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9940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中国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

2016-06-0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jpg

2011年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

2010年

☆2010年2月 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0年6月12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当天,北京市文化局与市财政局同时下发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0年9月20日~21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意见。

☆2010年10月15~18日 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文化厅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2010年11月7日 “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在台湾开幕,“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先后在台北、台中举行。

☆2010年11月27日 “根与魂一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台北展出,其间,还举办了“保护,传承•弘扬——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2010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再次与台湾清华合作,在湖南省炎陵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2010年12月21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0年11月16日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

☆2011年2月2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年5月23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

☆2011年6月1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

☆2011年6月10日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64项。

☆2011年11月23日 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巴里岛举行,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3日,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独特说唱艺术《伊玛堪》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本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1年底,全世界已有139个国家批准了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只有缔约国方可申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中国于2004年8月加入公约,2006年公约正式生效。全世界共有213项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有28个项目)、16项急需保护名录项目(中国有6个项目)和3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

2012年

☆2012年12月20日 文化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8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确定第四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5大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98名。

☆2012年 中国传统桑蚕织技艺、京剧、中国皮影等共29项被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庆祝习俗等7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被列入《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

☆2012年12月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