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中东铁路 | 松花江上,那些桥的传奇故事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85420
寻迹中东铁路 | 松花江上,那些桥的传奇故事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8542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寻迹中东铁路 | 松花江上,那些桥的传奇故事

2024-09-23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驶出昔日的“窑门站”

沿着中东铁路的方向继续北上

老少沟站与陶赖昭站之间

德惠与扶余交界之处

一片茫茫的江水横亘面前

这,就是松花江

在这片宽阔的江面上

两座蔚为壮观的铁路桥

相隔数里、远远相望

一卷悠长的历史

也由此展开

《航拍中国》中出镜的两座桥梁_副本.jpg

《航拍中国》中出镜的两座桥梁

  两座桥的诞生

  横水面的第一座桥,是上面的图片中位于下方的那座桥。它修建于中东铁路时期,于1901年4月22日开工,在1902年3月28日建成,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老桥今貌_副本.jpg

老桥今貌

  这座桥的长度达到了787.4米,在当时仅次于哈尔滨的松花江大桥、沈阳的浑河大桥,曾是中东铁路沿线的第三长桥。它和哈尔滨今天的“网红桥”——松花江铁路大桥,堪称是一对“姊妹桥”。很多施工人员在工程完工后,就直接从哈尔滨赶到陶赖昭,参与了这座桥的修建。

  作为当时的一项重大工程,这座桥在建造过程中,留下了相当多的文字记载和图片资料。桥梁的建筑材料来自四面八方,为了修筑这座桥,工人在松花江上游的红石岭砍伐木材,把木材绑成木排,在哈达湾石料场开采石条石块并把石材固定在木排上。沿着松花江水路,把木料和石料运到建桥地。桥梁的承重部分——桥墩,用石膏白灰浆砌石,密贴严缝;用花岗岩石镶面,敦厚坚固;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外部美观大方。

建造工地.jpg

1901年,桥梁建造工地

  而桥梁的桁架则经历了一段异常波折的旅程,它们由华沙机械厂制造,由铁路运往敖德萨港口、装船启运,穿过黑海、地中海、红海,随后横穿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随后一路北上,从温暖的南海驶往寒冷的北方,直至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经乌苏里铁路运抵伊曼港,再装船顺乌苏里江而下,溯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在现场拼装架设。这样的行程,长达两万多公里,足足可以绕地球半圈。

初建成的大桥.jpg

1902年,建成之初的大桥全貌

  不过,这些远道而来的钢制桁架却有着许多的缺点。由于当时建筑技术、工艺水平的限制,这些钢制桁架的强度并不理想。运行十年之后,就出现了裂纹、变形现象。为了桥梁的安全,过往列车的载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这段铁路的设计也出现了一定问题。由于地形勘测、设计欠妥,导致线路坡度较大,重型列车难以通过。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东北大地,为了增加铁路运力、掠夺东北丰饶的资源,伪满政府决定,在旧线路的旁边,增设一条新线路。

增设一条新线路_副本.jpg

  随着新线路的建设,20世纪40年代,一座新桥在老桥西侧建成。新桥桥长987米,横跨松花江面近500米,桥顶最高处距离水面32米。差不多有10层楼高,当地百姓为了区分这两座桥,把位于东边的旧桥称作“甲线大桥”,或者“东江桥”“东桥”,把位于西边的新桥称作“乙线大乔”,或者“西江桥”“西桥”。

  两座桥的重生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不到一年,国民党就挑起了全面内战。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并在占领四平后,沿着铁路北犯。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东北民主联军发挥“变阵地战为运动战”的战术,主动放弃长春、吉林等大城市,撤至松花江以北设防。

  1946年5月25日,在东北民主联军最后一趟列车过江北上之后,护路军司令苏进指挥战士们,忍痛炸毁了两座铁路大桥,迟滞了敌军进犯的脚步。在炸毁大桥时,他们用红油漆在桥梁岗楼上写下一行标语:“为了胜利,别看我们今日炸,还有我们明日修!”

