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27863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纳兰性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2016-12-08 | 来源: 北京晚报

纳兰性德的诗词人生

  纳兰性德画像

  很多人都知道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出生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王府最早的主人,是康熙朝大学士明珠,明珠的长子,清代最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就出生在这个大宅里。因为历史变迁,这里已难寻纳兰性德的生活痕迹。实际上,要想更好地了解这位词人的生平与经历,位于海淀区北部上庄区的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最初是明珠和家人的一处乡下郊园,也是纳兰家族的墓地所在,这里有不少纳兰家族的遗存,也能了解更多关于纳兰性德的故事。

  因避讳改“成德”为“性德”

  顺治十一年腊月(公元1655年1月),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原名成德,字容若。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曾先后担任内务府总管(皇帝的大管家)、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康熙朝的几件安国大事:灭三藩、收台湾、东定俄罗斯、西平准噶尔、治理黄淮,明珠都参与策定并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母觉罗氏是皇族,乃是多尔衮兄长阿济格(北京著名的地标“八王坟”,便是因阿济格墓而得名)的女儿。

  纳兰性德生活的时期正是其父在朝内如日中天的阶段。明珠家的府邸在什刹海北侧,即今醇亲王府处(1949年后醇亲王府归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单位使用,花园则成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所,现作为故居对游人开放)。这处府邸从乾隆十五年的京城全图中我们能够隐约看到其规模。当时周边还有不少四合院及空地。后来明珠家族衰败,这座府邸先是被和珅据为己有,和珅倒台后被嘉庆皇帝赐给了自己的皇兄成亲王永瑆。永瑆去世后他的后人在这座府邸中又居住了几十年。到了光绪年间,这座王府又转手赐给了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因此时至今日,这里都被称作“醇亲王府”。醇亲王家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而出自醇亲王谱系的末代皇帝溥仪,也即降生在这座府邸之内。

  明珠为他起名为纳兰成德,取“君子以成德为行”之意,即君子以成熟的德行为表率。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立最为钟爱的皇二子为太子,皇太子乳名保成,和容若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成”字。于是,为避保成名讳,纳兰成德将自己的名字改作纳兰性德,第二年,保成改名胤礽,纳兰性德也把名字改回来,还是叫纳兰成德。算来,纳兰性德这个名字只是用了一年的时间。不过后来,不管历史上,还是家族族谱上,记载的都是纳兰性德这个名字,而“成德”这两个字就逐渐地被人遗忘了。

  纳兰性德天资聪敏,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性德邀约好友赋诗唱和。第二日,性德患寒疾,七日后病故。纳兰性德后葬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的纳兰家族墓地中。

责任编辑: 曹淑杰