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战旗同框,这一幕,让人流泪! 文史-关东文脉 郭帅 3979036
国旗战旗同框,这一幕,让人流泪! 文史-关东文脉 郭帅 397903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国旗战旗同框,这一幕,让人流泪!

2025-09-14 18:04      来源: 吉林文脉

  九月三日的阅兵仪式上

  一面战旗在直播镜头中

  占据了足足19.97秒的时长

  让无数吉林人的眼睛瞬间湿润


01.jpg


  九月十四日的长春

  在吉林省委

  国旗与战旗同框的这幕画面

  再次让无数吉林人

  红了眼眶

  ……


02.jpg


  今天

  无数吉林人民的视线

  都聚焦于这面旗帜

  杨靖宇支队战旗

  承载着历史与荣光

  跨越山河万里

  回到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

  回到这片先烈曾战斗过的热土

  ……


  这面旗

  为何能如此牵动

  无数人的心?


  14日,14年!

  9月14日8时29分

  航班抵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机舱门缓缓开启

  掌旗手双手捧战旗

  迈着坚定步伐走出机舱


03.png


  14日

  这个原本平凡的日子

  此时此刻格外富有深意

  是对14年艰苦抗战的致敬

  也是对英雄先烈的怀念


  红旗迎战旗!


  迎机的干部群众早已等候在此

  手中随风挥舞的红旗

  “欢迎杨靖宇支队英雄战旗回家”的横幅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04.png


  而护送战旗荣归的

  则是代表最高规格的

  红旗礼宾车

  来迎接承载着先烈

  不屈意志的战旗归来的礼宾车

  正是出产于

  他们挥洒热血的这片土地上


05.jpg



  一座座地标,一段段历史!


  车队驶离机场高速

  一路经过

  机场路、珲乌高速、吉林快速路

  解放大路、新民广场、新民大街

  解放大路、人民大街、人民广场

  新发路……


  “解放”

  “新民”

  “人民”


  一路行进

  这些街路的名称

  此时此刻

  似乎也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蕴


  车队驶过城市的一座座地标

  如同在翻阅这座城市的历史

  车队在新民广场、人民广场

  各绕行一圈

  仿佛在以此告慰英烈


06.png


  您看

  新民大街上

  昔日日伪政权

  一个个统治、压迫中国人民的重要据点

  如今已经成为救死扶伤的医院

  传道授业的校园

  为广大人民服务


07.jpg


  您看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

  昔日侵略者规划的城市“原点”

  如今已经成为人民的广场

  这里见证了

  抗日战争的胜利

  长春全城的解放

  见证了人民当家做主、走向富裕的

  历史画卷

  ……


08.jpg


  当“杨靖宇支队”战旗

  行进车辆经过时

  有人敬礼

  有人红了眼眶

  鲜红的国旗与战旗交相辉映

  恍若看见八十多年前

  那群披着风雪保家卫国的年轻身影


09.jpg


  最高礼遇!


  9时50分

  “杨靖宇支队”战旗顺利抵达中共吉林省委

  鲜艳的红毯在建筑门前铺开

  以最高礼遇,迎接战旗的到来


  《松花江上》

  悲怆的旋律漫过广场

  随后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激昂的乐曲响彻云霄


  “请战旗入场!”

  指令落下

  护旗礼兵迈着铿锵步伐前行

  雄厚激昂的《钢铁洪流进行曲》随之奏响


10.jpg


  这座建筑

  昔日曾是日本侵略者

  残酷镇压东北人民的据点

  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曾经被运抵此处进行“展示”


  而如今

  鲜艳的国旗在这座建筑上空飘扬

  与挥动的战旗交相辉映

  这一刻

  让无数吉林人流下眼泪


  是的

  这片英烈们曾为之挥洒热血的土地

  如今早已换了人间!


11.jpg


  一面战旗

  被郑重赠予中共吉林省委

  这面战旗

  将成为激励全省人民的精神旗帜

  鼓舞众人赓续红色血脉

  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一面战旗

  被郑重交予吉林省博物院

  这面战旗

  是对杨靖宇将军及先烈们的深切缅怀

  此后将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中展出

  激励后人铭记历史

  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一面战旗

  赠予杨靖宇烈士陵园

  这面战旗

  满载着支队官兵

  对杨靖宇将军的深切缅怀

  更是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见证

  ……


  鲜艳的战旗

  将时刻提醒我们

  东北抗联的14年浴血奋战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

  最为艰苦卓绝的篇章


  它们也告慰着

  长眠于林海雪原的英灵

  你们的故事,有人传诵

  你们的精神,有人继承


  望着这面战旗

  你能看到抗联将士

  浴血奋战的身影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国人民14年的不屈抗战

  由此开始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

  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共产党员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创建了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杨靖宇支队的前身

  正是1933年9月

  在吉林组建的

  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初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军独立师


  这支队伍

  由杨靖宇将军亲手缔造

  在那段无比艰难的抗争岁月

  他们纵横长白山区

  与日伪军展开千余次战斗

  粉碎了日寇 “统治东北、进兵中原” 的企图

  成为东北抗日战场的重要力量

  头颅不惜抛掉

  鲜血可以喷洒

  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

  面对日伪军日益残酷的军事“讨伐”

