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镇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有一座保存比较完好、规模较大的辽金古城遗址,因城周边盛产胖头鱼,蒙语中称“胖头”为塔虎,故此被称为“塔虎城”。
遗址档案
遗址名称:塔虎城
遗址坐标:松原市前郭县八郎镇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
遗址年代:辽金时期
遗址规模:周长5213米
文保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塔虎城平面呈正方形。经1983年文物普查实测,周长为5213米。城墙为夯土板筑,每面城墙上有16个半圆形马面,凸出城外,相距约60至70米不等,应为一箭之地。城有四门,分别设于每面城墙的中央,每个城门都有瓮城围护。城墙上每隔70米左右建有一座堞楼,共有64个,每个堞楼之间恰为一箭之地,便于遭敌偷袭时相互策应。在城的四角,有四个圆形角楼,可环顾两面城墙外侧。城外有两道人工开凿的护城河,角楼处三道,中间有土堤相隔。在东门外,有引护城河水的故道,直通嫩江古河道。使塔虎城形成墙高水深,易守难攻之势。作为辽金时期的军事重镇,塔虎城南接黄龙府,北扼松嫩两江,西邻泰州城,西南为通往辽国首都上京临潢府的重要通道。
经多次考古调查,古城内曾发现很多建筑遗址。由于古城内从清末即被开垦耕种和1975年“学大寨”平整城内土地时遭破坏,现仅存西北角“金銮殿”建筑遗址和城外东北角“点将台”遗址及居住址、土坑、“烧锅院”及古墓葬等。2004年城内局部发掘时,在南北门通道的两侧,发现很多作坊、店铺。通过对全城的钻探,发现城内有纵横9条主要街道。沿城墙内有环城故道,可直接通往城墙上。
二
塔虎城地处嫩江西南岸,距嫩江2.5公里,周围是平原沃野,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其东南24公里即“三江口”,是嫩江与松花江汇流处。其西南15公里有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其西北36公里的大安境内有月亮泡,查干湖、月亮湖是吉林省著名产鱼区。其东北17公里隔江有肇源县茂兴泡。此城由于地近三江口,周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泡子和大片湿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盛产鱼、虾,自古以来就是天鹅、鸭、雁及各种水鸟天然栖息、繁育之所在。
松原查干湖图片/图虫创意
塔虎城自古就是女真人春猎之地。女真人渔猎前有一种野祭仪式,即举着火把,喊着号子“茶阿冲、茶阿冲、茶阿冲”,滴血酒祭天。在女真人观念里,天为天公,地为地母,天地万物,包括现场的渔猎,都是天地所赋予,要向天地索取,须与天地有个知会,这个与天地打招呼的仪式,女真语称茶阿冲,女真语茶阿冲的音转即是长春。这个弥漫“茶阿冲”的塔虎城,亦是辽皇帝的春捺钵之地。
从辽圣宗开始,每年春天都要到塔虎城附近春猎,并设有“行在(营帐)”,称为春捺钵。《辽史·营卫志》载:“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官皆从”,“约六十日”来到这里。“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捕得鱼鹅之初,皆大摆“头鹅宴”,边歌舞,边畅饮,与群臣共乐,“界外生女真酋长在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弋猎网钓春尽乃还”。辽帝春捺钵不单为了行乐,也有对下属及其他少数民族部落酋长实施怀柔笼络的目的。
辽皇帝“渔猎”的春捺钵,有没有“茶阿冲”仪式,史料阙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许是对一方水土的女真渔猎风俗的尊重,辽皇帝把弥漫“茶阿冲”文化谐音长春的塔虎城,置为长春州,下置长春县。《辽史·地理志》载长春州,“兴宗重熙八年置”,即公元1039年在长春州建城。《辽史·地理志》载,“长春州,韶阳军下节度,本鸭子河春猎之地。下辖长春县”。辖境相当今以吉林查干湖为中心的嫩江、松花江以西及洮儿河下游一带。金天德二年(1150年)废。
《契丹国志·州县载记》,长春州,是三十三处节镇之一,“长春路镇抚女真、室韦”,是辽代设在东北的防御女真和室韦的重要军事重镇。所以塔虎城城墙坚固,防守严密,不但驻有正规军韶阳军,还有“乡丁四千”,辽东北路统军司也一度设在这里。
《辽史·地理一》中说,“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六,县二百有九,部落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驹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这里所说的五十二个部落,在长春州所设的东北路统军司旗下的就有“遥里部、伯德部、奥里部、南克部、北克部、图卢部、术者达鲁虢部、河西部、达马鼻古德部”等九个部(见《辽史·兵卫》)。按照大辽之法来衡量,长春州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直接隶属于皇帝管辖,是皇帝的直辖州、嫡系部队。
《辽史·地理一》中说,长春州,部队为韶阳军,本是鸭子河春捺钵的驻跸地。在《辽史·本纪》中,兴宗重熙八年十一月,还记有“己酉,城长春”。这里的城长春,应为建城之意。也有一种可能,兴宗对圣宗执政时的长春州旧城加以改造,重新建立塔虎城(长春州)。城市始建于1039年,这应为松原市、前郭县建立城市的起点、元年。《辽史·本纪》记载,“猎挞鲁河(嫩江支流洮儿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长春州作为新置州,同时,也是捺钵必至之处,由皇帝来直接管辖自然是便利。
白城嫩江湾 图片/图虫创意
查《辽史》的《游幸表》,参考《辽史从考·辽史游幸表补证》,在辽代218年中,计九位帝王。这些帝王从正月至三月,在春季共行捺钵183年,到长春州一带的71年,占84%,其中,圣宗7年,兴宗17年,道宗36年,天祚帝11年。
三
长春州的客观存在,最重要的是使得其成为一个永恒的历史坐标。“春捺钵曰鸭子河泺……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辽史·营卫制》)。宋王易《重编燕北杂录》中也说,“春捺钵多就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泺甸住坐”。史家把长春州与鸭子河泺联系起来,长春州又因春捺钵而建,这些牢固而又清晰的概念,使长春州成为破解古代一些地名、江河湖泽名字的古代历史地理坐标。后人可以藉以激励创造、创新、创业的意志,判断一些事物、事件、政策、决策的得失和品位。
“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长春州源起于女真渔猎“茶阿冲”,最早影响到松原市东北部,南与大林子、弓棚子接壤,东与伊家店乡相邻,西与三骏乡接壤,而北面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肇源县相望的“长春岭”。有关资料显示,长春岭,此地原为猎区,满族人猎前要祭神,以土堆、土岭为神墙,上面竖杆子,长春系满语口语音变,洒酒祭天之意。同为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封地,作为“茶阿冲”的长春之名,在嘉庆元年,即公元1796年,影响到今长春永春乡长春堡,是时有甘、谷、李、戴四户人家来此安家,开荒种地,形成村落,取名为长春堡屯。清嘉庆五年五月戊戌(1800 年7 月8 日)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成立长春厅,清廷并没有把故宫长春宫之长春慷慨于长春,长春厅之长春源于长春堡,其后才有长春府、长春县。长春堡之长春当然源于长春州。长春州,女真人春猎之地,长春州之长春,与汉、北周(魏宫门,东启长春)、隋、唐(行宫为长春宫)、五代十国孟昶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诸吉祥语的“长春”无涉。
2001年,塔虎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者:施立学 何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