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19时31分,雨水至。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在此之后,寒意慢慢褪去,草木开始萌动,春天将要在雨水中悄悄走近。
说到雨水,让人总会想到江南烟雨,以及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烟雨是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出出古老的社戏,是一罐罐沉香的老黄酒,是用来让人品、让人悟的,这是文人心中的雨水。而在农人的眼中,雨水代表天气变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好时节,一年的忙碌就要开始了。
按照传统,每个节气都有三候,一候五日。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一候:獭祭鱼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鸿雁来
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劝
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这样穿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这样养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