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季端在北师大的古瓷器捐赠仪式上讲话。
网上流传出的邱季端仓库中所藏的瓷器照片。
7月30日,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递交公开信提出质疑,希望学校就邱季端捐献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馆一事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北师大赠6000件陶瓷藏品涉嫌赝品事件继续发酵。7月30日,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递交公开信提出质疑,希望学校就邱季端捐献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馆一事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8月1日晚,刘昕鹏接通知前往学校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李家永办公室面谈,出来后刘昕鹏23时致电早报记者称,“谈话刚结束,学校已经在调查。”
8月2日下午,早报致电邱季端的律师钱卫清,就6000件瓷器的事情进行询问。他对早报记者表示:“6000件文物还没有确定,还在胎(计划)中,怎么能说真伪。(捐赠文物)是要从20万件藏品中选出来的,到现在还没有确定鉴定组的人员,还没有确定到底选哪些瓷器,我们是非常慎重的。”
争议四起的“6000件瓷器”
7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将他的6000件陶瓷藏品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在发布会上,校方介绍,这些藏品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不过活动当天并没有见到这批古陶瓷。
不少专家根据此前流传出的邱季端藏品照片质疑这批瓷器为假。而北师大宣布将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及院长的消息,更使这次事件迅速由圈内发酵到圈外,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对于网上流传的邱季端藏瓷器照片,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说:“我可以开门见山地说,这不是真的,我一般不说人家东西是真的假的,但是这个东西年份很浅,我说比你年龄还小呢。”并提出:“我的一个观点就是,高校办博物馆、接受人家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2016年8月2日,《厦门日报》刊载了邱季端对质疑的回应,称“质疑者没有见到捐赠实物,仅凭猜测和网上流传的几张照片就妄下结论,这是非常草率的”,并提出会在正式捐赠之前经过四道鉴定:“首先,我会在自己所有的藏品中亲自挑选一遍;接着,请一些高水平的藏家朋友再挑一遍;之后,再请国内外知名的瓷器专家来鉴定一下。人工鉴别后,还会使用仪器鉴定,主要是通过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科技鉴定和拉曼荧光谱设备鉴定。”
不仅如此,针对许勇翔的质疑,邱季瑞还专门表示:“我想先挑出60件藏品,即打算捐献的古陶瓷的1%,请许勇翔先生一起过目,帮助把关。考虑到先生已经退休,车途劳顿不便,我们想先发60件藏品的照片请先生严格把关,以免混入仿品和赝品……已经委托上海博物馆的朋友,将上述意向转达给许勇翔。”
对此,许勇翔向早报记者表示,他在此前报道中仅就关于博物馆藏品入藏规范进行探讨,不愿意也不会与相关某个人进行任何接触。
邱季端律师称
捐赠瓷器将经过鉴定
随着外界对邱季端捐赠的6000件瓷器之真伪争议,邱季端本人已委托律师公开发布回应。
现在网上对于邱季端的评论主要都集中在这6000件陶瓷藏品的真伪上,且许多批评都是对于他仓库所见以及他之前的展览瓷器的评价。
2016年7月19日,邱季端授权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发表公开声明称:“邱季端先生向母校所捐瓷器,将经过由受赠方认可的有资质的机构或由四名以上有资质的瓷器鉴定专家团队进行目鉴;经痕迹、光谱等科鉴过机后,并经司法鉴定、受赠方无异议方列入捐赠。凡无据诽谤者均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钱卫清对早报记者承认,这6000件瓷器尚未选定,“要从20万件藏品中选出来,要是有存疑的地方,可以替换。”对于早报记者“有的文物是存世无多的孤品,无法替换”的质疑,钱卫清称,“古人开一个窑怎么可能只烧几件瓷器?那都是为了哄抬价格编的说是孤品。”
校方暂时无法给出回复
7月30日,北师大教育学部博士生刘昕鹏写了名为《就邱季端学长向北师大捐赠中国古陶瓷藏品一事提请进行专项调查致董奇校长的公开信》。信里面提出以下的几点质疑:“捐赠藏品数量之大(约6000件)、规格之高(有相关人士估值逾万亿)乃国内甚至国际专业拍卖行、各大博物馆难以望其项背;捐赠者对藏品的收藏放置与业界保存收藏方式相差较远;部分藏品照片显示制作工艺与各大博物馆类似藏品差别较大;学校接受捐赠前未对藏品进行专业鉴定;出席捐赠仪式的个别专家曾因为仿伪品背书而在业界受到争议;学校是否有专业能力对新建博物馆和研究院进行良好管理;等等。”
刘昕鹏交上信不久,学校便进行了反馈,答应他周一(8月1日)时会安排教育学部的领导跟他谈话。
8月1日晚,刘昕鹏告诉早报记者,他被通知要去学校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李家永办公室面谈。
在他们谈话期间,早报记者也赶到了李家永所在的三楼办公室门外。
在谈话中间,刘昕鹏致电门外的早报记者,请记者先行离开,因为校方暂时还无法给出答复,“学校要花时间处理。”
随后,李家永从办公室出来,对于早报记者问起“6000件文物”,他表示,他们只不过是学校一个分部,不知道学校的安排,也没法给媒体任何答复。
当天23时,刘昕鹏再次致电早报记者,说和书记的谈话刚刚结束,学校已经在调查,他也不能给出什么答复。
到目前为止,早报记者仍没有见到这6000件文物的详细名单。
早报记者8月2日致电北京市文物局,对方称并不了解此事。
邱季端律师回应:捐赠行为没有义务去鉴定真伪
记者:6000件要捐赠的瓷器现在何处?
钱卫清:在邱先生的库房,分散在厦门、深圳等很多个地方。
记者:网上的照片是真的吗?
钱卫清:照片都是假的,跟邱先生没有关系。我们这6000件文物还没有确定,还在胎(计划)中,怎么能说真伪。(捐赠文物)是要从20万件藏品中选出来的,到现在还没有确定鉴定组的人员,还没有确定到底选哪些瓷器,我们是非常慎重的。
记者:什么时候可以选定,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吗?
钱卫清:没有,我们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选出来的。
记者:网上讨论得比较多的是这些瓷器有没有经过鉴定程序,可以放博物馆吗?
钱卫清:他们都不懂法才这么说。捐赠行为没有义务去鉴定真伪,有其他的很多种途径进行价值认定,比如可以申请主管部门进行文物认定、专家依据文物的情况来进行判定等等。而到了后期真要放到博物馆的时候,我们才要将部分的藏品拿出来进行鉴定。
记者:浙师大捐赠时你当时也是那个案子的律师,你看到当时的文物了吗?很多人诟病是作伪。
钱卫清:真伪没有关系,那就是个艺术馆,谁说的一定要是真的呢?
记者:这次捐赠北师大会不会也有假的呢?
钱卫清:我们会选择每一个时代的有代表性的珍品,要是有存疑的地方,我们可以替换。
记者:替换?怎么替换,有的东西不是存世无多的孤品吗?
钱卫清:谁说的是孤品?古人开一个窑怎么可能只烧几件瓷器。说是孤品那都是为了哄抬价格编的。
记者:你这些东西是跟哪儿收过来的?
钱卫清:就是从收藏家手里买来的,也是经过专业的鉴定,是真的。网上那些是造谣的,因为邱季端这一捐,伤害了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