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地局”坐落在吉林省洮南老城中心区,是一处以“两进王府衙门式”为结构布局的中式古建筑群,它的名字是从清末光绪皇帝赐封札萨克图郡王旗“蒙荒行局”而来。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天恩地局
建筑坐标:吉林省洮南老城中心区
所处时代:1905年
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
文物等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公元17世纪,清朝政府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贵族,采取了一系列的“羁縻怀柔”的手段,如在蒙古部族内地实行盟、旗行政机构设置,使其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形成不了大规模的反抗势力。
1891年后,札萨克图郡王旗传至12代郡王乌泰时,因袭爵兴讼,迭遭参控,屡借外债,无力偿还,故私放蒙荒,招垦汉民,私吞荒饷,有待异举。1902年初,兵、户两部尚书增祺与裕德会奏慈禧“改私放为官放”,一可筹“练兵之饷”,二可押“乌泰外债”,既能“充实蒙边”,又能“以蒙养汉”,国民两利,一举双收。慈禧朱批允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六日,乌泰因抗旨拒“官放”,清廷下谕:“革去乌泰札萨克职(旗长),留任三年,以观后效。”并谕旨首立“札萨克图蒙荒行局”,开放洮儿河、蛟流河两河沿岸生熟荒地。同年秋,蒙荒行局在辽源州(今郑家屯)挂牌成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初夏,“行局”迁至双流镇,1904年在此设洮南府。
“蒙荒行局”乃洮南府前身。乌泰在革职留任期间,借开发洮蛟两岸千里草原之机,以方便办公的名义在洮南设立蒙荒行局办事处,实际上是想为自己建一处“王府行衙”,以此作为驻洮南永久办事机构。他向俄国银行大肆借款,并聘请参与修建沈阳清故宫的建筑名师,仿造北京东单、西单王府和中旗图王府的格局。整个“行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6.7米,占地6670平方米,耗资光洋4万元,费时近两年,于1905年建成这座“蒙古王府”。
1906年,乌泰因开边荒“有功”受到清廷褒奖。清廷也有意恢复他的郡王爵位,于是,光绪皇帝钦赐长9尺、宽3尺金匾一块,上镌镀金阴文“天恩地局”欧体大字,由乌泰悬挂于“行局”二进正门的门楣之上,因载有“光绪帝赐”字样,故曰“天恩”。
这就是“天恩地局”的由来。
二
“天恩地局”设计古朴庄严,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为“两进王府衙门式”中式古建筑。建筑坐北朝南,前门东、西双开,两门中间为“金狮照壁”遮蔽二进正门,壁顶塑“金狮斗角”,壁中麻面镌刻“天恩地局”欧体平面黑色大字,两侧有“八字马道”汇通中门,门楣上悬挂光绪皇帝手书“天恩地局”金匾,中门后有一幅风景屏风名为“兴安万丛山”,用来掩饰正堂。
“天恩地局”庭院主体为四合院式建筑,精巧别致。四面各为5间硬山大脊青砖瓦房,房顶一抹为“雁式滚脊”小青瓦;檐溜瓦头也均采用“雄狮瓦当”,与壁顶“金狮斗角”前后呼应,雄浑一体,显示出蒙古民族强悍尚武的精神内涵;四面回廊前,各竖有6根大红漆明柱,对称排列成方阵,陪衬“前出廊道后无厦”王府古建筑的威严气氛。
天井中间有十字方砖甬路相通,两侧遍植奇花异草,点缀苍松翠柏。正堂各有东、西角门,连通后花园;后花园有假山花圃,鹤鹿同园。花园正北有5间“局宅”旧式瓦房(1946年被“光复军”击毁),与正堂遥相呼应,对称兼顾。行局、廨署前后共有房屋25间,前面为公廨,后面为府第。静卧在后庭的园林之中,散发出幽雅恬静的桃花源般的田园韵致。
花园西侧的“武公馆”,是乌泰的义父武楞泰的住处。院内丹墀环绕,长廊上画《西厢》《红楼梦》彩绘,“文革”时被拆毁。
乌泰在洮南修建“天恩地局”后,并未享用几年,后因借俄国银行外债过多,不得已典给洮南府抵押外债。
三
清宣统三年(1911年)12月16日,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宣布建立“大蒙帝国”。翌年初,以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图郡王兼副盟长乌泰为代表的几个王公贵族,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响应外蒙古的“独立”呼唤。
8月下旬,奉天后路巡防统领吴俊升率马步兵十个营及一个山炮营,赶到洮南府,实行南、北、东三面夹击。9月13日,攻下葛根庙。同日,攻克乌泰王府。
民国元年(1912年)乌泰被革职,外逃库伦(今乌兰巴托),在洮产业悉数没收。“天恩地局”萧条冷落,门可罗雀。后乌泰虽复职,但由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也没能再来这里,“天恩地局”无人居住,只有看门院公、守夜更夫而已。
四
1946年6月,刚刚成立的辽吉省委、辽吉行署和辽吉军区迁驻洮南时,曾在“天恩地局”设址办公。同年7月28日,东北局西满分局书记李富春在“天恩地局”组织召开县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全国土地改革会议精神,时至此时,这座历经沧桑的“天恩地局”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怀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恩地局是洮安县农、林、水等八大局办公之处,后为科技馆的办公地点。20世纪9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电视剧《吴大帅传奇》时,曾在此选景拍摄月余。
历经100多个春秋,几经战乱,“天恩地局”除前院“双门照壁”被拆除和后花园被占建房外,无重大破坏,保护尚好。
1987年11月,“天恩地局”被定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省文旅厅公布为“革命旧址”。(作者:施立学 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