉林三杰”之一的宋小濂,曾游览龙潭山被其赛过江南的景色所折服,留下了一首赞诗:

四山飞雨下龙潭,蓑笠清游兴倍酣。

三十年来无此乐,故应拍手笑江南。

  林伯渠早年也曾经来到龙潭山,感慨千古兴亡事,赋诗一首说龙潭:

龙潭铁锁久消沉,山鬼无情扰夕荫。

眼见群芳消歇尽,何人重有惜花心。

揽胜绝顶南天门,脚踏行云万马奔。

无限兴亡无限感,兀揩倦眼对乾坤。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对龙潭山发多少思古幽情、当下感慨,大概没有人能够统计清楚,也不可能全都流传下来。不过,没有关系,日子还很长,肯花笔墨摹写龙潭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6.jpg

  龙潭山的确是一座小山,可是这座小山有着不凡的历史。就在这山上山下,时光划过的时候,刻下了那么多深深浅浅的历史痕迹;就在这山脚下,松花江水流过的时候,带来了那么多唠唠叨叨的岁月掌故。(作者:李剑尧)

  相关链接:

  龙潭山|夫余王都,东北地方政权历史从这里出发

  龙潭山|卫城驿站,在历史烽火云烟之中见证人世间盛衰枯荣

  来源:方志吉林

  图片:图虫创意

  本文选自长春出版社《边外溯旅》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