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在长白山下、浑江水畔,铺陈着一片英雄的土地:通化。
在这里,曾留下一位“空军之魂”短暂却炽热的足迹——高志航,这位曾在抗战烽火中,捍卫国家天空的英雄,就出生在这里。
如今,这片土地上,那些古朴的建筑,那些苍翠的树木,依旧传颂着这位抗日英烈的传奇故事……
三十年代,高志航血洒长空的故事,曾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激励了无数国人;今天,在通化的各地,高志航所留下的足迹,依旧在鼓舞我们前行……
坐标:通化县快大茂镇繁荣村
在通化县快大茂镇繁荣村,有这样一座典雅、幽静,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民居,这里就是高志航在通化县的故居。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高志航故居
建筑坐标:通化县快大茂镇繁荣村
建筑面积:53平方米
修复日期:2015年
高志航将军故居位于南沟内的坟茔沟西岔内,坐北向南,窝风朝阳。北侧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正南十分开阔,于南沟河从西南流向东北。
故居占地330平方米,建筑面积53平方米,房屋建筑是典型的东北民居三间房风格,房屋坐北朝南。
高志航通化县故居 资料图片
推开大门,火烧板铺地,理石条镶边,火炬花满园,砖墙细瓦,方格木窗,古朴大方。
一进门,正对的外屋地,两根粗壮的红松作为房梁,高大气派。
东屋为起居室,按照高志航小时候的起居特点布置,炕琴、被褥、枕头、八仙桌、中堂画,不仅展现了高志航家庭的生活习惯,也展现了民国时期东北民俗特点。
故居西屋,则为陈列室,可以看到高志航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高志航通化县故居内部 资料图片
故居的西侧,树立着高6.6米的高志航铜像,铜像上的四个五角星,代表着高志航击落了4架日本战机。而铜像头部正朝向上海方向,缅怀着高志航在抗战中所创立的不朽功勋。
高志航像 资料图片
故居遗址前有开垦的小块水田,原为草甸子。故居遗址为东西两处,房屋遗址和院落面积约2000平方米。
以小河为界,于南沟北为高家大地,耕地为高家所有。坟茔沟有四盔坟,分别为高志航的太祖爷、祖爷和爷爷三辈。坟茔沟东岔,村部广场建立有高志航事迹陈列馆。
走进陈列馆,反映高志航生平的一组组珍贵历史照片赫然入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将领高志航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弘扬了以高志航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空军英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顽强战斗作风,教育并激励中华儿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坐标: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
而在东昌区龙泉路40号,一座有着明显年代感的二层小楼静静地伫立于此。这里,就是高志航家人在通化市区的另一座故居。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高志航故居/纪念馆
建筑坐标: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40号
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开放日期:2002年
文保等级: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志航故居/纪念馆 资料图片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抗击日寇的民族英雄,1996年,通化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在高志航故居建立了高志航纪念馆,当年8月14日竣工,对外展示开放。
纪念馆展陈内容分为“少年壮志、志在航空、空军战魂、血洒碧空、深切怀念”五个展区,通过图像、实物陈列和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高志航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
馆内还展出了高志航生前使用的毛笔、墨盒、莱斯相机、猎枪的复制品,高志航生前驾驶的霍克3型战机的模型和大量珍贵历史照片。
2007年5月,高志航纪念馆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公布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志航故居/纪念馆 资料图片
永恒记忆
漫步在高志航曾经生活过的院落,重温高志航曾谱写的英雄故事,几十年前,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记忆,随之,在眼前铺展开来……
少年壮志
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字子恒,1908年6月12日,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父亲高景文、母亲李春英养育了8个孩子,高志航为兄长。高志航聪明好学,读小学时,常常名列榜首。教过他的张玉林老师经常向人夸耀:“我教过这么多学生,就没有一个能赶得上高铭久,聪明上进,且有勇气有志向啊。”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个农家孩子,日后会成为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
高志航将军出生地故居展出的照片:高志航家人在老宅的合影 资料图片
1920年春,高志航考入了奉天(今沈阳市)指南中学,后转入中法中学读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愿,征得了父亲的同意,毅然报考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录取后,编入炮科班学习。10月,一批学员赴法国学习航空飞行技术。高志航申请愿往,被张学良批准。在法国期间,他从教官的特技表演中,苦心钻研飞行要领,掌握高难动作,终于掌握了一套救国杀敌的过硬本领。
志在航空
1927年1月,高志航结束了两年的学业回到了奉天,被分配到东北航空处所属的飞鹰支队,任少尉飞行员。其高超的飞行技术,使全队的官兵们赞不绝口。