  以及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

  杨靖宇将军将生死置之度外

  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坚持战斗

  1940年2月

  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附近

  饥寒交迫的杨靖宇与敌人周旋五昼夜

  面对敌人的劝降

  他以愤怒的子弹回应

  最终壮烈殉国


13.png


  敌人残忍地将他割头剖腹

  发现他的胃里

  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只有还没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铮铮铁骨

  让敌人也为之震撼


  望着这面战旗

  你能看到一支队伍

  无法磨灭的意志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

  第一路军副司令魏拯民

  率余部继续战斗

  于1941年3月殉国于抚松

  这支队伍转入地下、继续斗争

  最终迎来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发动内战

  各地残余伪军兴风作浪

  危急时刻


  在通化

  杨靖宇将军原部40多人

  将200多名煤矿工人兄弟武装起来

  合编成一支队伍

  1945年10月

  这支队伍

  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6师18团3营等部

  合编为 “通化支队”

  “通化支队”

  继承了东北抗联

  英勇顽强、爱护民众的光荣传统

  深受群众拥护

  1946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

  将“通化支队”命名为 “杨靖宇支队”


14.png

《改称为靖宇支队讲话教育材料》 图据通化市档案馆


  1946年2月19日

  庆祝杨靖宇支队成立命名大会

  在通化召开

  杨靖宇支队政治部制发的

  《改称为靖宇支队讲话教育材料》

  对本次命名做了诠释


  杨靖宇同志是东北红军领袖

  抗日义勇军的总司令

  他是我党的优秀干部

  坚持东北斗争有功者

  他为了人民利益不顾一切

  与敌人进行战斗

  直到最后牺牲自己

  ……

  为了纪念他

  并使我们永远不忘杨靖宇同志

  继承他们的一切优良的

  与敌奋斗、艰苦卓著的革命精神

  我们要改为杨靖宇支队的荣誉称号


  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

  “杨靖宇”支队

  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于世

  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

  屡建战功


  望着这面战旗

  你能看到一种精神

  跨越时空的传承


  在和平年代

  作为“杨靖宇支队”的继承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3集团军某旅

  始终赓续东北抗联的血脉

  不断夯实部队战斗力根基


  在杨靖宇支队旅史馆内

  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展品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部布告


16.png


  这张布告

  于1937年8月20日张贴

  在那个时刻

  日本刚刚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

  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在这份布告上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

  号召东北各族人民团结起来

  共同驱逐日寇


  而这份布告

  是这支部队前往靖宇县

  和当地纪念馆交换的珍贵文物

  我们希望将实物

  带回到杨靖宇将军曾经领导的血脉部队

  在告慰先烈英魂的同时

  通过教育让官兵

  进一步感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激励官兵传承红色血脉

  矢志奋斗强军


15.png


  这支继承了光荣传统的部队

  曾先后参与长江抗洪、海外维和等重大任务

  多次被表彰为

  “先进师旅团级单位党委”

  “军事训练先进旅”


  2008年的夏天

  汶川地震发生后

  正在参加联合演训的该部

  接到救灾命令

  仅用2小时就完成全旅动员

  出动各型车辆数百台

  人员上千人

  连夜挺进震中

  行进途中

  车队遇到山体滑坡

  落石将前进道路掩埋堵死

  数十名官兵手握破碎锤和切割机

  顶着余震中持续滚落的碎石

  硬是在塌方体上方

  凿出一条3米宽的生命之路


  2019年

  该旅赴朱日和

  开展首次跨区实战演习

  演习期间恰逢暴风雪

  某型指挥车在极寒环境中“罢工”

  显示屏结霜、液压油凝固

  被判定“退出情况”

  艰难时刻

  攻坚班毅然冲进风雪荒原

  用棉被包裹水箱升温

  靠手摇泵恢复液压压力

  最终,在发起进攻前的最后10分钟

  让指挥车“起死回生”

  ……


17.png


  在豫南腹地进行的一场

  合成营进攻战斗演练中

  在向高地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

  指导员被判定遇袭阵亡

  连长车辆电台损坏

  无法继续指挥

  ……


  在全连兵力不到三分之一的危急关头

  技师杨建迅速反应

  带领剩余力量重新组织进攻

  成功摧毁敌方重要火力点

  谈及此事,他表示:


  宁牺牲至最后一人

  也要为了革命胜利继续冲锋

  这是我们

  学习东北抗联精神的深刻领悟

  ……


  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后

  将士们化悲伤为力量

  仍继续与敌寇顽强抵抗

  对于我们来说

  是不朽的精神丰碑


18.png


  永跟党走、永不言败、永葆本色

  已经成为

  杨靖宇支部所在旅的“旅魂”

  85年前

  杨靖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孤身面对近200名敌人

  奋战至最后一刻

  85年后

  他的继承者们

  传颂着他的事迹

  继承着他的遗志

  保持冲锋

  迎接新的胜利


  白山松水忠魂驻

  浩气长存励后人

  这片土地

  从未忘记过英雄的精神

  今日

  我们以最高礼仪、最高规格

  迎接战旗荣归故土

  这面战旗

  将成为白山松水

  格外醒目的精神坐标

  时刻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抗联精神

  在这片英雄所誓死捍卫的土地之上

  书写无愧于英烈的时代篇章


19.png


来源:吉林文脉

初审: 郭帅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