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两极分化 赞美和质疑激烈碰撞
如果观影之前不去看剧情简介,你完全猜不到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剧情和人物的设定,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意,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女主角椿住在土楼里,但这不是人间的土楼,应该是海底的土楼。椿不是人,应该是一条鱼。椿和她的小伙伴的成年礼,是变成海豚,从土楼上空的波浪柱里,穿越到人世间玩耍。椿的妈妈叮嘱她不要靠近人类,因为人类很危险。椿变成一条红色的海豚,遨游在人间的海面,遇见了一个不知姓名的帅小伙子……椿与鲲,鱼和人,到底谁是鱼,谁是人?这其实蕴含着一个类似于庄生梦蝶的哲学命题。【详细】
《大鱼海棠》作为一个围绕少女椿展开的故事,不但没有将视角局限在椿身上,让观众体会少女心事,甚至很少通过椿去观看和感受,这直接造成了观众和主人公的不亲近。而倒叙画外音对叙事的不时打断,配以全知视角造成的疏离,都使得观众很难入戏,更倾向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故事。例如洪水淹没冲散众人的场景,因为没有对具体个人危险的持续刻画——既没有长镜头中的时间累积、也没有交叉剪辑塑造的急迫感,给出的大多也是一览全局的全景景别,观众便很难对受困者真正忧心。【详细】
《大鱼海棠》在过去的12年,从一个理工男的梦,变成了全国性的梦,而且它也将自己塑造成了“国漫救星”,所以在同样的暑期档,面对需求上升期、味蕾提升了的观众,期望变成失望,好像也就一念之间。
不过对一个作品来说,有争议,其实是一件好事,起码大家认可了音乐、画风和技术。记者还了解到,因为《大鱼海棠》的触动和感动,不少网友特地去书店给孩子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插画图书。之所以在推广中国文化这一方面,电影得到不少赞赏。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思理念根藏在大家心中,看懂细节的观众也就产生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和骄傲感。而从商业收益来说,在票房已为电影市场风向标的现在,保持信心,给予支持,也许是我们对国产动画力所能及的事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