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945年的9月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宣告终结
当年的9月2日
日本向同盟国的投降仪式
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仪式上,曾有这样一个细节
同盟国签字代表麦克阿瑟
从衣袋里掏出一把钢笔
拿起其中一支、签下第一笔后
转过身来
递给身后的温莱特中将
签好第二笔后
他再次停下来
将第二支笔送给了珀西瓦尔中将
……
签字仪式上,站在麦克阿瑟身后的温莱特和珀西瓦尔 资料图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出席仪式的温莱特和珀西瓦尔等人
在十几天前
还被关在中国东北的一座战俘营中
而这座战俘营
就是位于辽源市的
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
被俘获的将领
1941年12月8日
日本不宣而战
对美国的珍珠港发动了偷袭
而在同一天
日军还发动了对香港的突袭
随后大举南下
发动了马来亚战役、菲律宾战役
缺乏准备的英美军队
在短时间溃不成军
1942年2月15日
英军中将、马来亚总司令珀西瓦尔
率部投降
1942年5月6日
驻菲律宾美军总司令温莱特中将
率部停止抵抗
他也成为二战期间
美军被俘虏的最高级别指挥官
……
美军司令乔纳森·温莱特中将通过广播在广播电台宣读投降书,宣布美军在菲律宾全境全面投降资料图片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除了温莱特和珀西瓦尔外
荷兰中将普尔顿、英国中将希斯
以及香港总督杨慕琦等
一大批将领和官员
成为了日本军队的阶下之囚
对于这些高级战俘
日本军队非常重视
把他们看成是宣传己方”战功”
打击敌方士气的绝佳工具
予以严格看管
被关在菲律宾打拉战俘营的盟军高级将领。前排左起:摩尔少将、爱德华·金少将、温莱特中将、日军战俘营指挥官(伊藤大佐和木村中尉)、珀克少将、琼斯少将 资料图片
从台湾到东北
不过
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
这些战俘们的”作用”
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1944年9月
日本陆军省发布的一条密令要求
为防止战俘及军拘留者落入敌手
应适应时机调整
战俘营及军拘留者集中营的位置
选定移动的时机和方法
这一密令
也透露了日本人的想法
控制高级战俘
将来战局不利时
可以将其作为人质或谈判筹码
在驶往台湾的船上,温莱特被迫在甲板上摆出当时投降谈判时的姿势,供日本画家宫本三郎创作画作 资料图片
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
这些战俘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在从菲律宾被押往台湾后
1944年10月
包括温莱特在内的90多名高级战俘
又被转移到中国东北
当时
为了关押战俘
日本侵略者
在沈阳设立了”奉天战俘营”
(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
此后又在吉林省的双辽、辽源
建立了第一分所、第二分所
10月14日这天
这些长途跋涉的战俘们
被押送到了位于郑家屯的
”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分所
(位于今双辽市区)
郑家屯战俘营位于伪满双辽县公署所在地,在1944年10月才匆忙建立,存在时间只有7个月,最多时共关押了900余名盟军各级战俘资料图片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
12月1日
温莱特等16名高级战俘
连同他们的勤务兵共34人
再次被押解启程
前往一个他们之前从未听闻的东北小城
”西安县”
隐秘的战俘营
伪满洲国统治的”西安县”
就是今天的辽源市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日本军队在县城里
建立了一南一北两个兵营
当地百姓称之为”南大营”和”北大营”
这所战俘营
就设在其中的”北大营”
1944年冬天
刺骨的寒风之中
5名中将、4名少将
5名总督、2名首席大法官
以及18名勤务兵
被押解到了这里
北大营囚禁的盟军高级战俘及其随从名单
这处战俘营之所以选址于此
历来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
之所以把高级战俘们关押在此
这是因为当地远离大城市
比较隐蔽,相对安全
一旦发生意外情况
还可以秘密把战俘撤往朝鲜半岛
再运往日本本土
以作为谈判筹码
“北大营”建在山坡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其周边参天的古树将这里遮掩得极为隐秘 资料图片
这座战俘营
位于县城北部的一处山坡上
远离县城、与世隔绝
参天的古木
则将其中的建筑遮挡得严严实实
战俘营的守卫
更是密不透风
营房的四周设有多道防线
挖有壕沟、架有电网、拉着铁丝网
铁丝网周围还设有地下暗堡
由日军架着机枪
日夜看守
为了对这些高级战俘严加看管
这座”战俘营”
被改造成了一座要塞
除了地下暗堡
营内还修建有地下室及地道
根据知情人回忆
战俘营南侧大墙外
建有日本军官及家属所居住的平房
从平房区域
可以通过地道进入战俘营
北大营设有地下室与战俘营建筑相连接,戒备森严而隐秘。图为2008年经考古挖掘发现的残存的地下室及地下通道 资料图片
在温莱特的眼里
战俘营的日本守卫丸井
是一个”纠于细节的恶魔”
战俘们刚抵达这里
他就发给每人一个长长的指示表
告诉大家
房间里每样东西必须怎样放置
特定的东西
必须放在特定架子上的精确位置
高墙之内,战俘营营区的房屋 资料图片
对待高级战俘们身边的普通的士兵
丸井的苛暴更上一层
室外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之时
他依然把战俘们赶出去劳动
却不给防寒衣物
囚室里寒冷彻骨
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日子里
战俘们只能用报纸
把木质的窗户缝糊上
不让寒风进入屋内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
有人冻坏了身体
有人因地面太滑摔断了骨头
战俘们使用的农具 资料图片
“活着回家”
成了支撑他们的最大动力
北美红雀行动
但是对于战俘们而言
”活着回家”这个愿望
显得无比遥远
对于战场上的消息
日本看守对他们严密封锁
他们只能听到
日军所吹嘘的一个个”胜利”
