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边外”和“黄金王国”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60179
“韩边外”和“黄金王国”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6017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韩边外”和“黄金王国”

2024-06-26 09:50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韩边外”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称谓,既指以韩宪宗、韩登举、韩绣堂三代人为代表的经营了夹皮沟金矿80余年的韩氏家族,又指以桦甸为中心,以夹皮沟金矿为核心的“柳条边”外、长白山北麓的广大地区。“韩边外”性质复杂,亦正亦匪,东北近代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它旁牵侧引,相关相联。值得一提的是,“韩边外”在东北边疆开发以及在抗击日本、沙俄的入侵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林桦甸常山黑土地_副本.jpg

吉林桦甸 来源/视觉中国

  “韩边外”的开创者是韩宪宗,字国瑞,号瑞臣,原籍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清朝末年,韩宪宗在桦甸县老金厂、夹皮沟一带以挖参,采金谋生。后来他与李茂林等人赶走土匪,他被选为统领,真正确立韩宪宗在金工中的领导权。韩宪宗掌握的私人武装达3000人,清廷对采金者进行招抚,使韩宪宗的势力得以壮大。清廷曾赏给他木其河、桦树林子一带的闲荒给金工开垦。韩宪宗借“居功得地”之机,不断扩张势力,建立统一管理的“会房”。由于治理有方,境内民众安居乐业,诸业兴旺。

 

韩宪宗.png

韩宪宗

  到了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为了抵制沙俄在东北地区的蚕食,决心整顿东北边务。1880年,清王朝派遣吴大澄以钦命边务大臣的身份帮办边务,11月23日,吴大澄亲自前往“韩边外”中心地带对韩宪宗进行招抚。当年年底,清廷把辉发河以南苏密甸子一带闲荒赏给韩宪宗,并委以“南山练总”之职,韩家势力扩大到磐石、敦化、蒙江(今靖宇)、抚松、安图等县境内。在他的治理下,以夹皮沟为中心的一带金矿,被称为“黄金王国”,驰名全国。在韩宪宗“练总”身份的掩护下,以夹皮沟金矿为核心的“韩边外”地区有了存在的合法性,夹皮沟金矿的经营也从早期由流民开采而慢慢走向了制度化。

  和流民开采时代相比较,夹皮沟金矿在韩宪宗时代,无论从组织管理上、生产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同治年间,夹皮沟金矿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每日可得黄金五百余两,矿工至四万余人”。以此估算,当时夹皮沟金矿的年产量至少在十万两以上。

  韩宪宗被清廷招抚为“南山练总”之后,“韩边外”便正式肩负起了开发边疆、保卫国土的重任。韩宪宗死后,其长孙韩登举继承“韩边外”统治权和夹皮沟矿权。

  1894年10月清廷谕令军机处电寄吉林将军长顺:檄调韩宪宗赴奉抗日,韩登举自带粮饷,自筹军械,在军师孙凤五、管带宋平西、粮饷委员姜继昌的跟随下,亲率精心挑选的五百精兵,“代祖出征”。

640.jpg

  韩登举率领民团到达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民团和辖区壮丁组成的敌忾军驰聘辽南抗日战场。在初战甘泉堡、海城外围战、五次收复海城会战、回援辽阳防守等数百次战斗中,充分展现了韩登举的指挥才能及“韩边外”地区人民的勇敢精神,激发了辽南人民揭竿而起,“无民不团”。对此,山东文登、辽宁复州、海城、辽阳和吉林桦甸县志都有记载,称赞“韩边外之名为敌所畏”,青史留名。1895年清廷授韩登举“尽先守备”军衔,荐保都司加花翎,赏四品顶戴,是承接其祖父的五品功牌而授的四品功牌。

  夹皮沟民众为甲午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光绪年间南山地区(今吉林桦甸市)的总人口不过一万户左右,而投入甲午战争的人就多达七千多人,1897年韩登举回乡重整家业时,当年一起出征的将士“生还者仅有十六人”。

  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沙俄趁机于中东铁路沿线全面进犯。吉林将军长顺,檄调韩登举出山,任命其为吉林“靖边强军”五营统领,率军驻守舒兰法特哈门(今舒兰),阻止俄军从哈尔滨南下,拱卫吉林省城。9月22日,长顺突然打开城门向俄军投降,命令韩登举撤出防区,返回夹皮沟待命。韩登举含恨撤离,当队伍撤到吉林近郊欢喜岭时,韩登举忍无可忍率领乡勇开枪狙击。长顺急忙传令马上停火,韩登举无奈,依令向南撤去。

夹皮沟矿区.png

夹皮沟矿区 陈炳桥/摄

  在返回家园的途中,韩登举判断出俄人进占吉林并不是其最终目的,他们势必要进犯垂涎已久的夹皮沟矿区。因此,在法特哈门撤防、欢喜岭撤退后,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据守韩家领地,守住家门,为此,他特意从吉林机器局购买购置了毛瑟步枪和7000斤弹药。10月12日,俄军逼近蚂蚁岭地区(今永吉人民政府驻地东南36公里处,永吉县与桦甸的界岭),韩登举率领乡勇用自制的火枪土炮,打退了沙俄军队的数次冲锋,给予侵略军沉重打击。夹皮沟民众的抗俄义举振奋了东北的民心、军心,得到了部分清兵和爱国民众的支持,他们聚集南山,与夹皮沟民众共同作战。

