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铁图书馆到吉林省首家专业诗歌书店,末代“皇妃”曾在此工作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26249
从满铁图书馆到吉林省首家专业诗歌书店,末代“皇妃”曾在此工作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2624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从满铁图书馆到吉林省首家专业诗歌书店,末代“皇妃”曾在此工作

2025-02-05 10:5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春,是一座深爱阅读的城市

这座城市之中

众多大大小小的书店

散落在街头巷尾之间

装点着你我的生活

书店1.jpg

阳光在书店的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而在这些灿若星辰的书店之中

“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阅读空间”

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这个书店非常年轻

2025年1月22日方才开放

至今仅有几周

这个书店又很古朴

因为它所栖身的这座建筑

建成已经九十多年

……

新落成的“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阅读空间”_副本.jpg

新落成的“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阅读空间”   图据吉林省新华书店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长春满铁图书馆旧址

建筑坐标:长春市人民大街26号

设计者:满铁工事课

施工者:荒井组

施工日期:1931年6月9日

竣工日期:1931年10月12日

现在用途: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阅读空间

文保等级: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曾满载“满铁”的野心

图书馆

在人们的印象中

是书籍的宝库,是知识的殿堂

但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东北

它却成为了日本侵略者

开展文化侵略的工具

1904年

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

日、俄两个侵略者

爆发了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

日本获得了中东铁路

南线的各项权益

攫取了巨大利益的日本政府

决定效仿“东印度公司”的模式

建立了“满铁”

长春路边,带有满铁标识的井盖.png

长春路边,带有满铁标识的井盖

  “满铁”全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是日本在华最大的殖民侵略机构

1906年11月26日

这一机构宣告成立

其总裁后藤新平

制定了以铁路为中心的经营发展方针

承担着为日本侵略

搜集情报的职能

而满铁图书馆

正是这一计划中的一部分

从1907年开始

在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市中

一座座图书馆拔地而起

1910年

日本在满铁室町小学校(今天津路小学)

设立了

满铁长春图书阅览场

这便是长春满铁图书馆的雏形

后来经过几次更名、迁址

这座图书馆更名为

“满铁长春图书馆”

于1931年迁入了新址

也就是如今位于人民大街的这栋建筑

原满铁图书馆改为“长春图书馆”的开业仪式 资料图片_副本.jpg

原满铁图书馆改为“长春图书馆”的开业仪式 资料图片

  这座建筑

由“满铁”工事课设计

1931年10月12日竣工

建筑坐东面西

为砖瓦结构

外形方正规整

建筑面积为407平方米

内部建有地上一层、地下一层

地上为阅览室

地下则为仓库、厕所等

1932年

浙江省立图书馆出版的

《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

第一卷、第一期

曾这样介绍这座图书馆

日本南满铁道会社

主办之长春图书馆

成立于明治四十三年十一月

现有藏书一四七三五册

……

去年该馆着手建筑新屋

系用炼瓦造平房一部

此后尚拟增建四层楼书库

……

当兹东北失陷

长春亦在日军蹂躏之下

此种发展

适足明日人文化侵略之野心

图书馆旧照 资料图片_副本.jpg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

伴随着长春被侵略者改为“新京”

这里也先后改名为

“满铁新京图书馆”

“满铁新京特别市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

则是在华的日本会社及工作人员

同时也兼具着

为“满铁”收集

官方档案、军事材料、地方文献等

各类资料的职能

满铁长春图书馆内部旧照 资料图片.jpg

满铁长春图书馆内部旧照 资料图片

当时馆内的藏书

也多为中国东北地区

以及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的

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

各方面资料

1938年

“新京”特别市立图书馆馆长

山崎末治郎曾撰文表示

凡文化形态

具有国际性质和国民性质

文化意识

是以其国家的政治、经济为基础

满铁沿线图书部

要在满洲普及“皇道文化”

提供研究满洲资料

为满铁会社、为日本服务

日本投降后

更名为长春市立图书馆

1946年4月~5日

旧址曾由

中国共产党东北局《东北日报》社接管

国民党统治长春期间

这座建筑

被更名为“吉林省立长春图书馆”

这里,曾有过“皇妃”的回忆

长春解放后

它最初由东北财经经济委员会接管

随后移交给长春市政府教育局

更名为“长春市立图书馆”

1956年6月6日

这座图书馆

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新员工

她叫李玉琴

是伪满洲国的最后一个“皇妃”

1943年

15岁的李玉琴

走进了伪满洲国的皇宫

被安置在同德殿居住

成为伪满洲国的“福贵人”

直到伪满洲国土崩瓦解

她始终未能跨出宫门一步

1956年6月

在组织的关怀下

她被调入长春市图书馆工作

在这座建筑中

昔日的“福贵人”

成为一名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

进入长春市图书馆后

她被分配到参考部工作

参与整理伪满洲国留下的

大批日文资料

在此期间

她曾保持着和溥仪的通信‍‍‍‍

溥仪还会开列书单

托她购买

不过,渐渐地

她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李玉琴回忆

一到工作岗位

我才觉得自己无知到了可笑的程度

连普通的小常识都不懂

什么号码机、曲别针、公章的用法全不会

于是,同志们就耐心地帮助我

……

许多年轻的同志劝我

你这么年轻

为什么不走自己的路?

