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有“王老虎”之称的东北著名画家王杰《画为心画 虎虎生风——虎神纳福系列画展》亮相厦门吉家·家世界展览馆。王杰的作品曾多次刊登在《大连日报》、香港《大公报》上,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国际日报》也曾详加介绍。日本、韩国、美国的一些美术馆长、新闻社长、大学教授都以购买收藏到王杰的画作为幸事。
据了解,本次画展展出的68幅画作都是王杰经过数十年的潜心观察,静心创作的得意之作。68幅画作汲取古法用笔,工笔一丝不苟,精致独到,而于工笔之外,尤兼写意,画中虎为工笔,背景写意,整个画面虚实结合,层次分明,每一层次都体现着一股韧性,一种灵气,其虎或龙骧虎步,霸气十足;或温情脉脉,从容不迫;或扬威山林,狐兔皆惊;或顽皮厮闹,娇憨可爱,显示出中国画独有的魅力。“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一种人生感怀。”画家王杰说道,“笔有限,而画无限。”
从古至今,画“虎”者很多,但有成就者不多,而此次画展的主角王杰,1963年生于长春市,当过兵,后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攻花鸟画,先后在前辈画家张珍、李巍、甘雨辰、孙文铎、祁金山等门下受业学画,由于他聪敏好学,博采众长,对花鸟画、传统山水画皆见功力,尤对画虎情有独钟。二十年来,渐至“虎”声雀起,名噪关东,进而名扬海内外,一时有“关东王老虎”之美誉,为画界同仁和广大书画爱好者所称道。中国美术界泰斗刘文西先生曾为其“虎”题签“神虎”,中国水墨画六大画家之一汤文选大师在八十高龄之际,专门为其题写:“王杰画虎”,对其人其画十分肯定;中国书法家协会艺委会终身委员金伯兴及军旅画家刘柏荣等专家也都十分赞赏其画虎成就。
据悉,本次画展将持续至4月6日结束,画家王杰也将不时到展厅,与观者交流。
链接
关东“王老虎”
杰。姓王,字硕之,“硕乃大头也”。人呼“王老虎”,把姓氏写在头上的人,癸卯兔年端午节后一日生于关东,对前一属神偏爱,也有仿效猛志之相常在于内心。
原籍不详知,生二十日后为养父母所育,赐王姓,性孤独,但有关东汉子之豪爽,也有对育我之人的感恩。
余年幼时学西洋碳墨,受黄金成老师教诲;见过白石学生王庆淮先生而未受业。但对齐派情有独钟,习色彩、油彩,也对西洋绘画摹之,后欲饮翰墨、丹青。前辈画家甘雨辰、李巍、孙文铎、齐金山及卜孝怀夫人关老师、卜老学生张玉喜老师都在技法上予以教授。花鸟、山石、走兽、人物、佛像都根植心中,虽不供奉,也欲信从;工写兼备,废寝忘食矣!日日临池,夜半三更,谢前辈们为人师表!
为报师恩则作品多参展于国、省展,为省市报刊、美术刊集所登,欧、美、日、韩、东南亚及中国港台地区都有墨迹,非洲朋友也颇为赞赏;1997年紫荆盛开时《大公报》三期有载。艺术学院受业与他人无门派之争,为职业画者,也感知著名国画大师之厚爱,为我题“王杰画虎——汤文选老人八十后题字”,以鼓励晚辈。
一夜独行至辽南之浪漫大连,三二载,本想四海为家,也知亲兄姐在巴蜀,但不识南腔,只熟北调。老父病重又重北归,照顾父母。父逝,母慈安在,母育儿年迈已至耄耋,儿不远行,尽孝也。今出小集,不失古法用笔及水墨之气,写心所想,以报父母、师长之恩及对我关心、关爱、关注的人。特此感谢……
少说多画,让画去表达!
哈哈哈……我独行笑也!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