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旧址:一座建筑的身世之谜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77723
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旧址:一座建筑的身世之谜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7772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旧址:一座建筑的身世之谜

2025-09-09 11:08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长春宽城区的凯旋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矗立在路边,别具一格的建筑外观、黄白相间的立面颜色,让来来往往的过客一眼就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悄然之间,这座建筑已经在城市的北部见证了百年的风云过往,独特的外形、模糊的身世,为这座街边的“城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座建筑,就是昔日的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旧址。

1.jpg

建筑今貌 资料图片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旧址

  建筑坐标: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路1717号

  建造时间:一说1903年,一说1927年

  建筑现状:吉林省人民医院凯旋院区

  文保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精致的城堡

  百余年前,中东铁路的蒸汽机车,呼啸着将长春这座城市带入了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1903年,随着“宽城子”火车站的最终完工,大批沙俄移民纷纷涌来,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铁路两侧的地带邮局、教会、学校纷纷建起,一时间,车站周边砖石结构的欧式建筑风格、浓郁的俄式房顶,让这座车站及其附属地宛若一片“国中之国”,见证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主权沦丧的屈辱一页。

  而这座建筑,则是这片街区之中最为醒目的地标之一。建筑为砖木结构,外观充满欧陆风情,从正面来看,建筑的中央主体以及延伸出的两翼呈现出对称的结构。矗立于一端,带有哥特复兴风格的塔楼,则赋予了这座建筑几分灵动的色彩。从侧面看,这座高耸的塔楼,还为整座建筑营造出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

2.jpg

今日从侧面远眺建筑

  众多细节的设置,让这座仅有二层高的建筑,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建筑的屋顶为俄式风格浓郁的铁皮四坡屋顶,建筑中央区域采用了城墙垛口一般的设计语言,让这座建筑更具威严感。

  此外,建筑的门窗也极具异域色彩。建筑的主入口为拱形,设置有精美的装饰,最外层采用了竹节造型,点缀有花朵、草叶的纹样。建筑的窗口也采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建筑的一层窗口采用了梯形与矩形的组合形状,建筑的二层窗口则采用了半圆形与矩形的组合形状。再加上,其他多种类型的窗口设计,让这座建筑的建筑形式,显得格外灵动。

  这座建筑建成后,不仅是当时宽城子站附近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也是这片城区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之一。

  身世的疑云

  不过,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样一座造型精美的地标建筑却很难在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载。因此,这座建筑的身世也笼罩着一层疑云。

  此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这座建筑始建于1903年,与宽城子站基本为同一时期建成,建筑门前立着的建筑旧址简介中,便采用了这样的说法。

3.jpg

  不过,对于这座建筑的建造年代,研究者们存在诸多不同观点。许多学者认为,1903年“宽城子站”在初设之际,仅仅是一座四等小站,以其规模和级别而言,不可能修建规模如此之大的俱乐部建筑。直至日俄战争之后,随着宽城子站以南的铁路权益被日本侵略者所攫取,作为南满铁路、中东铁路南支线交会之处,宽城子站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才有可能建造如此规模的公共设施。

  吉林省政协文史专员赵洪则认为,通过20世纪20年代初的照片判断,直至当时满铁修筑的长春站与宽城子站之间,还没有这座建筑的影像。

      而1927年12月22日 《盛京时报》的一则新闻报道,则为宽城子铁路俱乐部建筑年代的考证,提供了一个证据:“宽城子之东铁俱乐部,自去岁夏开工以来,现已完成计费十五万元,订十八日晨开落成式,届期与会者,除本埠各路员外,有自哈赶来者,济济盈堂,极形热闹,首由司勃脱驿长致开幕词,继各代表祝词,迨九时许,则有俄妓舞踏之余兴,十一时散会,入午聚餐云。

  依照这一观点,这座建筑的实际建成时间,则应为1927年。

  有关这座建筑诞生年代的种种说法,如同一团缥缈的云雾萦绕在它的四周,为这座本就非常独特的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建筑的重生

  自建成之后,这座造型优美的建筑,曾见证了一幕幕历史烟云。

  最初,这一建筑曾作为中东铁路职工娱乐的活动场所,见证了侵略者对于中国主权的侵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建筑不远处的宽城子兵营,中国军队曾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长春失陷之后,侵华日军铁道独立守备队曾将建筑征用作为临时办公场所,这座建筑也因而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这片土地的累累罪行。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座建筑被划归铁道部长春机车厂。在此后多年里,这座建筑曾作为该厂的职工医院,许许多多的患者在这座建筑中获得康复;,许许多多的孩子在这所建筑中来到世间。

  2010年,这座建筑被改为吉林省人民医院凯旋院区,并沿用至今。

  2019年,这座包含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中,这座建筑还客串出镜,成为许多游客打卡留念的景点。

  百年之间,这座建筑的造型也曾屡次发生变化。根据记载,在一次火灾中,建筑顶端俄式风格浓郁的四坡屋顶被毁,此后一直未能修缮。这座建筑的前面还新建了外侧的门廊以及可供汽车通行的坡道。

  而到本世纪初,建筑的内部已经严重老化。2010年,吉林省人民医院接管这座建筑之后,曾对该其进行了一次保护性修缮。历经此次修缮,这座建筑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建筑的顶端依然未能恢复原样。

4.jpg

  2024年至2025年,这座建筑迎来了一次更为全面的修缮。经过这次修缮,建筑的内部空间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规划,建筑受损的顶部也得以修复,这座历经风雨的历史建筑,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形态。

  如今,走进这座建筑,门厅里精美的穹顶与巨大的吊灯;墙壁上,细致的纹样与古典的壁炉;楼梯间,沧桑的台阶与铁艺的栏杆……丰富的细节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站在这座建筑前,仿佛能听见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声在耳畔回荡。

  这里,在山河破碎的年代,曾响起过中东铁路的汽笛,回荡着中国士兵抗击侵略的枪声。

  后来,当这座建筑重新回归于人民手中,又曾响起过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以及医护人员轻盈而急促的脚步。

  砖石之下,藏着无法磨灭的记忆,窗扉之间,透出朝向未来的光亮。这座历经风雨的建筑还将继续伫立,在这里见证城市迎来一段段新的未来。(作者:郭帅)

  参考资料

  赵  洪  《宽城子“沙俄”火车站俱乐部》

  王新英  《吉林省中东铁路建筑研究》

  王  涵 《城市更新背景下长春市历史建筑环境设计改造研究——以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旧址为例》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