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历史建筑 | 长春工程学院,那座标志性的“冶建礼堂”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81615
校园里的历史建筑 | 长春工程学院,那座标志性的“冶建礼堂”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8161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校园里的历史建筑 | 长春工程学院,那座标志性的“冶建礼堂”

2025-09-23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在长春,当人们乘坐公交车赶往独具特色的“这有山”,或是乘坐浪漫54路电车穿梭在浓密的绿荫之中,可能会在红旗街与宽平大路交会处,与一座颇具规模的建筑,一次次擦肩而过。

  这座建筑,已经拥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它保存着无数学子有关青春的美好岁月,也承载着几代老长春人难以忘却的观影记忆。

  这座建筑,就是今日长春工程学院的地标建筑——学生活动中心。

  许多老长春则更习惯于叫它另一个由来已久的名字,“冶建礼堂”。

长春工程学院.png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冶建礼堂

  建筑坐标: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2450号

  建筑年代:20世纪60年代

  建筑面积:约7056平方米

  文保等级:长春市历史建筑

  精致的建筑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为适应恢复国民经济和大规模建设对土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在长春创办一所土建类中等专业学校,命名为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

  1951年,这所学校在今天的红旗街一带,开始了建校工作。

  昔日,这里原有一些日伪时期的房舍,但此时,已经成为一片残垣断壁。因而,学校的开学典礼选在了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剧场”之中举行。

  在建校之初,这所以“土木建筑”为主业的学校,许许多多的校园建筑都由师生们自行设计、建设。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仅仅使用六个月的时间,就在一片废墟之中,修复、兴建了1.5万平方米的房舍。

  在建校之初的几年里,这所学校的名称及隶属关系,曾经几经变迁。

  1952年11月,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

  1953年4月,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此后几年里,因为隶属关系的变化,又先后更名为重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10月,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建筑专科学校。

  为了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1959年,冶金工业部批准学校建设一座大礼堂。

  在那个时代,经济条件非常困难,因而,这座礼堂的建设也费尽周折。

  1960年3月,礼堂建设启动,但当年11月,礼堂建设便被迫停工。停工之时,建筑的建设进度已经完成了60%。

  此后,建设过程历经波折,直至1981年,才最终建设完成。

  这所建筑,同样由这所学校的师生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筑采用了当时先进的薄壳技术,解决了建筑大跨度的施工难题,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

建筑旧照.png

建筑旧照 资料图片

  建筑地上三层、局部两层,中央为四波连续拱壳,形成了较大跨度的空间。建筑在北侧沿街的一侧,开设了出入口大厅;建筑南侧则是观演空间,舞台建筑正门处,四根方形立柱直通屋顶,屋顶上方则设计有巨大出挑的檐部,风格类似古希腊柱式门廊,显得雄壮大气。

  宝贵的回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座礼堂曾经对外开放。作为长春当时仅有的几个能够播放电影的大型礼堂之一,“冶建礼堂”曾经承载了一代代长春人,无法磨灭的观影记忆。

  而作为这所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在几十年间,这里举办了学校的一个个重大活动,见证了学校的一个个历史瞬间。

  1963年,这所学校更名为长春冶金建筑学校;1984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1992年,学校升格为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这所学校与当时的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为长春工程学院。

  这所学校的历史,也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进入新世纪之后,昔日的“冶建礼堂”开始作为长春工程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使用。

  直至今日,这所历经波折的建筑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这所学校的学子来说,这座历经二十年、克服了重重苦难终于完成建设的建筑,也承载着一种自力更生、决不放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这所学校的建设,也助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的师生曾经设计、建造了这座城市中的上万栋建筑。其中,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新中国成立之初“长春十大建筑”之一的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就由这所学校所设计。

  几十年来,从青藏铁路到三峡大坝,从南水北调到奥运工程,再到“火神山”“雷神山”的医院建设,都留下了这所学校毕业生的奋斗足迹。

  2021年,这座建筑入选第三批长春市历史建筑。

  如今,在红旗街与宽平大路交会处、车水马龙之间,这座庄严的建筑巍峨屹立,见证着一代代学子从这里走向天南海北,见证着这座城市迎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作者:郭帅)

大学生活动中心.jpg

       参考资料:

  《长春工程学院校史》编委会  《长春工程学院校史 1951-2020》

  长春工程学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

  初审:曹淑杰   复审:张彦梅 终审:陈尤欣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