而高志航所展现出的毅力,更为惊人:在一次飞行训练中,他因飞机发生故障导致右腿骨折,经过治疗后,他的腿有些弯曲、影响飞行操作,他十分懊丧。在妻子嘉利亚的陪伴下,他们去了哈尔滨的一家医院,一个德国医生把他已经愈合的断骨砸开、重新安接。
经过两次手术,伤腿不再像第一次愈合时那样弯曲了,可是,却比原来短了1厘米。回队后,他亲自去找航空处总办张学良将军,请求继续飞行。志航穿上特制的厚底鞋,驾机起飞,在空中表演了一些高难动作,受到张学良的表彰,奖给他一块精制的怀表,他重返蓝天了。
高志航纪念馆展示的高志航家庭资料,及其在东北军时期的照片 资料图片
从1927年到1931年,高志航的军衔由少尉晋升到少校,被任命为飞鹰支队队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日本人到处寻找这位号称“东北飞鹰”的高志航,企图虏为己用,高志航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女,只身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在上海一次东北流亡学生集会上,他挥着拳头高声说:“同胞们,眼泪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生存,我们要战斗,要拿起武器,打回老家去,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1932年,经同学介绍,他来到中央航空署航空队,做了一名普通的飞行员,改名为高志航。不久,笕桥航空学校成立,他加入高级班,接受美式飞行训练。除了日常训练外,他常常蹲在飞机里琢磨,有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不管寒冬,也不管炎夏,把飞机的性能掌握得一清二楚,夜里不开灯也可以起飞,在天空可以倒飞、弧形飞,空中打靶可以说百发百中。
1935年,高志航奉命去意大利考察空军驱逐技术。回国后,调至南昌,荣任空军教导团总队队副,1936年,高志航被调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率领3个驱逐机队。
高志航纪念馆展示的照片 资料图片
空军战魂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8月14日下午,日本海军的两个王牌空军联队——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的13架九六式重型轰炸机,空袭笕桥航校机场。时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的高志航,在南京空军总部开完作战会议后,立即乘运输机赶到杭州,并紧急率领大队起飞迎敌。他驾驶着自己的座机“霍克3-1号”率先升空,廿一、廿三和“笕桥航校暂编队”的战鹰,紧跟他直插云霄。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的大规模空中战斗。大雨滂沱,没有通讯设备,高志航全凭目视观察指挥。发现敌机时,他迅速逼近,扣动扳机,敌机在爆炸声中栽了下去。随后,高志航与战友们乘胜追击,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又击落了5架敌机,而我军飞机完好无损。
中日空战,首战告捷,取得了6比0的辉煌战绩,轰动了全国。为纪念首次空战胜利,当时的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日军受了重创,于8月15日集中三十多架各式轰炸机向杭州扑来,高志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又击落日机一架,不幸左臂中弹,忍痛以右手驾机,安返机场。
高志航一心杀敌报国,伤未痊愈,便急返南京。10月,敌机入侵南京,高志航率机迎击,勇挫敌机一架。中国空军在南京上空将日军战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创出了17比2的战绩。高志航被誉为“天神”,与战友刘粹刚(1937年10月26日牺牲)、李桂丹(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机互撞时牺牲)、乐以琴(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沦陷前的最后一次空战中牺牲)并称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迪化(今乌鲁木齐)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此后,根据命令,他率援助的战机飞到周家口。因天气恶劣,留原地待命。
高志航纪念馆展示的霍克战斗机 资料图片
血洒碧空
11月21日晨6时,高志航正同僚属早餐,突闻日寇“八七”式轰炸机11架在机场上空吼起。高志航一面果断命令大家立即起飞迎战,一面奔向座机准备起飞。不过,他的座机连续两次未能发动,战友劝他暂时避一避。他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他进行第3次发动,依然失败。这时敌机的炸弹已经由空中落下,高志航当场为国捐躯,年仅30岁。
噩耗传来,举国悲痛。高志航烈士的忠骸于当日棺殓,次日运往汉口,汉口商务会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从机场到商务馆的10多公里的路上,上万名群众在街道两旁路祭致哀。烈士灵前,摆放着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送了花圈,花圈的缎带上写着:
高志航烈士千古
不久,高志航被追授空军少将军衔。
捍国骋长空 伟绩光照青史册
凯旋埋烈骨 丰碑美媲黄花岗
高志航纪念馆展示的英雄雕像 资料图片
高志航谱写了一曲搏击长空、英勇杀敌、血洒蓝天的颂歌,他是我国抗日民族英雄中闪烁着特殊光彩的一位,被人们称为“天神”“空军之魂”。
2009年7月31日,高志航将军的女儿高丽良女士等一行三人回将军家乡祭祖,回到了高志航曾经就读过的三棵榆树小学,面对这所被命名为志航小学的学校,面对一张张天真的面孔,已八十岁高龄的高丽良女士殷切希望高志航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能成为一笔财富,时时激励家乡的人们铭记历史,知史惜今,也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将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陈列馆前,传说高志航手植的两棵榆树,挺拔向上,拱卫着蓝天白云。青铜浇铸的高志航像,一手叉腰,一手举过头顶,专注地望着远处的天空……
英雄从未离去,他一直守护着中国的这片蓝天。(作者:施立学 吴亚楠)
图片:通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