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之名来源于“长春厅”?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24809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长春”之名来源于“长春厅”?

2016-10-26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相关长春历史链接:

  1800年(清政府嘉庆五年)于新生城地方设“长春厅”。设理事通判、巡检各一,掌管民政和司法事务,隶属于吉林将军;从此使这座千年古都又重新建制。

  1825年(清道光五年)长春厅治所由新生城迁至北面的宽城子(原宽城遗址南),仍名长春厅。

老长春厅.jpg

  1800年(嘉庆5年)7月8日,清政府在郭尔罗斯前旗境内设长春厅,治所在长春堡(今永春乡境内)东隔伊通河10华里筑土城,称新立城,置理事通判管理汉人事务,史称“借地设治”。(资料图片)

  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

  1881年(光绪七年)政长春厅理事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

  1883年,人口达9万余人,这是新长春的开始,也是现代长春的起源。

  1889年(光绪十五年)抚民通判升为知府,长春厅升为长春府,仍隶属吉林将军。

  1896年沙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

  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沙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改将军为行省,长春府隶属于吉林省。

  1908年日本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当时城市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1912年(民国二年)三月废府,改为长春县。

  1914年(民国三年)六月东北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制,长春县划属吉林省吉长道所辖。

  1925年(民国十四年)分设长春市政公所。

  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称长春市政筹备处;同年废道制,此时仍保留长春县制,为一等县,隶属吉林省。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121.7万人,超过东京(都市区人口),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当时城内的满、汉、蒙古、回和朝鲜等民族分别居住在长春不同的城区,今天的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当时汉族在全城散居以及主要聚居在今天的南关区、朝阳区。由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当时被称为“东方小瑞士”。

  1946年4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军曾一度解放长春。5月23日国民党接收长春。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5日正式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废除新京特别市,正式批准长春县置长春市,为吉林省省辖市,同长春县均隶属于吉林省。

  1948年解放军围困长春。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

  1949年长春市为吉林省辖市。

  1952年原由省直辖的长春县撤销,并入长春市。

  1953年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长春市划归吉林省,为吉林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5年长春被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长春市设10个区:长春、头道沟、南关、朝阳、二道河子、宽城子、兴隆山、大屯、范家店、净月,其中后4个区是农村区,市内6个区有52条街,农村区有1个镇、43个乡、164个村。

70年代的长春火车站.png

  上世纪70年代的长春火车站(资料图片)

  1957年6月,调整城内为5个区,即朝阳、宽城、南关、二道河子、郊区,全市改划为19个街、6个镇人民公社、97个农村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将双阳、九台、德惠、农安、榆树等5县,划归长春市管辖;是年,长春市面积20369平方千米,其中长春市4个区面积146.76平方千米,郊区和5个县面积20222.24平方千米。长春市有3572496人。同时原公主岭专区所属农安、九台、德惠、双阳、榆树等5县交由长春市领导。

  1966年1月,双阳、九台、德惠、农安、榆树等5县,划归新成立的德惠专区领辖。

  1969年德惠专区所属农安、德惠、九台、双阳、榆树5县划归长春市。

  197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

  1993年7月,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长春市于同年12月停止计划单列市。

  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副省级城市。7月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97号)撤销德惠县,设立德惠市。在长春市行政区域内,设59个街道、73个镇、73个乡、4个民族乡。面积20369平方千米,其中长春市区积544平方千米,郊区和五市县面积19825平方千米。长春市人口有1700389户、6574999人,其中市区内有630679户、2237074人。各市县人口有1069713户、4377925人。

南湖公园.jpg

  长春南湖公园一角(图源网络)

  1995年8月,正式撤销双阳县建制,设立双阳区,属于长春市。撤销长春市郊区建制,重组绿园区。长春二道河子区改名二道区。长春市5个区的各行政区域做了相应的调整。市区面积由1116平方千米增加到357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由136平方千米增加到137.35平方千米。

  2005年,将九台市的卡伦湖镇、龙嘉镇(原龙家堡镇)、东湖镇3个镇划归二道区管辖,将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农安县合隆镇3个镇划归宽城区管辖。经过本次调整,长春市城区面积由3616平方千米扩大到4756平方千米,扩大了31.5%。6月29日,吉林省政府决定将公主岭市范家屯的方正、泡子沿、盛家3个村(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整建制划归长春市管辖,建立长春(一汽)汽车工业开发区。长春市区面积49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8平方千米(6镇入长1140平方公里,长春汽车开发区规划100平方公里,长春玉米开发区新增50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居东北第一位。

  2008年5月,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四环以内),长春地区总人口868.72万,其中流动人口约为120万。(中国吉林网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