我无法回答

觉得同志们说得对

于是决定正式向溥仪提出离婚

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的李玉琴 资料图片_副本.jpg

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的李玉琴 资料图片

1957年5月20日

抚顺市河北区人民法院

作出了“准许原告李玉琴与被告溥仪离婚”的判决书

而不久之后

一场机缘巧合的相遇

又在这座建筑附近上演

李玉琴回忆

偏巧有一天我从食堂出来

看招待所门前停着不少辆大客车

招待所和我们食堂是一道之隔

我从旁边走过去

无意识地向车里一瞥

一眼就看见了溥仪正在车里坐着呢

是他!

我的心立刻砰砰地跳了起来

原来

为进一步改造溥仪

和其他在押战犯的思想

让他们感受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抚顺战犯管理所

组织了溥仪等人到东北各大城市参观

而他们居住的招待所

和李玉琴工作的长春市图书馆

生活的图书馆宿舍

仅隔一条大街

这从偶然相遇

对于刚刚离婚不久的李玉琴来说

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抚顺市河北区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原告李玉琴与被告溥仪离婚”的判决书 资料图片

思前想后

李玉琴曾去了两次招待所

希望和溥仪见上一面

但溥仪拒绝与她相见

并送出一张亲笔写的条子

李玉琴回忆

这次经历

让她彻底断绝了复合的念头

当时

我确有“咫尺天涯”之感

一道之隔却看不见他

我又想起在宫中时

虽然只有一墙之隔

我却不能随便去见他

如果当时真要见到了他

我是要和他复婚的

现在我彻底明白了

他虽然经过改造有所进步

可他的“皇上”的架子和威严

是不能一下都去掉的

他一向是对他

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违背过他的人

百般刁难、打击

到此 我和他算彻底决裂了!

从此之后的几十年间

李玉琴便把所有的精力

都放到了事业上

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全新人生

这里,曾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1958年

由于这座建筑空间较为局促

长春市图书馆

迁入了解放大路的

“世界红卍字会满洲总会”旧址

(今人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处西北已经拆除)

1992年

又迁到同志街中段的新馆址

而这座建筑

则曾先后由长春市电影公司

和平大戏院等单位使用

几十年间

这里曾响起过

一部部电影的音响

也曾回荡过

演员精湛的唱腔与观众热烈的喝彩

2009年

这座建筑被列为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和平大戏院演出场所的建筑 资料图片_副本.jpg

作为和平大戏院演出场所的建筑 资料图片

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

也曾多次出现在

影视作品的镜头里

热播电视剧《人世间》中周秉坤取钱的银行

  就由这座建筑“扮演”

银行_副本.jpg

  这座建筑曾在《人世间》中出镜 资料图片

然而

这座满载城市记忆的建筑

曾一度被闲置很久

好在

2025年年初

这座历史悠远、充满故事的建筑

被诗歌所“唤醒”

迎来“新生”的古老建筑_副本.jpg

迎来“新生”的古老建筑

2025年1月22日

这栋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建筑

经过精心改造

成为了

“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阅读空间”

作为吉林省首家专业诗歌书店

这座书店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更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

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304160954.png

并不大的空间内

书架上摆放着各类诗集

古诗、现代诗、外国诗歌

均汇聚于此

书店还将通过举办

诗歌朗诵、创作讲座及文化体验

打造集阅读与创作为一体的

文化空间

建筑内部的书架与绿植

而这座建筑

本身不也是一首长诗吗?

它于民族危亡之际起笔

曾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勃勃野心

也曾在时代交叠之时

记录下昔日“皇妃”的抗争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304161114.jpg

书店内,排列整齐的书架

如今

这首长诗

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夹藏在长诗各个章节中的时代记忆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细细阅读

微信图片_20250304161158.jpg

  参考资料

  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大事记(1910.11-1995.12)》

  李玉琴 《我从宫中出来以后》

  王新英 《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

  张贤达 《百年人民大街》

  长春市规划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春》

  于维联 《长春近代建筑》

     作者:郭帅

     摄影:蒋盛松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