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多事之秋,养收为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一、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早晚要注意加衣,不要露肩露背露肚子,防止受寒。
二、防治“空调病”,尽量使用自然风降温。
立秋之后,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 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如果开空调,要避免直吹,时间不宜过长,还要注意换气。不得不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可以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的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三、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
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如慢跑、游泳、各种球类、登山、散步、太极拳、健美操等。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保健强身的作用。
四、饮食: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加肉为辅食,多吃酸性食物。
秋季燥热易上火,可吃些雪梨、鸭梨。生吃能清火,蒸熟吃则可滋阴。也可选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龟苓膏等滋阴润肺的食品,都能防燥。寒凉饮食要减少。可能会伤及脾胃的寒凉蔬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要少吃。
1、多饮水;
2、多喝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淡茶、绿豆汤、豆浆、果汁等,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3、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等矿物质。
4、加强营养。
立秋时节,可适当吃些肉食,进补优质蛋白,如鸭肉、泥鳅、鱼、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
5、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多吃酸味的果蔬,如橙子、橘子、柠檬、猕猴桃和西红柿等。
6、注意饮食卫生,防霉变,防胃肠道疾病。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
经过清洗的水果易溃烂,应现吃现洗。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
只要各个方面多加注意,照顾好自己,把这个“多事之秋”变成“养生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