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除了信仰萨满教外,主要信奉佛教。他们把佛教的念珠引进为皇帝及大臣们的胸前朝珠。在公共场合,皇太后、太后、命妇们也佩带朝珠。皇帝的朝冠,皇太后、皇后、嫔妃、皇子、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郡主、大臣等的冠服饰品中,也以东珠为贵,珊瑚、翡翠、宝石、象牙等而次之。“东珠朝珠,唯皇帝、皇太后及皇后佩挂。”皇帝的108颗朝珠,每个都是一等的大东珠,皇后的一般只能用二等和三等的东珠。皇冠上规定用东珠37颗,皇后凤冠上用98颗。各朝对冠饰标准略有改动,以朝冠为例,光绪朝的《大清会典》中规定,皇子与亲王朝冠上的东珠为五十颗,亲王世子九颗,郡王八颗,贝勒七颗,贝子、固伦、额驸六颗等不一。
东珠朝珠(网络图片)
珍珠还是药品,又是养颜用品,宫中的玉器、金器等物件上多有镶嵌珍珠。满族人认为,人死后口含珠子,尸首可以不腐,东珠于是成为帝后妃及诸王等陪葬的重要物品,所以每年皇宫内对于东珠的需要量非常大,并且逐年增加。康熙四十年,“岁征东珠共五百二十八颗”,乾隆五十四年到道光十年,每年征东珠九百四十四颗。朝廷为了鼓励多采珠,下令不遗余力采捕,康熙三十九年,竟“捕获东珠二千一百八十颗”。同治八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光领装东珠的封印口袋就领了两千五百六十个。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