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古城:蛟河的密林中,藏着一座古老的要塞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88967
前进古城:蛟河的密林中,藏着一座古老的要塞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8896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前进古城:蛟河的密林中,藏着一座古老的要塞

2025-10-20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美丽的蛟河,地处长白山余脉,连接着东北地区的腹地与边疆,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一片古老的城垣,静静沉睡在连绵的山岭之间,以其斑驳的遗存展现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的重要地位。

  这片城垣,不仅名列“蛟河人文八景”,更是蛟河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前进古城”,一座曾经无比重要的要塞。

01_副本.jpg

  古城档案

  遗址名称:前进古城

  遗址坐标: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三河村

  遗址年代:辽金时期

  遗址规模:1.7万平方米

  文保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沉睡的古城

  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三河村张广才岭土门岭段,海拔约792米的山岭之间,一些残砖碎瓦以及铁器陶片裸露出地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考古工作队赶赴现场,对地表进行了简单清理后,通过眼前的遗物确认,这里曾有过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当时的他们并没有人意识到,地表之下,一座沉睡已久的古城即将因此揭开神秘的面纱。

  2015年秋,考古工作队进驻古城,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也随之进行,有关这座古城的细节,愈加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_副本.jpg

  南北走向的张广才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北段中轴,其中段是吉林市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分界。

  在这条山岭之间,数座辽金古城坐落其中,而前进古城是其中规模最大、地势最险的一座。

  这座古城,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岭之间,依照山势修建,西南方向可以扼守蛟河盆地,西北方向可以控制呼兰河谷,东面方向与西北岔古城、帽儿山古城遥相呼应,形成掎角之势,战略地位一目了然。

3.jpg

  古城位置,图据《2015年吉林蛟河市前进古城考古调查与勘探报告》

  这座古城并非孤立的堡垒,而是一处拥有庞大防御体系的要塞。

  “防御墙”与“守备城”构成了其两道坚固的防线,防御墙呈现“一”字形,大体呈现南北走向,长约1189.2米,分为主墙和附墙两部分,土墙下面铺设有一层花岗岩石块。从遗迹判断,墙上曾设有瓮门、马面、角楼。

4_副本.jpg

  古城结构,图据《2015年吉林蛟河市前进古城考古调查与勘探报告》

  守备城则是这一防御工事的第二道防线,它由东西两个小城组成,分别筑于邻近的两个山头,城址随山就势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周长600米左右,墙高8米左右,城墙在修建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西城的北墙与西墙北段、东城的北墙,都利用了天然的断崖。

  目前,古城遗址中发现了房址62座,其中西城52座,东城10座。

5.jpg

  守备城结构,图据《2015年吉林蛟河市前进古城考古调查与勘探报告》

  古城的猜想

  从防御墙的走向以及守备城的位置判断,这一古城的修筑很可能是为了抵御从西侧进犯的敌人。

  《满洲源流考》中记载,“今色齐窝集岭上有故城遗址,相传为金时关门。

  《东三省舆地图说》则记载,“塞齐窝集岭上有故城遗址,相传为金时门阙。今张广才岭即塞齐窝集,绵亘数百里。”

6_副本.jpg

古城遗迹  资料图片

  那么,这座古城是何时、何人所建?学者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有学者认为,前进古城修筑的时间应该在辽圣宗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复置黄龙府之后。 当时,东北地区松花江中游“生女真”各部族开始兴起,这一古城应当是为了抵御他们的叛乱而修筑的军事城堡。而古城的修建者,很可能是当地的渤海人以及新迁来的铁骊人和兀惹人。

8_副本.jpg

古城的文保碑上,采用了古城建于辽代的这一说法

  也有学者认为,这座古城建于金代。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探明了城门、马面、角楼和城内外的道路遗迹,掌握了城内地层堆积情况和房址、灰坑等遗迹的分布,探明了城门、马面、角楼和城内外的道路遗迹,掌握了城内地层堆积情况和房址、灰坑等遗迹的分布。

  一些学者综合分析遗迹现象和出土的遗物后,初步推测城址为金代遗存,是金朝用于扼守牡丹江、松花江两江之间交通要道的军事要塞。

  历史的记忆

  此后漫长岁月里,更迭的时代在古城遗址上刻下了岁月痕迹。

  清康熙年间,为了防御沙俄入侵,曾开辟了三条驿路,其中一条由尼什哈站(今吉林市龙潭区)开始,经龙潭山、江密峰过老爷岭、拉法,再经沙兰等站到达宁古塔,而这条驿路正好穿过这座古城所在的防御体系。至今,被驿道切断的防御墙缺口清晰可见。

9_副本.jpg

古城遗迹 资料图片

  到了近代,守备城、防御墙多处遗迹曾被修筑的战壕打破。雨水的冲刷、林木的生长,也让这座古城的完整受到了更多的挑战。

  2013年,前进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针对古城遗址的保护项目也正稳步推进。

  如今,这座古城依然以静默的姿态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悠远记忆,成为人们探寻先民足迹、触摸历史温度的重要坐标。

  未来,这座古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必将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作者:郭帅)

  参考资料

  董学增  《吉林张广才岭上的前进古城考》

  卢成敢  《2015年吉林蛟河市前进古城考古调查与勘探报告》

  初审:曹淑杰   复审:张彦梅 终审:陈尤欣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