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学论坛:作家“编瞎话”到底有什么意义?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9427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中法文学论坛:作家“编瞎话”到底有什么意义?

2016-06-02 | 来源: 新华网

由中国作家协会、法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第四次中国-法国文学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孟森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主持开幕式。中国作家刘震云、李洱、树才、笛安与来自法国的洛朗斯·柯塞、文森特·海因、林雅翎等作家、翻译家围绕“文学与人生”的主题展开讨论。

洛朗丝·柯塞(Laurence Cossé)长篇小说《面纱之隅》荣获三项欧洲文学奖。短篇小说集《你们再也不写了?》获得2007年法兰西学院中篇小说大奖。2015年,摘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的桂冠。

文森特·海因(Vincent Hein)已发表三部作品:《云之东》、《猕猴树》、《阿比让的金凤花》。《云之东》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翻译出版。

林雅翎(Mme Sylvie GENTIL)文学翻译,活跃于欧洲和中国之间。其主要译作包括棉棉、阎连科和莫言的作品。

作家“编瞎话”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更愿意在这里失败而不愿意在其他领域成功”

刘震云:我妈不识字,但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在镇上卖过酱油,酱油铺的旁边是书店,闲着无事开始学文化,第一次看的就是鲁迅的书,她学文化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好多年后她问我鲁迅写得怎么样,我说反正所有人都觉得他写得好。她说如果鲁迅写得好,当作家就太容易了。我说此话怎讲?她说,鲁迅这个人写书我读过的,没有什么,“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她说,亏我不识字,我要识字我就写供销社后面有两口缸,一口装酱油,另一口也装酱油。她还说,我干的职业她一直不理解,我说怎么不理解?她说你们不就是靠编瞎话为生吗?你们编瞎话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哈佛、哥伦比亚一直到北大,所有的文学理论家都在探讨的问题。因为她特别爱看电视,跟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电视正在放《红楼梦》,最后我跟我妈说,我说你看《红楼梦》,你看清朝的人全死了,从皇上到清朝卖酱油的都没有了,但是有几个人都还在,比如说林黛玉、贾宝玉,什么时候都那么年轻。为什么编瞎话写作呢?假装生命能够留住,能够把时间和空间用文学的方式固定。

笛安:我第一次写小说的时候,被周围的朋友对号入座,造成不小的困扰,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写作,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写作。我当时在想,这个所谓的真实跟虚构之间的界限到底在什么地方?

再往前说一步,可能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真实生活里获得经验,但是你想表达的那个东西未必是你的经历能真正完整表达你想表达的,你还得找情节,那个就是你的工作。这都是我后来才慢慢知道的事情。刘老师说到《红楼梦》,我知道曹雪芹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其实讲的是一个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有人现在问我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对我来说我已经过了处理真实的个人经验、必须要去表达和治愈的阶段,甚至我现在已经不觉得表达自己的内心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你的自我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重要,写作这件事情还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它的意义可能在于大家一起共同经历的真实和我认为的真实之间的距离,像一个平行时空,这是现阶段我在通过写作在解决的问题。

洛朗斯·柯塞:为什么要写作,而不是做别的事情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可以搞法律,可以当医生,可以推动科技进步,为什么要选择写作呢?我还是相信,是自己的天性让你选择某一种职业。十几年前,法国一个很著名的作家说,写作就像一只猫抓老鼠一样,是天性,其实书写也是一种人存在的责任感或者召唤。可能在这里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为什么我愿意写小说呢?因为我觉得描写看起来没有的东西挺重要。小时候看小说,我能感到这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些世界可能吸引我们,也可能不吸引我们,可能和自己的世界不一样,你在这个世界当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宁静,你在文学世界当中,可以变成别的人,可能在其他的文学作品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快乐的愉悦,谈一场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恋爱。

写作本身是非常神秘的一个行为,我们在写作当中会描写生死悲欢,我在写作当中从来没有忘记过我是一个凡人,总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

尼采曾经说过,我们有艺术,艺术的存在使我们不会因为现实的枯燥而烦死。还有一位非常棒的诗人说,诗人应该看到事物的本质,应该把他看事物的视角介绍给别人。

有一个作家说,写作的那个人肯定是感受到有一种什么东西在缺乏,有一种空虚,正是由于这种空洞才使他产生了写作的愿望。但是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都存在某种空虚空白,在各种艺术创作的探索当中,都存在一种很纯粹的感受。艺术不像哲学和科学,我在写作,我们也是在解释这个世界的某一些谜语,我们好像是黑暗当中的火炬,在我们描述世界这样一种特别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在追求某种意义。

我经常说,书写就是思考,描写这个世界就是在思考世界,描写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可以通过头脑的活动以另外一种方式从世界的镜子里面看到自己。 我们的工作不是让社会更复杂,而是在社会当中探寻真相,我们有不同的视角,我们不是要去做出一个判断,而是不断地描写,可能还要去展示世界的真实,就算是一个很荒诞的东西,我们也要展现出来。

创造、写作出于我们的爱好,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写书,但有的作品没有什么人来读,为什么明明知道没有人读还要写?因为写作本身会带来很多快乐,著名的小说家艾柯说:“书写能够获得一种道德层面的快乐”,但是最大的写作快乐几乎是一种晕眩的快乐。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宗教的仪式感,我们不是通过写作歌唱世界的美好,它不仅是欢乐,可能是痛苦的,折磨的,虐待的,痛苦和欢乐在不断的以非常强烈的方式共存或者交替。

最后我想说我一个小说家朋友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他说:我更愿意在这里失败,不愿意在其他领域都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