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乐东疆 近代东北开发的先驱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75602
清乐东疆 近代东北开发的先驱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7560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清乐东疆 近代东北开发的先驱

2024-08-19 16:10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吴大澂_副本.jpg

  吴大澂(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民族英雄,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著名边塞诗人,近代东北开发的先驱。

       我初度地凉水泉,六十里中无人烟。

  膏腴一片空弃捐,临江四顾心茫然。

  命工起构屋数椽,曰劝农所三字悬。

  屋成之岁辛巳年,作者七人始来田。

  朝出耦耕荷锄便,夜归一饭解衣眠。

  从此垦辟相蝉联,满沟满车歌十千。

  这首吴大澂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所作的七言古风,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他在边境移民垦荒的过程,也是近代有关东北地理状况和土地开发的重要史料。

  光绪六年(1880年)十一月二十八,吴大澂路过汪清县东关镇五人班,当时只有关清德等五户人家在此以捕猎、采集为生,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吴大澂派人帮他们构屋居住,并为其题写了“清乐乡”三字匾额。

  光绪十二年(1886年),吴大澂奉使赴珲春勘界再次路过此地,到六年前结识的关清德家小憩,关清德感念这位三品大员的昔日恩德,特地到嘎牙河里钓了两条细鳞鱼,做给吴大澂吃,吴作七言绝句以记之。

  《赠清乐乡关清德》

  羡君身似地行仙,五老来游此数椽。

  钓取双鱼来饷客,寿如孤鹤不知年。

吴大澂手迹_副本.jpg

吴大澂手迹

  这个发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月二十九午间,一座简陋的山间木屋里,一位朝廷三品大员和一位垦荒农民之间的故事,堪称那段波澜壮阔的东北开发史一个真实的缩影。

  清代吉林东部,包括珲春、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等地区,是清朝祖先的发祥地。清朝入关后,视这一带为“龙兴之地”而长期禁垦、限居,以致沃野荒无人烟,且有疆无界、有边无防,为沙俄入侵洞开方便之门。

  光绪六年(1880年),吴大澂以三品卿衔奉旨督办吉林边务和宁古塔垦务,来到吉林后,遂积极规划东部边疆建设。他主张抛弃陈规旧制,设局招垦,大力推行实边政策,开发东部边疆。第一件事便是上书光绪帝,请求大开边禁,招民实边,从关内移民到珲春等地开荒耕种。

  吴大澂向朝廷提出开放东北全境、准许移民开垦,可谓是有清以来200多年间第一人,这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对关外的“封禁”,是康熙帝钦定,历代遵行,不可更改,谁有疑议便可能会招致不可饶恕之罪。但吴大澂看得清楚,东北之所以不断被列强蚕食,就是因为人烟稀少。只有人口增加了,资源开发利用了,东北才可能稳固。倘若东北出了问题,全民族都没了退路,哪还有家国江山!

吉林珲春_副本.jpg

吉林珲春 来源/图虫创意

  从光绪六年(1880年)春到九年(1883年)秋,吴大澂在南起珲春,北抵三姓,旁达密山的蛮荒之地,开启了清末北大荒土地大开发的序幕。

  经过一番精心筹划和实地踏查,吴大澂委任李金镛主办招垦事宜,首先设立“珲春招垦总局”,下设五道沟和南冈分局,黑顶子收回后,又设立了黑顶子招垦分局。招垦对象极为广泛,当地“偷垦”的边民、乌苏里江以东内迁的华民、不堪忍受沙俄压迫的朝鲜流民、山东和辽南一带无地的贫民等等,均可到此领地垦荒。

  吴大澂把垦荒民众视为边疆安全的重要力量,认为“民心可恃”,主张利用“洋人畏民不畏官”的心理,“当以民力济之”。为了接纳从俄境回来的华人和朝鲜越境的灾民,吴大澂允其在延边、敦化、穆棱河等地垦殖,派员到朝鲜购进黄牛1000头,分给垦民“二人共一牛”;垦民遇有青黄不接或灾荒年,可到义仓(粮仓)赊欠种子粮食,若还不上可予免去;对初垦之田三至五年减免税收;鼓励垦民盖房,每户可盖二至三间,每间补助8两银,还曾亲至东宁提名“三岔口”,为垦民丈量街基。

  穆棱河,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左岸最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流经边境的穆棱市、鸡西市和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流域面积18427平方公里。穆棱河流域内古时即为尚武之地,部落征战频繁,蒙古灭金,清朝封禁,原有的农田再度成为蛮荒之地,经吴大澂奏准宁古塔全面开禁,穆棱河才得以有序开发。

  史载:吴大澂于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初二,由宁古塔到达穆棱河的钓鱼台,择地屯兵招垦,稍事休憩后赴三岔口巡边,从宁古塔至穆棱河只有少数人家,从穆棱河至三岔口350里荒无人烟,只好“骑马裹粮前往,夜宿荒郊”,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二十一,由三岔口经穆棱河,于四月二十七回到宁古塔,不足600里驿道走了七天,日均七八十里,其艰辛可想而知。

