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上蒸下煮”,迎来“三伏” 民俗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14230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民俗馆

小暑:“上蒸下煮”,迎来“三伏”

2016-07-0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小暑00.jpg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11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三候

中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每个节气的“三候”结合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小暑2.png

【小暑第一候:温风至】

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小暑3.png

【小暑二候:蟋蟀居宇】 

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小暑4.png

【小暑第三候:鹰始鸷】

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