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的诞生地在这……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64333
长春的诞生地在这……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643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长春的诞生地在这……

2024-07-09 09:50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今天的长春,很少有人知道,200多年前长春设治时,衙门便建在伊通河东岸一块平坦的开阔地上。那里原来荒无人烟,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建起了简陋的房子,围起一座院墙,便设立了“长春厅”。这座小小的“土城”,因为是在空地上刚刚新建立起来的,便被命名为“新立城”,这就是新立城名字的由来,一直沿用到今天。

长春新立城_副本.jpg 

长春新立城 来源/视觉中国

  新立城是长春的诞生地,所以有人说“长春的源头在新立城”,也有人说“先有长春厅,后有长春市”。

  清朝初年,今长春地域是蒙古王公的领地。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清政府在今吉林省境内又修筑了一条柳条边,史称“新边”,又称“吉林柳条边”。“新边”从今新立城水库库区通过,每逢枯水时节,水库中就会隐隐露出一个小岛,那里便是当年伊通边门的位置。

  如果说先修建的盛京柳条边是盛京将军与宁古塔将军八旗驻防区域的分界标志,边外是宁古塔将军的镇守区域,那么“新边”则是清朝统治者为满族和蒙古族居住区域划定的分界标志。今天的长春、农安、德惠、九台(部分)等地域均在“新边”外,属当年的郭尔罗斯前旗领地,为蒙古族居住区域。虽然清政府修柳条边对东北实行局部封禁,但到乾隆年间,关内破产农民还是大量涌进东北,在边里、边外披荆斩棘,开荒种田。

  1799年(清嘉庆四年),吉林将军秀林奉旨会同哲里木盟盟长查勘蒙地。当时,沿伊通河、沐石河、新开河一带,已有定居农民2330户,蒙荒已开垦熟地265648亩。清政府得到详报后,于1800年(清嘉庆五年)在聚居地段设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于吉林将军。

  国内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达成共识:长春城市纪元为公元1800年,即:清政府在今长春市净月旅游开发区新立城镇设置长春厅之年。这一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对长春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为长春成为吉林省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长春厅遗址_副本.jpg

  早在长春厅设置前,长春一带南北各有一个大村落,南为长春堡(今属朝阳区永春镇),北为宽城子(今南关区南部)。其中“长春堡”这个地名,在当时的一些官方文书中经常提及,民间流传也较为广泛、知名度较高,遂被沿用下来。然而,长春厅正式建置衙门时并未选在长春堡,而是建在伊通河东岸与长春堡隔河相望的新立城。

  长春堡是清乾隆年间流民建起的屯落,在当时是一个较大的自然屯。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向清廷奏报被开垦的区域时,用“长春堡地方”5个字做开垦地段的代用词,清政府的文件中也使用这一代用词泛指开垦地段,例如委任长春厅首任巡检的文书,就直书“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这说明长春之名直接源于长春堡地名。

伊通河农田_副本.jpg 

吉林伊通河流域的农田 来源/图虫创意

  又因这一带地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畔,土地肥沃,水草丰盛,适于垦殖和放牧,山东、山西、直隶等地流民大量涌入此地,人口更为集中。他们以垦荒或放牧为生,逐渐形成了屯落。柳条边西(即“边外”)为郭尔罗斯前旗王公领地;柳条边东(即“边里”)是清朝“封禁区”,满族居住区域。这样,来伊通河沿岸的汉族人便被围圈在外边,与“边里”隔绝。为了生存,“边里”、“边外”的汉族人、蒙古族人、满族人都需要互通有无,相互交易。

  同时,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和清地方官府也需要通过发展农牧业来增加地租和捐税,遂于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在边西流民部落附近设伊通边门,每年春天开放一次,“边外”的蒙古人赶着成群的牲口,满族人带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同汉族人交换粮食等产品。渐渐地,这个无名屯落伴随着春天交易时间的延长,便被人们称为“长春”了。

  随着交易的日趋活跃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酒馆、店铺和作坊等也在这里出现了。为防范盗贼,聚落周围还筑起了土墙。雍正年间官府取其俗称“长春”二字,并根据此地有了围墙,已形成了堡的规模,遂称此地为“长春堡”。这便是长春堡的由来。这个解释是否符合真实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关于长春厅名源于长春堡之说法,在《长春县志》中还有一段记载:“当日长吏奏疏均称为长春堡者以筑城地方原无村落,且其地属长春堡界,故举以名之耳。后人以与长春堡区别故又有新立城之名。”可见因设在长春堡境,所以才叫“长春厅”。也有专家考证,长春厅名是移用了辽代长春州名。

  新立城长春厅衙署旧址位于今长春市净月旅游开发区新立城镇小街的南侧。在新立城水库大坝下,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上,便是当年长春厅衙署旧址的位置。地方虽小,可几十年来数易隶属关系。1962年为长春市郊区新立城人民公社卫星村新立城屯。1995年为长春市南关区新立城镇小街村。2004年划归净月旅游开发区。

  关于长春厅衙署的地理位置,在《长春县志》中载:“长春厅之设非在长春堡,乃在堡东隔伊通河十里地方筑土城设治,因谓之为新立城。”

新立城水库_副本.jpg 

新立城水库 来源/视觉中国

  在距长春堡直线距离五六公里的地方,修建长春厅衙署和巡检衙门,周围又筑起土围墙,便把这里命名为新立城。在新立城如今尚能见到长春厅衙署遗址,小街南边有一片略呈方形的房基地,高出周围的稻田地0.3米左右,面积约1万平方米,当地农民称为“衙门地”。

  1994年长春市文物考古部门对这里进行了挖掘,曾出土一排整整齐齐的青砖,发现一座坐东朝西的完整的房屋基础。这是一座面阔近13米,进深近7米,一座三间的东厢房。房子由中间开门,门坎里外用青砖铺垫。居中的一室两侧有炉灶,后侧有烟囱,用半壁单砖隔成的南、北二室都发现了炕的痕迹。根据这座房址在长春厅遗址中的位置,它应是理事通判衙门的东科房。

  在理事通判衙门200多米外,还有一座非常完整的建筑物,长方形,面积近60平方米。外墙都是双层的顺砌半壁砖墙,墙心用黄土充填,四角都有立柱,一道单壁砖墙将房址分隔成内外两室,外室门朝南开,有砖砌的炉灶,内室有火坑,地表还有砖铺地面的残存,这是伊通边门守门兵丁住房的遗址。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长春厅的本来面貌显出了大致的轮廓。每座建筑必有火炕,不敷瓦的平顶房,柳条边上的兵丁房……这一切都为我们勾画出了200年前长春地方的历史风貌。由于长春厅在新立城时间较短,其性质又为“借地设治”,所以筑城及衙署规模均不很大,至今在文献中还未找到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关于新立城小街的记载,史料中同样也是少而又少。仅在《长春县志》中有寥寥几笔。

  1825年(清道光五年),长春厅衙门向北移20公里,迁至宽城子。据《长春县志》载,自长春厅衙门迁至宽城子后,新立城“从此遂降为市镇矣”,清光绪年间为“最繁盛时代,后渐次仅存小本营当数家。”文献中记载的杂货铺之类的房舍现多数还在,均集中在今小街西南面街道两旁,排列长百余米,共40余间。这些房舍中建筑年代最早者为清朝,以后又陆续有所增建。这些房舍均为弧形平顶,青砖构筑,比较矮小。如今有的经过修缮,改用红砖挂面,但其主体结构并未改动。

  1994年长春市政府在小街南,重建了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长春厅衙门仿古建筑群,供人们参观、访古。

       来源:方志吉林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