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川国家风景区龙虎阁 来源/图虫创意
一
依克唐阿(1832~1899),字尧山,扎拉里氏,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今伊通县城东南马家屯。父早亡,幼年寄居伯父家,性刚毅,为人放牧,喜狩猎,善骑射。1852年,20岁编入满洲八旗“马甲”,后随副都统开隆阿征调入关,转战浙、皖、豫诸地,围剿太平军和捻军。1858年(咸丰八年)因功赏赐花翎顶戴,晋升骁骑校。1862年(同治元年)补三姓镶白旗佐领。时值吉林柳条边外农民起义军兴起,依克唐阿奉命率军镇压义军首领刘果发。1866年(同治五年)升协领,皇帝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意诚勇) ”。1869年(同治八年)10月被派往黑龙江,任墨尔根副都统。赴任后,努力整顿旗务、修缮兵甲,聘请博学者开发文化,兴办屯田戍边事宜,巩固边陲,成绩卓著。
记载依克唐阿55岁前经历的官员履历咨册
资料图片
1874年(同治十三年) 奉旨署黑龙江,掌管龙江防务,后调任瑷珲副都统。时值沙俄以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为口实,强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之后,又隔江窥视瑷珲城,不断骚扰沿江屯落。同时强制发行俄帖,强迫中国边民以银易帖,致使“俄帖充溢不下数百万”,并扬言五日内不兑换,逾期银票作废,严重干扰边界正常贸易和人民生活,北疆危在旦夕。依克唐阿“简从渡江”,亲自与沙俄据理交涉,“始获宽限,争回银票一百数十万两”,商贾边民无不称道。
二
1875年(光绪元年)春,俄军强行占领住有5000余旗户的中国领土苏中阿地区。依克唐阿亲自带兵拒敌,据理力争,保卫了祖国领土和主权。光绪初年,沙俄视珲春地方荒远,以为有机可乘,提出“将珲春作为公共之地”的无理要求,并派兵潜越边界,强占黑顶子地方,珲春境内东南沿海地区及岛屿,悉数为沙俄割占,珲春东南门户被堵死。但沙俄侵略扩张的企图并未至此遏止,且不断挑起事端,妄图吞掉珲春全境。珲春边疆危急。乌里雅苏台参赞上奏力陈:“依文武兼备,可胜任珲春镇守。”
1881年(光绪七年)4月钦定,裁协领,设副都统,依克唐阿首任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审时度势,思虑外防内治方略,组织马、步各营修筑珲春城垣,增设卡伦(哨所)加强防务;命各地营兵按段修筑通往省城、三岔口、宁古塔的道路;设招垦局招民垦荒。12月初,在珲春河选定东(今炮台村内)、西(今合作区内)两炮台基地,光绪十六年(1890年) 东西两炮台竣工。驻扎珲春防俄之军,已增至2600人,并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购进六尊大炮,每尊大炮重30吨,这种大炮被称为“大将军”。炮重1137千克,炮长2.48米,口径110毫米,筒形结构炮身,发射3千克的炮弹,威力无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军队大举入侵珲春时,西炮台大炮予以迎头痛击,毙伤俄军数百人。
“大将军”炮 资料图片
三
光绪八年(1882年)十一月,沙俄界务交涉官廓米萨尔,率俄军马队窜入黑顶子地方,将当地的中国防军守备官驱逐回城。依克唐阿就此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俄方将非法侵占的黑顶子地方立即归还中国。俄方理屈,讹称“请缓至明春,由两国派员会勘之后,再将黑顶子地方归还中国”。为给我方代表在谈判中提供论据,依克唐阿派出官员托伦托呼带领随从兵弁,长途跋涉,踏查了中俄珲春东界全线状况。
1884年(光绪十年),钦授依克唐阿协助吉林将军巩固东部边防。1885年(光绪十一年),依克唐阿随会办北洋事务大臣吴大澂视察东部中俄疆界重要地段,绘制界图,向清廷奏报:“黑顶子山濒江一带,久被俄人侵占……自珲春河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间竟无一碑。”
依克唐阿立的铜柱拓片 资料图片
1886年6月26日(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依克唐阿随吴大澂在岩杵河,同俄使滨海省长兼司令巴拉诺夫谈判边界事宜,用大量确凿事实,戳穿沙俄的谎言和伪证,终于争回“土字牌”界碑和被沙俄侵占的黑顶子地方:“土字牌”界碑址由俄方代表所指的沙草峰原址,南移到图们江口卧峰北端,新立了石质“土字牌”界碑,向南展界10余里;在长岭子中俄交界处(第8记号处,亦即俄国天文台处)立一铜柱,上刻:“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于珲春城至蒙古街往来大道上添立“啦字牌”界碑;于珲春城至阿吉密往来大道上添立萨字石界牌;在土、萨、啦字三界牌中间,添立了16个记号界石。从此,由“帕字牌”界碑至“土字牌”界碑之间数百里长的中俄珲春东界,立了界标。此外,重申中国的图们江航行权,“图们江海口,中国有船只出入,俄国并不阻拦。”这次勘定中俄珲春东界,是自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没有割地赔款的签约,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主权。
