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英语
回归母语文学
“子弹是征服物质的武器,语言则是征服精神的武器。”
——《返家:走向民族文化》
“当一切力量都在迫使你放弃时,你不要妥协。”这是恩古齐·瓦·提安哥经常告诉自己儿子恩古齐·瓦·穆科玛的话。
因为对肯尼亚后殖民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的强烈批判及对政府强制性英语教学的抗议,上世纪70年代,提安哥遭到肯尼亚当局不经任何审判的秘密关押,一年后,在国际特赦组织的帮助下才得以出狱,被迫开始流亡生活。
也许正是这些经历让提安哥决心放弃自己具有殖民色彩的名字,恢复自己的本名恩古齐·瓦·提安哥,“我决定改回我原来的名字——恩古齐·瓦·提安哥。非洲人不得不更改原来的名字起一个欧洲名字的做法,起源于奴隶贸易和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制……在殖民时期,这样的做法被沿袭。因为身处基督教文化中,命名自然也是用欧式的名字。我要用改名的方式表示我彻底反对这种‘奴役’的传统。”一次采访中提安哥如是说。
放弃詹姆士这个名字的同时,提安哥还做了一个决定——放弃英语,只用母语基库尤语进行创作,“我希望可以写出我母亲以及其他肯尼亚人都可以理解的作品。”
提安哥认为,非洲人用殖民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是非洲文学,而是“非欧文学”。“作家必须使用本族语言创作,才能创建非洲文学自己的谱系和语法体系。”提安哥说。
恩古齐·瓦·提安哥
肯尼亚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大约在十几年前,出于政治和健康考虑,提安哥旅居美国,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比较文学和英语专业特聘教授并继续写作。其发表过短篇小说集、剧作《黑色隐士》,长篇小说《孩子,你别哭》、《大河两岸》、《一粒麦种》、《血染的花瓣》等,政论集《返家:走向民族文化》、《扣押:作家狱中日记》、《政治漩涡中的作家们》等。
肯尼亚人和全球主义者
“我终于回来了!我已如释重负,心境坦然,不惧任何挑战,敢于拥之入怀。我再一次见到了你们,再一次踏上了汲取知识的土壤。”——恩古齐·瓦·提安哥
“我是肯尼亚人、非洲人以及全球主义者。”这是恩古齐·瓦·提安哥对自己的介绍。
2004年,结束了流亡生活的提安哥和妻子恩杰瑞回到肯尼亚,沉浸在希望和喜悦中的提安哥却再次遭到野蛮袭击。出于政治和健康方面的原因,提安哥只得再度离开,旅居美国。但他表示,自己会和阿契贝一样,拒绝创作和美国相关的作品,提安哥坚信,“文学应该反哺滋养它的土地和人民”。
提安哥进一步认为,非洲本土语言的缺失,是整个大陆的“伟大悲剧”,“想像一下我来自哪种家庭……我的母亲,我的哥哥——乃至于整个存在都使用着非洲的语言”,提安哥说,“……通过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进行的教育,意味着受过教育的非洲人可能不再会与他所在的社区甚至家庭进行母语沟通。”在提安哥看来,这如同一种监牢,“……成为一个囚犯。他不再回来……他被囚禁在(别的)语言之中。”
需要一提的是,虽然提安哥是坚决反对在独立后继续使用殖民语言写作的代表人物,却依然“不得已而为之”,不得不自己或请人将自己的新作翻译成英语出版,以保持这些作品在非洲和全球的影响。
不过,不管怎么说,提安哥感谢上天让自己成为一个作家,“它让我可以告诉世界,讲述那些灾难的场景,这是一种无法向别人言说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