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没长大的小孩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2287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郭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没长大的小孩

2016-09-21 | 来源: 文汇报

  柏林签售.png

郭婧在柏林签售

      麋鹿如父爱一般安全

  提起“绘本”,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用各种各样颜料绘画出的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郭婧的《独生小孩》全书却只有铅笔一色。“我想要绘画出一个比较纯粹的世界,从这种比较复杂嘈杂的世界里抽出最纯粹的一种东西,去表达那个很纯粹的爱的感受。再就是黑白有一种很强的回溯感,能把人带回到我们的旧时光。”郭婧向记者解释。

  “孤独的小女孩在梦中认识了一只麋鹿,这只麋鹿带着她在云上翻滚、游戏。”全书围绕着这个梦展开。当记者好奇为什么会选择“麋鹿”这个动物时,郭婧告诉记者:“首先就是觉得鹿角很吸引人,我当时想象如果这个鹿角在森林里面行走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觉得很神秘;第二,当时想小孩和动物有个互动,可以坐在它身上,那个鹿角可以让她好好地坐,就像坐在一辆小汽车或者别的什么交通工具上;第三,鹿会给人一种森林之王的感觉,无形中会觉得是一种很自然的象征,是人和自然的一种互动;最后,也因为鹿有种王者风范,会感觉到一种父爱的安全感。当你躺在它怀里就会特别柔软又很有力量的那种感受。麋鹿在冬天里呼着气回头看你的瞬间,非常柔软并且很有力量。”

  第16届柏林国际儿童图书节期间,德国媒体的报道中称郭婧的绘本作品 《独生小孩》 为“陈志勇遇到宫崎骏”。陈志勇是澳大利亚华裔画家,他最著名的是一本以华裔移民为主题的无字书 《抵岸》,是他看到在澳洲的中国菜农种菜的经历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作品。和郭婧的 《独生小孩》 一样,不着一字用绘画表现自己内心细腻柔软的感受。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大师,郭婧解释,之所以提到宫崎骏,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动画作品《龙猫》。《龙猫》描写的是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前存在的美丽的自然,那个只有孩子才能看见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谈到绘画风格和理念,郭婧称自己受陈志勇的影响最大:“他的作品《失物招领》和《抵达者》帮我打开了很多门。每次翻他的书都会有一种惊喜,作品从表现手法上就很特别,给人震撼,看他的书都能感受到他从内心来创作这些东西。这是非常感人的,你能通过他的作品去找到你自己。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棒了,融合了文学艺术和绘画。”此外,台湾画家几米的绘画风格也对郭婧有一些影响,他的绘画作品也都充满了温暖。

  绘本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但同时每部绘本都有自己的特定受众群。《独生小孩》的受众群设定有些“不拘一格”,在书的封面上写着“面向0-99岁小孩”。在郭婧看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她就觉得应该是面向所有年龄层的人。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