新铸立铜柱 来源/《简明吉林历史》
同俄人谈判归来,在珲春南门之内钦差行台,吴大澂赞依克唐阿智勇,边陲巩固,情为之所动,奋笔疾书“龙虎”二字于花岗岩上。“龙虎”寓意龙骧虎视或龙蟠虎踞,保卫边疆保卫国家。后人刻篆书“龙”“虎”字于碑上,即“龙虎石刻”,并为其修六角亭一座。
碑亭及龙虎石刻 来源/《简明吉林历史》
依克唐阿在内治外防的战略中,还注意培养外交人才。1887年(光绪十三年),他出于今后对俄交涉的需要,在珲春城兴办了吉林省第一所外语院校——中俄书院,在珲春、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等地方挑选优秀的八旗子弟,送珲春中俄书院读汉文和俄文。
1889年(光绪十五年),依克唐阿擢升黑龙江将军。珲春地方军民为纪念他在治理珲春9年中的重要功绩,于城西靠山屯和当时珲春与敦化交界处哈尔巴岭上,都为他立了德政碑。德政牌(现在敦化市大石头镇,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款书“钦命帮办吉林边务事宜珲春副都统升任黑龙江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依公德政牌”,碑冠上面刻着“惠我无疆”,正面碑文有百余字颂扬他的“丰功伟绩”,下款书“大清光绪十五年六月上旬、南岗社敬立”。
四
1894年8月(光绪二十年七月),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大举进犯。依克唐阿请缨效命,率龙江镇边军3000人马,奔赴辽东与提督宋庆所部构成鸭绿江防线。尽管“往来督队、亲冒子弹”,鸭绿江防线仍被敌人攻破。依退守宽甸,在赛马集击败日军先头部队,有效地阻止了日军打通摩天岭、从东路入侵奉天的妄想。后退往宽甸,驻塞马集一线,同扼守摩天岭的清军聂士成部互为犄角,迎击日军第五师团。他身先士卒,冒枪林弹雨先后于草河岭、崔家房、樊家台、雪里站等地,截击进犯日军,毙敌多人。在清“屡退不进”的情况下,仅“得依率军鏖战”,且以其骁勇善战而“为敌所畏”,在赛马集邢家沟击败日军先头部队,打破了日军企图打通摩天岭,从东路入侵奉天的战略计划。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依克唐阿会同长顺、宋庆、吴大澂等部5次反攻海城,但均以无功而告终。由于整个前线失利,依被革职留营。十月间,又以其“平日办事尚属奋往”,1895年5月,皇帝赏赐头品顶戴,补授镶黄汉军都统,8月,擢盛京将军,全权管理故宫、福陵和昭陵,为当时一项重任。
依克唐阿痛感国势日衰,上疏奏请练兵队、造铁路、制枪炮、开矿山、治团练等事宜。清廷谕令其“妥筹开办矿政”。此刻,辽东饥民遍地。他到任后,力陈奏准拨银20万两,赈济饥民,并提出“民为国本、救民为先、广治酷吏”的施政方针;极力主张“利国首在富强,而富强以采矿为急务”。一面办团练、筑炮台、制枪炮,一面奏请开发辽南矿山,修铁路,向法国人借款,订购锅炉和铸币机,率先倡导印制钞票,开银行,流通货币,兴办垦荒、晒盐诸业,对发展奉天实业颇有建树。
五
1898年,沙俄乘中日甲午战败之机,以共同防日为诱饵,强行租借旅顺口、大连湾。9月,俄舰德米特里顿斯基号驶进大连湾,强占庙岛。10月,依克唐阿致电总理衙门:“俄国不准中国官员在旅顺口外各岛屿口岸征收税款,实为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当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旅大租地续约》签订后,依克唐阿痛心疾首,他说:“旅大可租,内地岂不可入?国家疆土不能寸土与人。”愤愤上疏:“庙岛断难归入租地。”终于签订了《中俄勘分旅大租地专条》,使沙俄妄图强占庙岛的阴谋未能得逞。
次岁重阳,京师文武百官来盛京拜谒福陵和昭陵。依一身武官打扮,多年征战,寒痹不便下跪,被人密奏慈禧,人谓依将有杀头之罪。谁知出人意料,慈禧下一道圣旨:“国家用将军,意在其勇敢善战,非为下跪。着念将军重功,特赐皇垫,今后祭祀,可设垫跪拜。”依自幼家贫,未读诗文,可是能写一笔好字,尤以“龙”“虎”二字为佳,慈禧太后最为喜欢,把一龙一虎挂于内宫寝墙上,赞叹依为龙虎将军。
依克唐阿草书
依克唐阿常以甲午之耻、旅大之租引以为过。身为朝廷命官,眼看大片国土沦陷,十分惭愧,便在千山无量观后面一个山峰石壁上,题刻“攻凤攻海,功亏一篑”的词句,藉以表达内心的无限感慨,并嘱后人雪耻,完其遗愿。12月,依克唐阿带病巡视奉天机器局过劳,病势加剧。1899年4月27日(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于盛京(今沈阳)逝世,终年66岁。(作者:施立学 施宏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