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肉段与锅包肉
据说当年“闯关东”时期,大量的外系菜谱流入,从此东北菜融合了南方的炖、煮等菜系精华,形成了如今的“关外口味”。要说东北人最爱吃的美食,溜肉段与锅包肉绝对榜上有名。当然,这也是妈妈最爱吃的菜。
小时候总是分不清锅包肉和溜肉段的区别,后来渐渐地在心中有了谱儿——从需要的肉质来说,锅包肉是肉片制作,溜肉段是肉段制作,前者一般为里脊肉,后者可为梅肉;从口味上来说,锅包肉加糖醋汁,酸甜口,溜肉段加老汤成芡,一般加青椒段,咸香口;从口感上来说,前者注重脆劲,会发出类似吃爆米花的声音,而后者则注重外焦里嫩。
转眼间,离开东北好几年了。每次回家最想念的就是妈妈做的溜肉段和锅包肉。在外面也吃过,可觉得还差了一些味道,想来想去,我知道了,那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吧!(周海涛)
铜火锅
寒风来临之际,人们心中却藏着一丝窃喜,也许是因为终于到了可以大啖火锅的季节。不同于川渝的麻辣火锅和东北的乱炖火锅,正宗的北方口味火锅是清水锅底、木炭加热的铜火锅,汤底是白水,里面加葱、姜、香菜、花椒、味精、食盐,不添油脂,这样的汤底几乎没有热量,最适合想减肥又舍不得放弃美食的朋友们。
在东北,从十一月开始至次年的二月几乎都处于冰天雪地中,吃铜火锅的感觉当真如同“雪中送炭”。铜火锅有三宝:酸菜、血肠、手切肉。纯羊肉切片,既熟得快,味道又鲜美,嚼劲十足;血肠是北方传统食品,味道浓香,油而不肥;酸菜煮久后,味道渗入锅底,酸爽鲜香,既解腻又可口,再下入生菜、粉丝、虾滑、豆腐,烹调过程和食用过程合二为一,所有食材共同出现,共同享用,是彻彻底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冬日里最靠谱的一锅珍馐。
随着经济的发展,铜火锅多以紫铜、黄铜为材料,采用镌刻镂空等工艺以纯手工制造,导热性能好,做工古朴精美,带着浓浓的中国元素。两三个朋友在一起,一边讨论着时事家常,一边望着翻滚的汤底,不时猎获一筷涮得刚好的肉,或是一筷浸入汤汁的蔬菜,试问还有什么食物能比铜火锅更让人觉得放松惬意呢?在铜火锅店里,高朋满座的红火场面每天都在上演,这不单单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美食的口腹之欲,更是对生活盛宴的享受。每个人的味觉深处,都会有一个热浪翻腾、炭火跳动的铜火锅。(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