  吴大澂经过实地勘察,以宁古塔为中心,开辟了向西、向北、向东三条大道,即宁古塔至吉林省城、至三姓、至三岔口三线,总长1600里。在西线上建大小木桥100余座,在大小绥芬河、穆棱河“安设渡口,添造大船”,在穆棱河支流上“修建桥梁,以便行旅”;在宁古塔、珲春新增设多个驿站,并派靖边军把守。东部边境由此道路顺畅,驿传无阻,不仅促进了移民垦荒的深入,而且具有特殊的战备作用。

  为加速土地开垦,吴大澂在边关要隘和垦区派靖兵守护边关,保卫垦民,鼓励垦民农时种地,农闲讲武操练,无事则各安其业,有事则守护相助,做到寓兵于农,以防敌侵。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初六,吴大澂再次亲赴三岔口,相度地势,修筑房屋,建立了三岔口招垦总局,下设穆棱招垦分局,在兴源等地“试办屯田”,10人为1棚,3棚为1屯,垦民也称垦兵。

上城子_副本.jpg

  今穆棱市兴源镇,原名“上城子”,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光绪八年(1882年),吴大澂从山东招远和辽宁金县招来垦民18户,立屯垦荒。据史料记载,“光绪初年试办屯田,宁古塔至三岔口驿道开通后,垦民渐集,兴建屯落。”穆棱文化即从此地发源、兴旺,故名兴源。

吴愙斋中丞筹边遗迹碑_副本.jpg

  粮台山上矗立的“吴愙斋中丞筹边遗迹碑”,是由施正宁先生发现并倡议修复、当地政府组织重立的。

  黑龙江省穆棱河文化研究专家、民间文化学者施正宁此时已年逾八旬。施正宁先生曾三次探源穆棱河,考察沿河风土人情,对吴大澂筹边屯垦、开发穆棱河的事迹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走访,并记录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民国二十年(1931年),吴大澂踏足黑龙江五十年之后,无锡名士许同莘登粮台山寻访吴大澂筹边遗迹,遇到当年吴公招来的山东垦民许刚士老人,自言年过七十,吴公登山设局,屯兵,建义仓,赋诗命酒,文采风流,照耀山川,垦民感恩,呼吴大澂为“天人也”。当地民众为纪念吴大澂在东北招募民众、屯垦戍边、设立驿站的功勋,遂立此碑。

  吴大澂记述东北人文地域风貌与屯垦戍边情景的诗作:

      忆昔临江筑小楼,与君樽酒话中秋。自从一去三华别,那想重来两日留。旧事思量纪龙节,新图商榷定鸿沟。国恩未报归程远,敢把闲情寄白鸥。

  又咏乌拉草一律:

  莫道行踪类转蓬,知寒知暖是乡风。踏冰天气家家便,献曝人情处处同。参可延龄犹有病,葵能卫足总无功。何如束草随身具,春在先生杖履中。

  ……

  经过数年“移民实边”后,成效显著。吉黑边境一带垦地面积大大增加,珲春招垦局垦地5620垧,五道沟招垦局垦地2070垧,南冈招垦局垦地18936垧,三垦局共建17个社。在宁古塔境内,三岔口垦局成立后共垦地12400余垧,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穆棱河一带已开垦土地600多垧,并先后建立10余个村屯。

  大量边荒变成了良田,粮食的产量也大幅提高。移民大量迁入,生产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稳定,使边疆人口迅速增长。珲春、宁古塔、穆棱一带人烟稀少、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的状况明显改善,出现了“朝出耦耕荷锄便”“鸡犬农家相毗连”的新气象,为增强东部边防提供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随着土地的开发和人口的增多,商业活动频繁,涌现出许多新的城镇。例如三岔口,由于在此设立了招垦总局,至1886年已初具城镇规模,到清朝末年发展为商业交通之通衢,后升格为厅,改名东宁,中东铁路正是由此东出国境。

  又如珲春招垦总局下设的南冈分局,在清初为南荒围场,吴大澂之所以选择该地广为招垦,正是因为此处西倚长白,南面图们,实为吉林东南部一大平原,“表里河山,形险自固……为国防要点”。吴大澂在此招垦的多为越境朝鲜流民。光绪末年,该地设延吉厅。

  其余如珲春、汪清、和龙、敦化、穆棱、密山以及绥芬河等,均是因招垦设局而由人烟稀落的边区逐渐发展为边防重镇的。

  19世纪末,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苏北等地的贫苦农民纷纷“闯关东、求活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人口增长到3000多万,千万顷黑土地得到开垦,东北成为中国第一大粮仓。同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手工业、轻工业都得到长足发展,东北地区得到了有史以来的大开发。(作者:孟汐 )

  来源:吉林之声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郭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