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朱诺·迪亚斯:移民和爱情是同一回事
多米尼加裔的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写了20年,只写了3本书。处女作短篇小说集 《沉溺》 一鸣惊人。然后他用5年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拿普利策奖。最新这本短篇小说集 《你就这样失去了她》,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迪亚斯6岁随家里从多米尼加移民到美国新泽西州,20年里,他写青春、魔幻、爱情,兜兜转转总在写新泽西和多米尼加,幻想中的到达和被抛下的故乡搅合在一起。身份认同、文化多元化和贫民窟背景,他小说里的这些元素让比较文学系的博士生摩拳擦掌。而他的写作里,最特别的是语言,英语里夹杂着大量西班牙语,创造了一种属于拉丁裔中下层移民特有的“黑话”文体,不影响英语读者的理解,又带着加勒比海的异国情致。《纽约时报》 的首席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评价 《你就这样失去了她》时,形容他的文笔浸透了咖啡因。
短篇小说集《沉溺》 带着一目了然的自传色彩,成长的议题和移民生活的主题交织在一起,长大和前往一个新的国度,都意味着寻找新的自我。几个故事里,迪亚斯把笔触投向一个移民家族心灵史中最特殊的时段:移民前的等待期和移民初期的难捱岁月。泥泞昏暗的青春期被剥除了戏剧性,即便是偷窃、参与贩毒和混乱的性经验,这些情节洗净猎奇色彩,取而代之的是散淡的细节,印象派的笔法。
通过《沉溺》,迪亚斯确立了写作的野心,就是个人叙事和历史与时代大背景的交织。所以到了《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他把一个肥胖宅男回乡的故事和多米尼加社会叙事结合在一起,重口味的黑色青春喜剧有了苦涩民族志的指向。这一次,仍然带着自况自嘲的意思,奥斯卡·瓦奥是个光头的胖子,且和迪亚斯一样,宅,喜欢漫画和科幻。
一个没恋爱过的胖宅男回到故乡多米尼加,故事就这么展开了,迪亚斯写了一部中美洲评书,语速迅猛,黑话唐突,纵横着扯淡的趣味。为了让历史穿插在黑色幽默的叙事中,迪亚斯大量运用了注释,营造出日常叙事和史书笔法互文的效果。这种写法让英语读者吃够苦头,很多人一边看书,一边要查阅一个叫“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注释·com”的网站。而迪亚斯的解释则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历史躯壳下世界的另一幅样子。
《奥斯卡》 正面强攻故乡的历史,到《你就这样失去了她》,迪亚斯还是要回到新泽西的多米尼加移民社区,主角还是叫尤尼奥,一个光头愣青,胡作非为地透支生命。他的成长过程以各式各样的女人作度量衡,有让人窒息的母爱,有和中学老师的不伦之恋,有敢爱敢恨的女朋友们。这个满嘴脏话、猛抽大麻的坏小子,和每一个女人都闹翻了。
乍看起来这是爱情小说,男主角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地忏悔,当爱已成往事,爱的半衰期是一生一世。但是当他从一个女人的怀抱流浪到另一个,他在绝望中寻找的是根本已经不存在的故土家园。当他把挽回女朋友的旅行搞成重返故乡的行为艺术,迪亚斯真正的意图呼之欲出,这还是新泽西和多米尼加的故事,一个孤悬在外的移民,幻想他到达的国度和他扔下的故乡能永生永世地结合在一起。然而现实炎凉,身体和情感都陷入了一辈子的钟摆运动,至死方休。在这一点上,移民和爱情真是同一回事,都是扑向无限的不确定,没有注定能修成的正果。
虽然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得到普利策奖的承认,但是迪亚斯在一部长篇和两部短篇集里,保持着文体尝试的好奇心。比如美国专业写作课会强调一条基本原则,除非是第三人称无能为力的亲密视角,否则不要用“我”当叙述者,至于第二人称的“你”,永远不要用。可是 《你就这样失去了她》 书名就挑战了这条写作原则,其中有两篇、包括重头的终结篇,叙述就是第二人称,从头到尾“你”怎样怎样。这种写法,长篇行不通,搁在短篇里,效果却很微妙。迪亚斯对待写作,就像他笔下的爱情和移民,义无反顾地拥抱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