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兴隆街上,有一座样式独特的三层古楼,外观有浓郁的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这就是洮儿河畔第一座全西式商业建筑——“恒盛号”。
古楼的主人曾是民国初期洮辽镇守使、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上将军,故当地人还称此古楼为“吴大楼”或“大帅府”。
建筑现状 图据洮南市博物馆官方网站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恒盛号”商业大楼旧址
建筑坐标:白城市洮南市兴隆西路69号
建筑年代:1927年
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
文保等级: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恒盛号”商业大楼始建于1927年,当时主要用于商业用途,由于在当时是周边地区最高层的建筑,特别是其欧式建筑风格,常常引发路人楼前驻足,欣赏品评。
“恒盛号”商业大楼建筑总面积2925平方米,实用面积约为2300平方米;主楼高22.5米,上下三层,每层高6米。楼长64米、宽12米;内室分七个单元,单元既可独立,又相互统一,每单元为三开间大厅,号称“21”间大楼。阳面是21根钢筋混凝土台柱,“哥特式”造型;后为钢骨水泥青砖硬山建筑。基础深达6米,跨度长达12米,竟无一根明柱支撑。
这座“恒盛号”商业大楼设计独特,既体现着典型欧洲“哥特式”和中式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融进了西方建筑艺术元素,如尖顶、券窗、石雕装饰等,吸收与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精髓,又保留了中式建筑的传统结构风格,使它成为当时洮南府“地标”性建筑;又体现着建筑美学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设计理念。外层青灰色调与传统屋檐设计,融合了商业展销、办公仓储等多种功能,彰显着民国时期对建筑实用性的重视。
“恒盛号”开张营业后,把柜台租赁给商号做生意。楼内商品琳琅满目、多种多样,商贾云集,络绎不绝,是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旅蒙商人等经常光顾之所。商业大楼经营得红红火火,名扬四方,标志着洮南府商业曾经的发达繁荣。
二
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道”之称的洮南府“扼守中权,北达ト奎,南通辽沈”、“北濒洮蛟两河,东通松嫩二水,实为要冲之地”,毗邻蒙古草原,遏东北三省咽喉,是当时茫茫草原上一处农耕文明托起的城市。
上世纪初,洮儿河、辽河流域进入多事之秋,金戈铁马、战火烽烟,交织在这片土地之上。郭尔罗斯前旗末等台吉陶克陶胡抗垦起义,还有“宗社党”头目巴布扎布啸聚草原,数次南下劫掠洮辽。尤其札萨克图旗第十二世郡王乌泰点燃的“独立”运动之火,即所谓“壬子之乱”,兵锋所向,洮南府危于累卵。奉天都督赵尔巽调兵遣将,调遣奉天后路巡领吴俊升率兵前来平息这场动乱。此次征剿是吴俊升第一次踏入洮南府,洮南府的繁华令其眼花缭乱、留恋于心。几乎没费多大的劲儿,吴俊升完成了一件“中华民国开国以来的第一件体面之事”,把乌泰郡王点燃的动乱之火扑灭了。
1913年12月,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颁布实施《护军使暂行条例》,决定在边疆及重要城市设立镇守使。以洮南府遏东三省咽喉,又毗邻蒙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之故,设立了“洮辽镇守使”,镇守洮儿河、辽河流域,以靖地方。1914年3月,吴俊升坐上首任洮辽镇守使的宝座,负责康平、梨树、怀德、昌图、辽源、双山、通辽、开通、洮南、突泉、洮安、安广、镇东十三县防务。设置洮辽镇守使,体现了民国政府在边疆治理中所秉持的军事防御与民族融合并重的理念。
洮辽镇守使吴俊升(图片资料)
三
吴俊升出任洮辽镇守使后,率军进驻洮南府,拥有两个旅兵力镇守洮辽要塞。当时,洮南府商业发达,商贾络绎,特别是兴隆街店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吴俊升因年轻时有过贩马经历,原本就有些商业头脑,他常常徘徊于兴隆街上。夜晚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刺激着他的商业梦想,奈何连年征战,囊中羞涩,在洮南府投资商业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心病”。
洮南兴隆街旧照(资料图片)
1925年11月,奉系将领郭松龄倒戈反奉,张作霖令吴俊升为“讨逆”军总司令,指挥平叛。因其“平叛郭松龄有功”,吴俊升得授上将军衔,获赏大洋50万元。有了钱,十余年的纠结烟消云散,吴俊升拿着这笔赏洋来到故地洮南府,在兴隆街北选一处风水之地,修建了三层商业大楼,以遂其商业之志。
“恒盛号”开业后,还真红火了好一阵子, 但是这些短暂的繁荣、吴俊升的期盼却随着沈阳皇姑屯一声爆炸破灭了。
据资料记载:“一九二七年开始动工之后,一九二八年就爆发了皇姑屯事件,吴俊升被炸死。日本城建公司一看东家死了,便卷款跑了,这个楼就成了洮南第一座烂尾楼。后来,吴俊升的家属金大鹏、吴德子生活艰难。吴俊升的旧部,像白城的万福林,为这个楼继续注资,一九三零年才完成修建,勉强投入使用,当时主要用于商业用途。”
民国与伪满时期,在“恒盛号”商业大楼做生意的有蒲聚兴、公和庆、广生堂等7家商号,曾一度成为洮南府经济繁荣、名扬八方的标志 。解放后,“恒盛号”商业大楼由政府收为公产,先后有洮南百货公司、黑龙江省中药公司展览大厅、黑龙江省荣军中学宿舍等在此办公或住宿,见证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
随着时光流逝,“恒盛号”历经风风雨雨,依旧耸立在洮儿河畔,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让人们关注。如今,这座“恒盛号”商业大楼已经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洮南市辟为历史博物馆,获得“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播功能融为一体,延续了其作为公共空间的文化使命”的崭新定位,既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貌,又通过展览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馆内所陈列的那个时期文字、图片、实物和历史记忆,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趣闻轶事。
“恒盛号”,这座百年老字号,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不仅仅是洮儿河畔商业发展的“体温计”,更是承载着近代边疆治理、建筑理念、社会人文等多重历史记忆。在我们触摸那一块砖那一片瓦的同时,深切感受到洮儿河畔厚重的人文底蕴。(作者:吴澍)
参考资料:
1.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镇守使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24-07-08
2. 白城市人民政府网 2024-11-22 00:00:00
3. 《洮南政务》2018年6月11日
4. 《东三省政略》(民国)徐世昌
5.文化遗产.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04-10
6.辽阳市的由来及地域变迁.南阳市康氏文化研究会.2014-07-16
7.吉林之声《洮南“恒盛号”商业大楼:百年建筑的新生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