  1948年3月,我军便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年7月,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东北民主联军组建了“铁道纵队”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这支“铁道纵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铁道兵”的前身。

毛泽东主席为铁道兵题字.jpg

毛泽东主席为铁道兵题字

  “铁道纵队”成立之后,面对的第一项重大工程,就是修复松花江上的这两座大桥,为“秋季攻势”打通后勤通道。抢修行动的负责人之一、正是当时指挥炸毁桥梁的苏进。多年后,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历史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

  1948年8月1日,抢修工程正式开始。

  由于“东江桥”受损较为严重短时间内难以修复,他们决定先行修复“西江桥”。“铁道纵队”面对的是极其困难的工程,以及极其艰苦的环境。为了施工,他们在桥的两端搭起帐篷。缺少篷布,就割来树枝、蒿草来代替,白天烈日暴晒,晚上蚊虫叮咬,为了躲避国民党的飞机轰炸,抢修施工多在夜间进行。在夜晚的半空中,他们紧张作业。脚下,就是滔滔江水。当木桩不够时,战士们就会四处搜集炸断的电线杆、断钢轨,作为桥墩的基础;电焊条缺少时,战士们就到附近被炸毁的老桥,搜集废电线来应急。

  当然,要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不仅要靠毅力,也要靠科学。哈尔滨铁路车辆厂为部队紧急制造了一台80吨的架桥机,这台机械在架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8年 抢修陶赖昭大桥_副本.jpg

1948年 抢修陶赖昭大桥

  数千名战士、铁路工人和农民参与了这场争分夺秒的斗争。经过了84个昼夜的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1948年10月24日,陶赖昭松花江大桥胜利通车,并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庆典。

  庆典结束后,一列等候在大桥北侧的军列鸣响汽笛,在数千人的欢呼声中驶上大桥、奔向前线。时任中共东北局副书记的陈云同志在庆典上这样评价这座桥的通车:“松花江大桥的修复,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

  随着这座桥梁的修复,一列列满载部队、弹药、粮食的列车,驶向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为夺取辽沈战役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1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修复,饱经风霜的“东江桥”也重新投入使用,承担起连通两岸的功能。

1959年的“东江桥”_副本.jpg

1959年的“东江桥”

  两座桥的殊途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这两座大桥,成为连结松花江两岸的重要通道。不过最终,它们还是分别踏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1989年,配合“全国铁路大提速”,铁路部门在对“西江桥”进行维修加固的同时,还紧邻大桥一侧扩充了一条铁道线路。 如今,这座桥梁仍在使用。

至今仍在使用的“西江桥”_副本.jpg

至今仍在使用的“西江桥”

  因常年受江上水汽的侵蚀,桥梁的桁梁、梁体、墩台及步行板都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松花江上的一代代守桥人们,一直守护在这座桥旁保障着一路畅通。

  而几乎就在“西江桥”完成桥体加固、新桥建成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已经建成近百年的“东江桥”逐渐停止使用。

  2006年,基于安全考虑,铁路部门将铁轨、桥枕进行了拆除,并断开了桥梁与岸边的连结。这座历尽沧桑的老桥终于宣告“退休”。

  不过即便如此,它依旧在以自己的形式发光发热。你可能看过长影拍摄的经典电影《七七事变》,但是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部电影的取景地之一就是这座古老的铁路桥。

电影《七七事变》中,由“东江桥”扮演的“卢沟铁路桥”_副本.jpg

    电影《七七事变》中,由“东江桥”扮演的“卢沟铁路桥”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除了你我熟知的、那座立着众多石狮的卢沟桥,几百米外平汉铁路上的“卢沟铁路桥”同样是爆发激战的战场。

  由于卢沟铁路桥不具备拍摄战争场景的条件,因此剧组把松花江上的这座“东江桥”作为了拍摄地点。在那个特效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在摄影机前立起了一面两米多高的大玻璃,把卢沟桥画在上面用这种极具想象力的方式,在松花江边完成了许多场景的拍摄。

铁路大桥_副本.jpg

  2019年,这座阅尽沧桑、饱经风雨的铁路大桥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座古老的铁路桥已不再有列车的汽笛响起,也不再有浓密的硝烟飘散。作为中东铁路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着百年历史的见证,静静伫立在松花江中,脚下江水滔滔,远处稻香阵阵。(作者:郭帅)

  部分资料来源:

  武国庆  《中国铁路百年老桥》

  张辛泰  《中国铁路桥梁史》

  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中东铁路支线长春段调查报告》

  王新英  《吉林省中东铁路建筑研究》

  颜晓峰 《中东铁路吉林段历史建筑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

  李美烨 《吉林省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保护更新设计研究》

  初审:曹淑杰   复审:张彦梅 终审:陈尤欣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