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相亲节目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22782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电视相亲节目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

2016-09-20 | 来源: 中国日报

      如今,相亲节目成了中国文化大餐中的“宠儿”,《非诚勿扰》、《百里挑一》这些王牌节目吸引了数百万观众。

  这些相亲节目是单身男女的求偶平台,是广大观众的八卦谈资,是文化名流的嘲讽目标,也是政府部门的监管对象。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和家庭观与西方文化千差万别。但在过去的30年里,一些婚恋习俗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我研究过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传统的结婚形式是如何演变的。其中,相亲节目就是促成这些变化的一大影响因素。回顾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爱情和婚姻是如何从过去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逐渐西化的。

  服务于人

  牵线做媒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活动。自古以来,父母包办的婚姻讲求“门当户对”,与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匹配的人结亲。婚姻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契约,以传宗接代为目的,而不是爱情。

  这一习俗被认为有助于和平与稳定,直到20世纪后半叶都在中国婚姻中占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中国从严格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人们也由此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1980年出台的婚姻法,首次提出结婚自由和男女平等。

  然而,面对政策的改变和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家庭仍固守成规,认为女子不同于男子,女子从属于家庭,父母对她们的婚姻有最终话语权。

  1988年,中国推出的首个相亲交友节目《电视红娘》引发了广泛关注。

  尽管传统习俗仍然占统治地位,但该节目却以“为人民服务”为口号(引自毛泽东1944年讲话),旨在为经济不富裕的农村男子找到伴侣。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出计划生育政策,超声波技术也发展起来,使得数百万女婴流产,中国的性别比例失衡。该节目旨在为中国男性找到伴侣就印证了这一现象。

  《电视红娘》的节目流程是,男嘉宾先介绍自己和家庭背景,列出择偶标准,最后回答主持人的几个问题。本质上,节目就是为单身者打广告,呈献给电视观众,有意者可以与其联系。

  尽管该节目存在种种局限,但却突破了传统的求爱方式,从原来的家庭私下决定,到电视广播公开选择,是浪漫爱情意义上的“大跃进”。

  新式相亲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视网彼此竞争激烈。经济自由化的实施放宽了对电视广播的限制。电视网的盈利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更需要推出一些娱乐节目来吸引观众。

  由此,相亲节目开始转型,开始对单身男女的配对约会进行现场直播。

  湖南卫视推出的《玫瑰之约》邀请12名单身男女嘉宾通过表演、做游戏和圆桌交流进行互动。观众还能收看大陆以外的类似节目,如台湾的《爱情游戏》,通过三轮环节进行男女速配。

百里挑一.jpg

  《百里挑一》录制现场(图源:Carlos Barria/路透社)

  这些新节目让单身人士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相互接触,也为没有恋爱经验的人提供了模板。不久,电视观众对爱情、情侣关系和婚姻开始有了新的定义。

  与此同时,传统的恋爱和婚姻形式也在渐渐褪色。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