1945年新年
战俘营中的两个年轻战俘
送给温莱特一张自制的贺卡
贺卡上写着一句祝福语
1945年10月
活着回家
然而
这张贺卡被日本守卫丸井发现
精通英文的丸井
当即暴跳如雷
他认为战俘们可能从秘密渠道
得知了日本正在溃败的消息
年轻战俘送给温莱特的贺卡还原图 资料图片
而此时此刻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经不可阻挡
在部署对日最后决战的同时
解救囚禁在日军手中的战俘
成为盟军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
美军利用各种途径
搜集日本建立的战俘营相关情报
尽管他们对奉天战俘营的情况
有了大体了解
但对温莱特将军等高级战俘
被关押的这座辽源战俘营
他们却并不知晓
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温莱特头像 资料图片
为营救关押在各地的战俘
美国军方制定了详细的营救行动计划
这些小分队的行动均有代号
其中
“奉天战俘营”营救小分队的行动代号是
“北美红雀行动”
这个小分队
由包括中方派遣人员程师吾(任翻译)
在内的6名空 降兵组成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次日凌晨
6名队员就登上飞机、开始行动
事实上
这次行动并不算成功
他们在”奉天战俘营”附近跳伞后刚刚落地
就被日本巡逻队包围、逮捕
并遭到了日军的审讯
——这支日军部队
虽然在广播中得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但还没有收到投降的指令
直至收到投降的指令后
这些日军转而向他们投降
经过一系列工作
行动小组完成了奉天战俘营的接收任务
不过
在这座战俘营中
他们并没有找到温莱特等高级战俘
几经打听
他们才得知温莱特等人
被关押在另外一个地点
8月18日
小分队派出霍尔·雷斯和拉马尔二人
执行营救任务
此时,日本人刚刚投降
一切都处于混乱状态
尽管从沈阳到辽源只有240公里路程
但他们还是走了22个小时
8月19日8点
霍尔·雷斯和拉马尔
终于在这座战俘营见到了温莱特将军
此时的他
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瘦骨嶙峋
大约98磅(44.5千克)
看上去像一个衣衫褴褛的稻草人
刚刚被从战俘营解救出来的盟军高级将领合影。温莱特(前左)、爱德华·金(前右)、摩尔(后左)、帕克(后右)资料图片
偏僻的地点、低矮的房屋
破旧的军毯、瘦弱的身体
精神萎靡的战俘……
尽管有心理准备
但这座战俘营的条件之恶劣
战俘们身体状况之糟糕
还是远远超出了营救队员的想象
日本投降了
战争已经结束
我们是来接你们回家的
听到这句话后
这些已度过3年多囚禁生活的战俘们
竟然一脸茫然,无动于衷
甚至还用眼神瞄着旁边的日军看守
想听到他们的指令
直到营救队员反复说明
战俘们才相信自己终于得救
有的人开始哭泣
有的人开始欢呼
有的人急忙跑回囚室收拾东西
……
今日战俘营旧址内部的走廊 资料图片
获救之后的归途
依然并不平坦
温莱特在回忆录中描述
大雨过后
载满盟军战俘的卡车
陷入泥泞,动弹不得
十几个中国农民簇拥过来
前拉后推
车子终于驶出泥潭
更多的中国人还给车上的军人
送来香烟、食品……
如果没有这些中国农民的帮助
我是不可能回到美国的
获救十几天之后
逃出魔窟的温莱特将军
出现在了日本东京湾
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上
举行的盛大仪式中
签字仪式上,站在麦克阿瑟身后的温莱特中将 资料图片
历史的见证者
为了掩盖罪证
日军在撤退时
销毁了战俘营的大量资料、档案
因此
关于这座战俘营的许多情况
一度沉睡了几十年之久
直至2004年
这座战俘营
才再次被”发现”
在温莱特将军等战俘们
获救之后的漫长岁月中
这座战俘营曾经历了一系列变迁
1946年5月
东北民主联军第三旅
曾在”北大营”驻扎
1948年
西安县解放后
北大营成为当地的粮库
1948年,作为粮库的建筑照片资料图片
1949年后
北大营一分为二
一部分建筑划给了某驻军部队
部队调走后又成为辽源军分区驻地
另一部分建筑
则仍作为粮库使用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
战俘营原有建筑绝大多数被拆除
好在
仍有5间表面残破的日式建筑
保留了下来
保存至今的战俘营建筑 资料图片
营房遗址
为砖木结构的日式房屋
外墙用红砖砌成、水泥勾缝
红砖为日伪时期烧制
比现在的红砖更大
屋内顶棚则用木板条制成
表面涂抹白灰
这些保存至今的建筑
虽然经过多次改建、维修
但依然保留有当时的建筑结构
关押战俘的平房遗址 资料图片
2010年
战俘营旧址的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工作
全面开始
2015年
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
正式落成
并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确定为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展览馆外景 资料图片
2017年
被中宣部确定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
被国务院确定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
被国务院确定为
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战俘营旧址展览馆开馆至今
前来参观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数
达80余万人次
其中外籍游客1000余人次
展览馆广场雕塑 资料图片
如今的这片建筑
阳光明媚、树影婆娑
在这片静好的岁月之中
那些低矮的建筑
那些历史的故事
依旧在时刻提醒我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作者:郭帅、孙太志)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旅游局 《中国红色旅游指南上》
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 《在历史的密林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赵雪峰 《辽源盟军高级战俘营记事》
杨竞 《日本盟军战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