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的问世经过了漫长的12年,上映后却遭遇“过山车”般的境遇:多年前放出的片断已被誉为“神作”,获奖无数更引发万众期待。上映后却又因期待值的急剧攀升,形成了“爱之深责之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负效应。谁也没有想到,这部经历多次跳票的影片,居然会遭遇如此严峻的“口碑跳票”危机。
多年前惊鸿一瞥的片断在长片中得以完整保留,说明整个故事架构甚至许多细节早在多年前就已基本完成。长片展现的显然是个神话奇幻故事:在海洋深处有一个与人间平行的世界,这里的天空与人类的大海相连,这里的族群掌管着人间四时的运行、百鸟海棠等动植物的生长,也掌管着人类死后的灵魂。少女椿在变化成鱼,前往人间的成人礼七日巡游时,爱上了人间少年(后取名为鲲),又因鲲解救自己而死,甘冒逆天大罪,要将鲲的灵魂(小鱼)复活、养大并放归人间,而此举却为自己的族群带来了洪水滔天的灭顶之灾。椿的同族少年湫深爱着椿,不惜牺牲生命,让椿与鲲最终得以在人间相聚。
必须承认的是,本片在剧作层面确实存在明显的问题:虽然那些“绿茶”、“备胎”等指责具有明显的互联网随性色彩,但至少可以肯定,影片在人设上并不那么讨喜。尽管编剧已尝试为人物关系进行铺垫,但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基础并没有很好地建构起来,显得做作和生硬的台词也常常让观众出戏,缺乏深度的认同感和代入感,也缺乏情感深层次的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老年椿的回忆性口吻一再将叙事打断,显得矫情而刻意,尤其在片尾段落,画外音关于生命轮回、追求自由的人生感悟,更是显得直露而笨拙,也与影片爱与救赎的主题之间存在偏离和撕扯,削弱了原本的主题力量。
本片的世界观固然宏大,但还缺乏足够的技术性细节的支撑,比如平行世界的部族究竟是如何掌管人间的?片中除了观光式的七日巡游,并未展现任何与人类之间的现实互动。对比皮克斯《怪物公司》,或者迪斯尼《疯狂动物城》等片中世界观的精密和细节扎实程度,《大鱼海棠》的世界观显得牵强和粗糙,说服力不够。
这些明显存在的问题或许已经证实,影片距离期待中的完美“神作”相差不少,而现在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的是,这部不完美的作品为中国动画带来了什么。
与《大圣归来》天然拥有耳熟能详的受众IP基础不同,《大鱼海棠》作为一个原创作品,其建构一个全新世界观的难度显然要高得多。本片不过源于编剧和导演梁旋在清华上学时的一个梦,事实上,“大鱼在天空飞翔”也正是本片最核心、最亮眼的一个创意源头。而编导最终在这样一个场面化的灵感基础上,凭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了一套宏大的原创世界观,虽然这一世界观还不够扎实,但片中那些令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的震撼性的场景,比如水天相接、海天之门开启、大鱼在海底和天空遨游、海水逆行倒灌、海棠树擎天生长等等,无不以其预置的世界观和故事设定为前提。对比近些年来“低幼当道、山寨横行”的国产动画,《大鱼海棠》的世界观并不完美,但就其想象力、原创力、丰富性和开放性而言,可以说在目前国产动画中已属佼佼者无疑。
至于本片在美术上的成就,其浪漫、唯美、宏大、细腻的程度已有目共睹,虽然确有宫崎骏动画的模仿痕迹,但总体来说,作为原创作品,称其已经接近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美术的高峰,恐怕不会有太大争议。
复兴中国动画学派,并不是要全面回归,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在传承中国学派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事实上,在《大鱼海棠》当中,的确可以看到对好莱坞剧作法的学习,可以看到对于宫崎骏作品等东方动画美学的借鉴,尽管这些学习借鉴在许多人看来并不那么成功。
但无论如何,作为中国动画的一部探索之作,《大鱼海棠》显示出创作者将本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性转换的尝试,也展现了较强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这种从本土传统、历史文化中去寻找灵感和创意资源,建构精神内核的路径,显示出了创作者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尽管其探索尚不成熟,却依然值得肯定。对于中国动画而言,这或许才是更为本质的收获。
容易被人忽略,但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从去年的《大圣归来》、《捉妖记》、《小门神》,到今年的《摇滚藏獒》、《大鱼海棠》,一种趋势渐显,那就是中国动画学派或许正在迎来复兴的希望。
