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导演吴天明
第四代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上映5天,票房250万元,票房惨淡,但口碑爆棚。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会出现如此叫好不叫座的情形?记者采访了吴天明的女儿吴妍妍、该片出品人方励等业内人士,还原了《百鸟朝凤》从创作到上映的始末,以及口碑好票房惨的无奈。
给文艺电影一个“家”
《百鸟朝凤》上映几乎惊动了半个电影圈,名导、明星、名制片全都摇旗呐喊,可惜冷冰冰的票房数据依然摆在那里,就像影片最后,徒弟游天鸣孤独地吹奏一样,人气苍凉。
制作文艺片多年的方励说,目前市场最大的现实问题是没有艺术院线,文艺片缺少放映空间。确实,《百鸟朝凤》并不是多数影迷都喜欢的电影,但它也有自己的目标受众人群———文艺片爱好者。而每天仅2%的排片,让不少爱好者失之交臂。
如何将艺术电影和艺术电影观众结合起来国外早有答案———艺术院线。最近两年,大家都觉得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百花齐放时代,大制作、小成本、喜剧、惊悚都凑齐了,但承载着人文情怀、艺术实验、人性思考的艺术片市场一直都因为艺术院线的缺失而畸形发展,硬冲商业院线,免不了遍体鳞伤。再多的致敬、再多的情怀,都是不够的。与其不断向商业院线求排片,不如呼唤艺术院线出现。给文艺电影一个“家”,《百鸟朝凤》们才会少些波折,艺术电影观众才会少些遗憾。
大师绝唱拍给未来的观众看 吴天明,曾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等一批电影人,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引路人”。当热钱纷纷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很多人抱着赚钱的项目请老爷子出山的时候,吴天明不为所动,“我又不缺钱!”他常用这句话回绝商业片的邀约。
2012年6月,《百鸟朝凤》在陕西开机。这是一部充满情怀又感人至深的影片,讲述了一对唢呐师徒传承与学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裂解,以及唢呐这门民间艺术的兴衰。“一开始,我是反对的,因为这部片子是部文艺片,市场不吃香。”当时吴妍妍在给吴天明筹备喜剧和一些商业电影项目,但吴天明坚持说一定要把这个拍完,甚至对吴妍妍发脾气、拍桌子。“我就要拍,现在的观众就算不爱看,就当我拍给未来的观众看的。”
吴天明的坚持深深打动了吴妍妍,直到拍摄完成之后,她才意识到父亲的坚持其实和影片主人公一样,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持。
吴妍妍说,当时父亲年过七旬,但依然对创作有着巨大的热情。“父亲告诉我,很多场戏,他改得自己都大哭一场。”为了让演员们进入状态,吴天明在档期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挪出两周的时间适应环境和生活。特别是涉及到唢呐演奏的演员,更是被他“关起来”,不停熟悉指法。《百鸟朝凤》在陕西拍了近3个月,当地温度最高接近400C,剧组不少小伙子都中暑倒下,70多岁的吴天明仍然每天生龙活虎。
2013年,《百鸟朝凤》在武汉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亮相并获得评委会特别奖。2014年2月,《百鸟朝凤》完成最后的剪辑制作。仅一个月后,吴天明离世,该片成为大师绝唱。
吴妍妍回忆,父亲走之前,经常聊起这部片子,外表很乐观,内心很焦虑如何发行。因为这是一部文艺电影,吴妍妍曾经花了一年多时间,找了十几家公司,但一直没有下文。吴天明去世前手机里还有一条短信尚未发出:“请关注《百鸟朝凤》,看看是否可以发行。”
众筹资金 电影圈都来当“义工”
2014年1月,吴妍妍在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活动中,遇见担任评审的成都制片人方励,顺便提到了《百鸟朝凤》。“吴妍妍告诉我,她想让父亲的这部片子进院线,但没有宣发预算,没有启动资金,更没有发行团队愿接这个项目。”
方励并没有见过吴天明,但他曾看过台湾著名电影学者、制片人焦雄屏对吴天明的访问,“吴导的风格、观点和电影情怀,与自己有很多共鸣之处。就冲着这点,我决定试试看。”
2015年8月,方励和10多位电影圈内的资深营销人士一起,观看了《百鸟朝凤》。方励看完之后背过身去,半天没有说话,等他转过身来,满眼都是泪水。“你缺什么?”方励问吴妍妍。“资金。”吴妍妍答。“你缺多少钱我给你补多少,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推出去,哪怕头破血流,也要为了这部电影跟市场打一仗。”方励说。
最初,方励拉着影联传媒、东方天明文化公司一起,各投100万元,凑足300万元基础工本费。“你要进院线,没有1000万元,想都不用想。”从去年9月到今年影片上映前,方励带着团队,开了几十次策划会。他们把各自公司的工作人员集结在一起,做相关的海报设计、片花剪辑。最多的时候,“义工”达到100多人,相当于一个大制作商业片的宣传规模。
电影圈听说吴天明的《百鸟朝凤》要上映,自愿前来帮忙的明星“义工”不仅很多,而且都很大牌。张艺谋、徐克、冯小刚、黄建新、陈凯歌、贾樟柯、张一白、谢飞、何平、管虎等多位导演齐声应援,王珞丹、范冰冰、黄渤、袁立、吴若甫、保剑锋、梁静等诸多明星志愿推广。
“自来水”参与 没有带来票房逆袭
5月6日《百鸟朝凤》公映之后,豆瓣评分高达8.4,在目前上映电影中排名第一。综合来看,《百鸟朝凤》的评分在最近5年上映的所有国产电影中排名第二。如此高的评分,引来一大批“自来水”影迷,许多观众、影评人、电影类公众号纷纷自发撰文为影片宣传推广。
“观影过程毫无尿点,绝对比绝大多数国产商业片更扣人心弦。”“拜师学艺的过程,让人联想到《霸王别姬》。两个娃娃之间的微妙心态和师徒之间的真挚情谊,细节丰富,层次立体。”……从专业影评人到普通观众,对一部电影如此高度好评,实属罕见。
自去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来,但凡有“自来水”参与的电影,都会在票房上上演疯狂逆袭,但这次“自来水”并没有带来票房的触底反弹。
据统计,在5月6日上映的五部影片中,《美国队长3》排片占比一直超过50%,《百鸟朝凤》的排片最高一天也只有2%。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影院发现,该片放映场次不仅少,而且多数是白天。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经理王彦告诉记者,该片上映的头两天,影院配合母亲节主题推出了25元片方最低票价的活动,但反响一般。很多没选择该片的影迷告诉记者,“农村+传统技艺的题材以后在电影频道或者视频网站上去看就行了,进电影院还是要看特效大片。”而也有看过该片的影迷表示,该片堪称佳片,但的确拍摄手法传统,叙述平淡,和大家日常观影习惯不一样。
“现在很可能回不了本。”方励说,“如果有艺术院线,成本会收回来。”在方励看来,一部电影的价值,如果只用票房来衡量,那是短视。“现在追时尚的大IP,的确挣到钱了,但那些电影能留在历史上吗?文化艺术的价值不能简单拿金钱衡量。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意境。不管外界多么喧嚣浮华,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这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