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壁画修复流程包括哪些?
壁画修复程序十分繁复
谈及专业壁画修复流程,专家坦言,内容十分庞杂,“细说起来可能好几天都说不完”,正因如此才需要对这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长时间的培养。
文物修复工作不是儿戏,涉及繁复的程序,修复壁画更是“专业中的专业”。简单来说,首先要对壁画现状及病变进行记录,随后要对壁画材料及结构进行分析,再者要对灰泥层样品进行初步分析。这都是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作为指导思路的。例如有的壁画在揭取时,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一些需要在现场做的工作无法在现场进行,就需要到实验室补充这些环节。又如,壁画所附着的结构是否稳定有时比壁画表面修复更为重要,不是仅仅看到壁画表面有裂缝或是孔洞,有起甲或是微生物这么简单。而且壁画保护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还是那句话,壁画修复的本质意义其实在于壁画保护,就是要将壁画维持原貌的稳定。
壁画师是否有“准入门槛”?
无资质修复属违法行为
专家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在施工中,修复人员应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资质。我国对文物修复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资质、跨级别修复都是违法的,这是相当严重的。但坦白来说,如果要求进入壁画修复现场的工作人员人人都具有这个资质,可以说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修复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被称为“施工队”,而不是什么“工程师”队伍。比如在一些乡村小地方的文物修复现场,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但他们其中有的可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对于一些祖传的手艺可能比在校研究生的手法还要好,但要让他们去考这个证就有很大难度,这就需要国家在对文物保护人才的管理上有一套更实用的办法出来。
壁画修复人才培养面临哪些困境?
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壁画修复因为技术难度大,愿意做的不多,如果能坚持下来的确需要热爱。”专家表示,现在国内的一些高校都开办了文物保护和修复的专业,但由于这个系统其实非常庞大,如果每一个细支都有一套完备的培养方案,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就可进入壁画修复现场进行颜料的分析工作,他们可能比学修复专业的学生更在行,但文物修复工作的收入和保障又是他们在找工作时一定会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国家文物局也会和高校或地方文保单位合作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如若都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壁画修复现场,再将理论和实践完整地结合起来,就可填补一些用人上的不足。
据记者了解,广胜寺1961年就和故宫等一起列入我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胜寺负责文物修缮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宝级”的广胜寺,其寺内的建筑及壁画修复具有一套完整的审核流程。
早在2012年5月28日,国家文物局就对广胜寺彩塑壁画前期勘察研究实验立项进行了批复。一年后,由于“国宝”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单位出具设计方案,于是广胜寺请敦煌设计院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再规划出方案。
2013年9月,国家文物局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批复,同时给予了资金支持,之后面向社会招投标。随后,太原市晋博文物保护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中标,2014年8月工程队正式进入工地施工,预计5年后的2019年8月完工。
据了解,广胜寺壁画彩塑修复工程包括:对寺内的壁画及彩塑进行起甲修复、颜料层粉化修复、裂隙修复、表面清污等工作。
因记者探访时临近中秋假期,寺庙内修复工作均已暂停。记者随意在寺中游览,行至著名的失窃壁画所在地下寺大佛殿时,看到东西两侧墙脚随意搁置的12块残存壁画,虽用了一些木框装裱,但上面没有任何遮挡物,不仅落满了灰尘,连壁画上的色泽和线条都显得模糊不清。
从北京专程过来参观的张女士看到这一情景直呼“可惜”。“因为这是殿内壁画仅存下来的碎片,哪怕找个库房先存起来也好,要不然常年风化,颜色都快看不清了。”张女士说道。
对此,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移动的壁画和此次大型壁画修复的处理工艺有所不同,随后会对其单独处理,目前已引起重视,会尽快对浮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