传统的中国动画学派,不论是手绘动画《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宝莲灯》,或是定格动画《孔雀公主》、《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鹬蚌相争》,还是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其核心精髓就是在题材、形式和文化审美精神上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然而,由于未能在艺术与娱乐、传统与现代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更由于在传统计划生产体制局限之下,缺乏现代动画工业的有力支撑,中国动画学派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中国动画跟着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亦步亦趋地模仿,其优秀传统几已丧失殆尽。中国动画迷失了自我。新千年之后动画随电影产业复苏,但在《喜羊羊与灰太郎》、《熊出没》等知名原创作品中,也很难看出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然而在《大鱼海棠》中,中国动画学派的基因似乎被重新激活了。在题材选择上,“飞翔大鱼”的灵感源于《庄子·逍遥游》之“北冥有鱼”。在人物设置上,不论是“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椿”与“湫”,“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还是灵婆、鼠婆、赤松子、祝融、句芒、嫘祖、后土、蓐收、廷牧、帝江、白泽、貔貅、蠼鹨、三手等人或动物角色,其名称、背景设定、造型设计乃至台词都与中国远古神话、民间传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美术设计上,福建土楼、群山浮云、中式灯笼、花鸟树木、人物服饰和室内设计,也都带着鲜明的中国风格,这些内容与形式上的中国烙印,正是本片在其短片阶段时就激动人心的东西,现在却因为长片故事上的那些硬伤而被冲淡了,这种关注焦点的转移,不免令人遗憾。
在文化与审美精神上,虽然关于生命轮回等主题的表达过于生硬,但《大鱼海棠》强调的还是对于天地自然和神性的敬畏,重视意境与意象的审美化呈现,而非刻意营造善恶二元对立冲突的戏剧性。总体来说,它在美学上仍然是东方的、古典的,与好莱坞动画明显不属于同一个美学系统,与宫崎骏动画的东方美学则更为相近,毕竟后者与中国古典文化本身也有着内在的渊源。
让影迷等了12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终于在暑期档上映了,不少影迷期待它续写《大圣归来》的传奇,为国产动画电影再立新标杆。该片上映首周票房超过2亿元,不过关于该片的评价却两极分化,喜欢的称赞该片画风华美,具有浓郁的中国风味道。不喜欢的则质疑其剧情狗血。CCTV6电影频道官方微博毫不客气地评价:“这种三角恋的故事,讲好了就是经典爱情,讲不好,就是狗血淋漓。《大鱼海棠》恰恰属于内部溃烂,毁了一副好皮囊,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儒雅优美的中国风,竟然被当代青春风给毁了。”其实,每一部国产动画片都备受期待,只不过由于影片质量的不同,期待最终有的变成欣喜,有的变成失望。【详细】
“居然做完了”“居然上映了”,这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第一天,导演梁旋和张春发出的感叹。
从2004年的一个梦,变成银幕上被千万人审视的作品,经过了12年的时间。其间获奖、花完钱、无限期搁置、众筹重启、定档跳票,种种波折最终成了电影上映前的光环和话题。近22.5%的首日排片比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恐怕绝无仅有,上映两天票房已经破亿。
不过,《大鱼海棠》似乎因为过早抛出“情怀”这颗绣球,反而让情怀砸出的大坑给“坑”了。毕竟这两年情怀这件事真的被说烂了,在影片上映之前大肆铺张宣扬“12年的坚守与等待”,太容易把期待拉高,以至于不够好的部分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过引来讨伐。【详细】
《大鱼海棠》的创意来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导演梁旋表示,《大鱼海棠》的灵感来源于他12年前的一场梦,而梦中游过的大鱼与《逍遥游》中鲲的形象相吻合。影片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鲲”的灵魂的奇幻故事。故事中的世界观非常新颖,天海颠倒的设定本身就营造出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史诗感,再加上女娲补天的上古神话和取景自客家土楼的“中国元素”,全片浓郁的中国红色彩也特别亲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