  韩登举在相持几天后支持不住,连失桦树林子、地窨子、宽街(今桦甸市区)。沙俄侵占夹皮沟金矿之后,夹皮沟民众在韩登举的率领下继续抗击俄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韩登举将民团化整为零,以游击战的形式抗击入侵的俄军。夹皮沟民众的抗俄义举,在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韩登举更是因为守土保家的壮举而名声大振。夹皮沟金矿在韩登举的努力下恢复了正常的生产运营,“韩边外”的势力和影响也在韩登举时代达到鼎盛。

  对于吉林地区久负盛名的夹皮沟金矿,日本觊觎已久。1897年,日本曾秘密调查过夹皮沟金矿等吉林矿藏,1904年日俄战争之际,日本组建了以军人花田少佐为首的“满洲义军”向当时尚被沙俄控制的夹皮沟金矿进发。韩登举利用日本人击败俄国,趁机收回了夹皮沟金矿。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试图接近韩登举以博取好感并染指夹皮沟金矿,由于韩登举的抵制,日本对夹皮沟金矿的屡次渗透均以失败告终。1907年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朱家宝联名上奏清廷陈述韩登举保境安民、维护矿权的义举,并为其请功。不久,清廷下诏:“韩登举剿匪奋勇,尚明大义,著以参将尽先补用。”

  20世纪初,日本策划“间岛问题”,并试图利用这一阴谋攫取夹皮沟金矿。1906年5月5日,日本《商业界》杂志发表文章,称“韩边外”为“鸭绿江源之独立国”。当年9月4日,日本《读卖新闻》载文说韩氏“独立国”位于“间岛”。韩登举对于日本的鼓惑和煽动,愤然上书吉林将军予以辩驳,“知日人所称‘间岛’者,系在吉林之东延吉厅一带,但夹皮沟系在吉林之南,相距延吉六百余里之远。”

  中日“间岛交涉”开始于1907年,结束于1909年,前后历时两年。这期间,韩登举为间岛谈判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宋教仁撰写《间岛问题》提供情报上的支持,揭露日本阴谋,率兵三千到局子街(延吉厅驻地),为吴禄贞谈判做坚实的后盾。1909年9月4日,中日双方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规定“以图们江为中、韩两国国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起自以石乙水为界。”自此,日方一手制造的“间岛问题”以破产收场,日本侵占延吉地区和夹皮沟地区的阴谋被挫败,夹皮沟金矿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韩家手中。

  1916年,日本商人谷村正友以“二十一条”中的相关条款为依据,逼迫韩家签下租矿协议,妄图以低价强行租用夹皮沟金矿。韩登举极力抗争,将情况上报吉林省政府,表达深深忧虑,“若将该厂租与日人开采,诚恐违犯公法,若不租与日人,又恐借此酿成国家交涉。”最终,吉林省政府以与现行《矿业条例》不相符合为由,予以拒绝,在政府与韩家的共同抵制下,日本计划落空。

石碑_副本.jpg

韩宪宗于1869年建“善林寺”时立的“万古流芳”石碑

  1917年11月,日商林正次通过欺诈手段获得夹皮沟金矿开采执照。由于韩登举掌握武装力量,日本商人始终无法正式开采。林正次最终以“该矿交通梗阻,经营维艰”为由,放弃矿权。尽管如此,韩家却一直没能获得采矿执照。

  1919年,韩登举去世,其长子韩绣堂继承家业。日本在“满铁”的策划下,继续染指夹皮沟金矿。从1923年开始,韩家为获得夹皮沟金矿的开采权并维持金矿的运转向“满铁”贷款三次,“总金额为352万元。”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沦为日本殖民地,不再有任何顾忌的日本着手攫取东北地区矿权。1933年,“满铁”指示其子会社“大同殖产”向韩家逼债,勒令韩家半年之内还清所有欠款,否则以资产抵还。12月23日,无力偿债的韩家第四代当家人韩绣堂被迫与“大同殖产”代表立花良介签订了矿权转让契约,“韩边外”领地内所有的森林、土地、矿山全部被霸占,日本象征性地交付给韩家75万元现金和50万元股票。1934年10月,韩家与“大同会社”接交完毕,韩家最后破产,族员们各奔他乡。

  “韩边外”作为由流民组成的武装团体,是在闯关东的人口迁移中由“金帮”演变而来,控制并经营夹皮沟金矿80余年,不仅开采金矿,而且开设商号、创办实业、发展多种经营、开展慈善、减轻徭赋,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开发,为东北边疆的巩固与国家主权的维护贡献了力量,在东北近代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谭忠艳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