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拼贴”圆明园二十年 令八百余件珍宝”重现“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13502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小伙“拼贴”圆明园二十年 令八百余件珍宝”重现“

2016-07-01 | 来源: 北京晚报

追踪

拍卖市场的文物

可能永远没有结局

工作几年后,伴随刘阳陆续发表有关圆明园的文章,加之他《昔日的夏宫圆明园》正式出版,开始有收藏家、古董商慕名而来。刘阳得以接触到另一种文物的存在形式——收藏与拍卖,从而获得了更多珍贵的资料。

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价格前十名-1: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2亿2千万元 2010年10月07日 香港苏富比.png

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价格前十名-1: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资料图片)

“我原来只是想着找一些流散在民间的文物,没敢想过拍卖市场。”刘阳坦言,拍卖领域太大,身为没有商业属性的研究者往往无从下手。后来通过结识的圈内人,他逐渐掌握了一些规律,也跟各大拍卖行“混熟”了。

每次拍卖,拍卖行都会准备精美图册,拍品均配有详细介绍和高清照片,来源、真伪都有拍卖行进行鉴定把关。“再发现圆明园的东西,有人就会告诉我,甚至把价值几百上千元的拍卖图册送给我。”刘阳表示,通过拍卖来发现圆明园文物,准确度和效率都很高。

长期关注拍卖,刘阳意识到圆明园文物极具市场价值。“我做了一个圆明园文物成交价前十五名的榜单,如果有新的拍品进入前十五名了,就修改一下榜单。”刘阳回忆,目前的拍品价格至少要达到4000万元,才有可能进入这个榜单。

而不同于流散在民间后被确定下落的圆明园文物,拍卖市场上出现的圆明园文物流向需要时时追踪记录。在刘阳印象中,一个圆明园玉玺就曾被拍过五次。“买家过段时间,出于某种考虑又给卖了,这个过程可能永远没有结局。”

目前,包含拍卖市场和流散于民间的圆明园文物下落,刘阳已查明八百余件。根据历史传承和圆明园与其他园林相较的一个估算,业内认为文物总量应在80万件至100万件左右。“圆明园有个很要命的地方,它的文物档案没有了。就像一张纸,被撕成了碎片,随风飘散。”或许穷其一生,自己的努力也只不过九牛一毛,但对刘阳而言,能找到一件,圆明园就完整一点。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